一千五百年前,有一个二十五岁,风华正茂的年青人,独自从长安出发,从此开始了长达11年的艰难跋涉。他是第一个走完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人,也是第一个到达非洲的中国人,他就是杜环。一匹骆驼,一串驼铃,一包干粮,一个人单枪匹马,就这样踏上了征程。戈壁滩上,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白雪皑皑,寒风刺骨;他多次在行程中晕倒,幸得被路人就起;在大食的战乱中被俘,做了三年奴隶,每天以草根充饥,以泥水解渴,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甚至连牛奶都不如。勇者无惧,行者无疆。无论行程如何艰难都不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都不能减少他对探索世界的渴望。蓦然回首,他已在浩瀚的沙漠中匍匐着一步一步缓缓前行,就这样他走到了耶路撒冷,走到了埃及,写成了《经行记》。先生之行,名垂千古;先生之志,高如鸿鹄;先生之精神,泽被后世。
古人在浩瀚的丝绸之路上探索,而今我在丝绸之路上进行伟大工程。
“尼日利亚的女人都想嫁给曹保刚”。曹保刚先后两次从土皇的手中接过了酋长的职位,是第一个同时在尼日利亚两个州获得酋长职位的中国人,23岁那年曹保刚作为中土集团的一名实习生来到了尼日利亚,十几年过去了,他从一名青涩的实习生成为了中土集团懂事长。现在尼日利亚70%的公路是由中国建造的,每当提起中土集团,尼日利亚人总会竖起大母指说,把事情交给你们,我们放心。在一次道路枢纽抢修过程中,曹保刚和团队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完工后,警察明抢庆贺,把子弹都打光了。曹保刚经常和同事们说:非洲人连鞋子都没得穿,他们还要出钱搞基础设施,我们不能没有良心,我们没理由不把工程做好。这就是一精神,一种敢于担当的中国精神。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重要的是丝绸之路体现的“丝路精神”。丝路精神是什么,丝路精神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探索的精神;是一种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一种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丝路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精神支撑,就没有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没有丝路精神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丝路精神是丝绸之路上一眼汩汩的清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滋润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丝路精神是中国人民插在世界上的一支冉冉红旗,合作共赢,尽显大国风才。
丝路精神是中国人心中的定海神针,有了她,中华民族更自豪的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要将丝路精神传承下去,生生不息,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