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李笑来《新生》
这下面的文字是我在2016年写下的一些读书笔记,放在这个地方撑撑场面先。
说起来这个东西就从个读书笔记开始吧,不要像别的东西一样半途而废.说是一个读书笔记可能就先一开始就是一些摘抄吧.后面有可能的话就更新一些想法,现在越来越觉得好多东西其实都是进化,或者说是更新来的,一步一步坚定的走过来.
“Compound interest is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He who understands it, earns it ... he who doesn't ... pays it.”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知之者赚、不知之者被赚.
复利:利滚利,钱生钱.
践行:说到没做,或者没做到都不叫践行.
想到了,就按照正确的想法做了——不管别人是否理解——这就是践行。
每个人都是出生的时候,都只能是原创。结果,绝大多数人活着活着就一不小心把自己活成了盗版,
问问这个参考参考那个,不是说参考不好,而是说你参考之后有没有加入你的认识,有没有真的查阅,理解和思考.
做到了再说,否则说了也白说。要想尽一切办法成为“能说那话的人”
钱花掉了,才属于自己,时间度过了,才可以算进生命,这是朴素的道理。
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林林总总包括很多,主要包括:
·无继承资产
·债务与利息
·欺骗与背叛
·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
·税务与保险
·必需品开支
弃掉(jettison)
"灵感更多的时候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创作的起点。”****这句话我还没有理解
你的苦没人知道。所以,从此坚决不抱怨。
在这几个过程中,帮我渡过,或者准确地说,抗过那些艰苦的,是这么几个观念:
·没人知道你的苦。所以,坚决不要抱怨。
·没人害你,你也可能很倒霉。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差一点成功了。
·关键时刻,不要掉链子,没人能帮你,只有靠自己。
·情绪这东西,百无一用,行动才是必须的。
"睡后收入”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
一生随波逐流,一生逆来顺受,算不上活着,甚至生不如死。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人必须做出主动的选择。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自欺欺人(rationalization)是一种恶习,一旦染上,就很难去除。但是你要
Live with it! ——这是我在电影里听到的最震撼心灵的台词。是啊,很多事,最终就留在那里,好啊、坏啊,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挥之不去,一辈子都与你相伴。"
“年轻的时候做了蠢事是正常的”
·entity view(实体论)
·incremental view(渐进论)
人要有自信,但,应该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而对现在的自己,对过去的自己,自信、自负、自卑其实都是无意义的,要现实才对——错了就是错了,蠢了就是蠢了,把自己变得更好才能弥补那些错误,才能承担当初的愚蠢。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好的就是好的,坏的就是坏的……事实判断并不会因为你是否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发生变化。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自信,就看他是否能真心为他人的成功而毫无芥蒂地感到高兴。
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用心理学原理“讨巧”,当别人成功的时候,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说实话在这个不需要“你死我活才能获得足够资源”的时代里,大多数情况下,我不觉得谁是谁的敌人),都要尽量为其高兴,哪怕假装为其高兴一会儿,然后就“骗”的大脑真的高兴起来,反复模拟“真正自信”的行动,就会更快达到真正自信的状态——这是特别常用的“讨巧”方法呢。
"别人做不好的,我也别做了罢……"
这个观念在小的时候我是非常严重的,到了后面被一个补习班的数学老师纠正了,就一句话”都是人么,他能做你就不做了?你是缺胳膊少腿了还是少吃白面了?哦,别人吃一顿大米做了那么多事儿,你就造了泡屎?笑话是哇~”然后这个观念就变成了"别人能做好,你为啥做不好?我不是人吗?”你这样扪心自问的时间长了,就觉得不行,我要追赶上XXX.其实这个是个被动的过程,不是主动的,因为本质上还是和别人比较,而不是从自身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系统更新”问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操作系统,读一本好书,基本上就是对操作系统的一次升级.
对自己这台电脑你也可以升级硬件(健身).
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总是告诫自己,暂时先克制寻找类比的冲动,因为不恰当的类比还不如没有类比,甚至,不恰当的类比干脆相当于有毒,会麻醉我们的大脑,阻止我们有效地思考。比如最经典的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故事.
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常说的融会贯通.
"你看,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这段文字不禁让我想起了大学期间的考试,很多都是最后几周临时抱佛脚考过的.老师划重点,然后学生死记硬背,最后也就把一门课程过去了.其实最后可能就是收获了几个概念,比如什么是三羧酸循环,什么是细胞骨架,什么是蛋白酶体,常用的药物剂型有哪些...想想不过如此,所谓的灵活运用,应该是经过大量的训练和考验掌握了概念中的核心观点或词汇,配合方法论的使用.这也可能就是题海战术的由来吧,经过大量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概念"和"方法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几分钟的教育,点的真是透彻.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提高阅读的理解速度.
自己错了,就承认,并且想办法承担后果——我觉得大丈夫就应该这样。而别人错了,承认与承担都是别人的事情,用不着我去操心;如果那错造成了我的损失,可也无法上升到法律保护高度,那我就懒得追究——因为我自认自己的时间精力更为宝贵,不应该浪费在这样的地方,甚至连生气的必要都没有,大好的人生在等着自己,哪里有功夫理会那些?但我觉得必要的反思还是应该的.因为过去的就这么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糟.
讨论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更明白;争论的目标是为了彻底说服对方.
争论的冲动常常来源于自己的渺小.人微易怒.
有病不治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我看来才是真正的可耻。
好,既然我们准备在一起,那么就是很久很久。既然希望很久,那我们就说好,有一个绝对不能说的词:“分手”。这个词一旦说出来,那我们就只能真分手,所以别说,千万别说。我们肯定会吵架的,可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吵得多猛烈,你和我都要知道,这个词绝对不能说……
所以,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最好……
·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
·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
虚拟机的概念,其实有点儿上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儿的感觉.
有规定没问题啊,拿出来给我看看呗……
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首先,不能生气。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
因为我知道,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的明白和想不明白……因为想不明白而抓耳挠腮的时候多的去了,实际上,我自己天天都有生气的时候,气自己为什么那么笨,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能解决问题就不用生气了罢。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这段格外有感觉就全部搬过来了.
(二)甄别什么样的人值得花时间成为朋友
许多年前,我还在闯荡江湖的时候,在北方一个城市,遇到一位长者,我们成了忘年交,常常一块儿喝酒扯淡。有次喝酒,没多,他跟我闲聊,说,
什么叫“闯荡江湖”啊?就是离家走南闯北谋生活呗。那你就是闯江湖的人。走南闯北,要会识人。两种人不能交,第一种,太黑的,第二种,对老婆不好的。
你一路会遇到很多官府的人,那种太黑的,早晚会栽。别跟他们对着干,你要绕着走,没空得罪他们,也没必要跟他们有任何交道。他们太黑,巴结他们也没用——他们太黑,巴结他们,你就变了;还有啊,他们早晚会得罪更黑的人而被干掉,所以,就算你巴结上了,也还是没用的……
你到个地方,人生地不熟,新认识个人,你咋知道他是什么样啊?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请他们全家吃饭,多请几次,多观察。要是这个人对老婆很好,那你就好好交,如果他对老婆不好,那你就闪。为啥啊?你想,老婆是他这一生非血缘关系最亲的人,他对自己老婆都不好,怎么可能对你好呢?那不是扯淡吗?说啥都是没用的,得看他干啥……
即便是二十来年之后想起这番话,也觉得说这是“没人告诉你你就可能永远想不到的思想”。从此之后,我真的是这么做的。结交的朋友,都是家庭稳定的。有些人尽管优秀,却不懂得如何照顾、维系家庭,我一般都有意避之。上面那位老哥的一番酒后真言,让我在后面的许多年里节省了不知道多少时间。这些年每年我都会抽时间去看看这位老哥,要是去不了,就一定要通上几个电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自己的进步,我在选择朋友方面越来越挑剔,理由也很简单明了:每个人的时间都有限,必须认真选择值得花时间的人,否则不划算。于是,我有了几个简单的标准,作为我甄别朋友的方法论:
·一技之长
·追求进步
·真诚热情
这种看似简单的标准,作用却是神奇的。没有多久,你就好像“凭空”多了一只眼睛一样,在一大群人中,你甚至可以瞬间直接锚定那个可能是符合标准的人。再后来,我又多了一个标准:1
所谓的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1
这些人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已经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于是自然而然地更多关注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外部的世界。于是,当你坐在他的对面,你总会感觉他的目光常常穿透你……这不是错觉,这大抵上是因为他的目光焦点并不在你的身上,而是更远的地方——你和你的周遭,对他来说是外界……1
这种感受比较难以描述,但我有我自己的概念去定义,这种人是那种“内视”的人:他们看的不是外界,他们看到的是自己心里构造的那个世界,与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不同的是,他们很在意自己的构造是不是合理。遇到这种“内视”的人,我就知道,他已经是大牛了,别人看不看得到,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关于甄别朋友的方法论,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必须提及:
用嘴道歉的人不值得交往,用行动道歉的人遇到一个就要珍惜一个。
有的时候,这种方法论会延展到另外一个操作系统里,正如我们常常说的那样:道理都是互通的……大家可以再去看看我之前发过的《写给女生的五个择偶建议》,里面我提到这样一个标准:
人总是会犯错的——本质上来看,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运气不好,因为故意犯错的人是坏人,不在考虑范围内。
犯了错之后,绝大多数人只用嘴道歉。表现更为恶劣的是掩盖、撒谎、或想办法证明对方也不是个好人……这些人其实已经差不多是坏人了,再下一步就是用嘴道歉之后得不到原谅就说你小心眼啊、没风度啊、不够意思啊什么的,这样的人比坏人还坏。
只有少数人在发现自己不小心犯了错之后,马上用嘴道歉,随后开始用行动道歉,弥补,直至一切恢复原状,甚至比原来更好——这其中可能需要付出很多代价,但他们知道这是自己必须做的,否则就不再是自己。
遇到这样的人,嫁了罢——首先很难遇到,其次若是错过了更难再次遇到。
事实上,找合伙人,判断员工的去留,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论,不是吗?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Serendipity
学习就是学习更多的概念,只不过专业的书籍能将这些概念系统性的整理起来,搭建起框架.但其实这个框架搭建起来后你还需要不断的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时代的发展来更新这个框架里的内容,有的时候甚至是框架本身都血药更新.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有这么七个:
1.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2.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3.保持开放
4.持续学习
5.创造更多的连接
6.保留适当的随机
7.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其实,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无非是在说这么几件事儿:逻辑很重要、概率学很重要、统筹学很重要——这些明明原本就是应该在学校里就搞定的事情,却基于种种原因,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了、误解了、稀里糊涂地放弃了而已。
苍蝇和蜜蜂的故事,告诉我们有的时候不能一根筋想问题,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想一想,后者是干脆相反的方向想一想.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
努力成为一名进取型选手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错过任何机会。充实的人,是不怕错过什么的,因为已经充实,错过点什么,真的无所谓,机会有的是,错过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为充实而能够相信自己确实有实力终归抓到至少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组织方式,但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总是要分章节。每一章其实都是在着重讲解一个概念,它的应用,它的方法论。而陆续的章节,通常是必须理解上一个概念之后才能进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应用与方法论。所以,一头扎入内容之前,最好把这些概念大致过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哪怕先记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后关系都很有帮助。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有些人从小就学会了并且早就习惯这么做,而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这么干——这就是为什么最终绝大多数人只具备读半本杂志,看个豆腐块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独立消化一整本书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这段话我很有体会,我觉得读书这个东西还是要带着"劲"去读才行,带着任务带着思考才行.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
再比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办法做到最好,因为“咱是谁啊?!” ——咱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足够好的,否则都不够丢人的……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件事情可做: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这样的用力过猛,其实还有很多其它的副作用。因为四处告诉他人“自己就要变了”,直接导致了未来会遭受更多“然并卵”的嘲讽——所有人都讨厌自己不变的情况下别人居然变了……不要以为这是别人心理阴暗,其实你细想想就知道了,你自己也这个德行!因为早期经济投入太多,后期会出现经济危机;因为早期精力投入太多,后期会出现精力不足……因为早期过份勤奋,所以很多该做的事儿都被挤掉了,所以这些该做没做的事情最终会集中起来一起报复你,不信走着瞧!1
千万别用力过猛。避免这个误区的核心在于,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最初的弱小。既然改变是个过程,那么就可以把“改变”理解成一股势力,最初相当弱小的势力,它需要时间,需要投入,需要持续投入才能逐步壮大起来。它就跟花儿一样,上来就浇了太多的水,会被涝死的!
这里健身的例子很贴切,这个用力过猛的例子也我也觉得好像没什么根据,但实际上从周遭的或者自己的一些经历来看确实是这样的,心平气和有规划且有同伴相互鼓励的坚持一个方向上努力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而且是如果笃定了目标,其实就没有失败这个概念,因为在没有成功之前,所谓的失败只不过是成功的垫脚石呗.
认真筛选自己的朋友,很必要——因为他们终究会成为塑造你的一股力量;认真筛选自己面对的所有人,同样必要——因为他们的力量更大,人多势众,生生不息,连绵不绝,所以更要小心,需要更多挣扎。若有可能,要认真选择自己所身处的环境——因为,地理位置很重要,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更为重要。
什么门当户对啊,什么高矮胖瘦啊,什么学历血型啊,都扯淡而已,只有能讲道理这个要求不可或缺。这一步走错了,败局早已经确定。这事儿凄惨在,当初一个人不在意对方是不是能讲道理的人,就说明他自己并不是在意讲道理的人,所以,等有一天他自己觉得麻烦了的时候,他更可能没意识到的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个麻烦……更甚的是,这样的人通常就是那种只知道悔棋,不知道反思,不知道改进的人——更是无解。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麻烦。于是,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进而,如何才能“未卜先知”呢?方法论是: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这里我用了“他”,并不意味着专指男性。女性从比例上来看,这种情况发生得更为频繁,大抵上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的。
研究他人的失败,比研究他人的成功更有指导意义。
理财越早越好
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抵御诱惑的方法
每个月给自己一个存钱的目标
提高自己的审美可能是生活的目标
书,工具.安全,终极体验,知识产权方面的消费不用节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