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是王小波杂文集的一本。在与胡阳约定“至少每月读一本书”之前,它是在角落吃灰的一个“生日礼物”,在把它捧在手里读了之后却感触良多。书里标注了非常多的句子、段落。标注,会破坏书籍本身的美感,这本不是我读书的习惯,可不得不说,书里的句子带给你的冲击就像让你见到刚出生的自己,那么赤裸、那么诚实、那么坦然,让人忍不住做上记号以便于反复阅读。
看完一本书,然后考虑从中学到了什么,这是我们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功利思考方式。学以致用,这几乎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思维倾向,不管做什么,我们几乎都会问“这有什么用?”我几乎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很多时候做事或者看书有着这同样的疑问,这有什么用?王小波说,以自己为中心,只要好处,如此真是狼心狗肺。读到这儿不禁让我想起复旦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自由”并非散漫,而是自主地做出选择,甘愿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并承担其所有可预计与不可预计的后果;“无用”不是没用处,而是无功利之用,追求非功利目标;最后,你要有一个灵魂,它要学会善良、坚毅、隐忍、等待、抉择和牺牲,也就是那种让我们称之为伟大的东西。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理性的,能够明辨是非,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可这可能是一种无知和狂妄。伦理问题太复杂,人也难免不主观,一个事情往往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对错之分,要明辨是非,就要把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都搞清。这是最高的智慧,绝不是最低的一种。这件事绝不轻松。可也就是因为“明辨是非”难于上青天,我们依然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是非真理“越辩越明”。
王小波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些话没有说出来,所以很多人以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弱势群体中有知识,能意识到自己权利受到损坏的人会发声,让别人意识到还有这样的弱势群体存在,意识到这样的弱势群体也是该享受人人平等的权利。但王小波又说,其实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异。这就提示说,由知识的差异可以产生权利。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假如连这一点都不懂,他就是行尸走肉。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王小波的杂文让我看到的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诚实,他坦然的描述了这一切,让自诩赤子之心的我羞愧难当。最后,我再功利的问自己读完之后,我变成了什么样子?和我没读之前有多少差别?当我以为我懂了的时候却又发现什么都没懂。
再翻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