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情感|去爱、去恨、去了解
01
很多人惧怕恨,而把恨藏了起来不在关系中表达,可恨还在自己内心并没有消失,于是就会去攻击自己,或者攻击关系。
朝谁表达恨意呢?当然是朝你恨的那个人。
任何时候都能表达恨意吗?要根据熟练程度,一般来说,越是恨陌生人显然更容易一些。对于熟人或者有厉害关系的人,表达恨意,要讲究方式方法,既表达了恨意,又让对方能接住。这样最好。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有这样一个治疗故事。一对夫妻,因为丈夫有过严重对不起妻子的事,妻子一直揪着这件事不放,因此感情一直不好。海灵格对这位妻子说,你可以报复丈夫,把你的恨表达出去,但你报复的力度,要比丈夫干过的坏事的力度轻。这位妻子这样做了,后来他们的感情也恢复了。
02
太追求清白无辜、太喜欢包办事情的人,会把“我很好”“我很有用”这种“好我”留在自己身上,而把“你很坏”“你没用”这种“坏我”投射到别人身上,因此不容易招人待见。
在关系中,我们需要适当做“坏人”,甚至“报复”对方,简单来讲就是要正确表达你的恨。
这也是,越是“好人”,朋友越少的原因。因为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你永远是对的,有用的,对方就是错的、没用的。我终于知道好人不易做的原因。
原来是如此。
03
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会发现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你的心灵因此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太早就波澜不惊,很容易只是“负爱、负恨”而已。
我曾经在微博上见过一个调查问:你后悔曾经轰轰烈烈的爱吗?大家的回答大多是,身处其中时,会后悔,但年龄越大,越是不会后悔。还有很多人回答说,真正后悔的是曾经有非常心动的人,但当时没有好好去爱。
我印象极深的一个故事是,一位几百亿身家的男人,在五十岁时突然遇到了一段充满激情的爱,这时他发现原来这才叫活着,而他以前的人生像是虚度了。
04
了解即是拥有。了解要在真实的互动和爱恨中去完成,如果只是静态的了解,那就是负知识。
从根本上讲,我们是出于对失去的恐惧,而不敢去爱。爱得那么深,再失去就太痛了,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个人后,这在心灵上是一种非常真实的拥有,不会失去,你的心灵会因此变得更加饱满乃至圆满。
敲黑板:
在关系中,我们需要适当做“坏人”,合理表达恨。然而比起恨来,我们其实更惧怕爱,由于恐惧失去而不敢爱。爱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多;恨的时候,给对方的要比对方给自己的少。了解即是拥有,要在真实的互动中去完成,静态的了解会变成负知识。
依照比昂的理论,负爱就是憋着爱,负恨就是憋着恨,而与之相反的就是大胆去爱、大胆去恨。并且你会发现,能够畅快去爱去恨的人,容易带着“祸害”感。放在男人身上,就是人们常说的“霸道总裁”了。
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是能大胆去爱,而不能大胆去恨的话,他的爱容易显得有些单薄,还容易像是傻傻的痴情人,而容易在恋爱中处于弱势位置。灭掉了恨的人,因此也像是失去了力量。
当跟你在一起,感觉我很有用,我很好,所以我就爱上了你,喜欢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