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陈墨 梪角毂
看这场电影的人很少,算上我跟朋友,一共六人。
这样子让人看得有些艰难的电影,的确也不适合场场爆满的环境。
情怀吗?去看这样真实赤裸的电影。也算不上,可能是因为家乡是山西,一些老人们的语言、生活的环境,能切身感受。
可是我没有办法去体会她们内心的伤痛,我只能以旁观者的身份看着她们把伤口扒开,噙着眼泪说“不说了,不说了”。所以这样子的电影,是不会有勇气回看的。没有为她们流眼泪,但是心被堵着,如鲠在喉。
这让我想起高考后看的《鬼乡》。提议要看的是我,看不下去的也是我。在六月的暖风中,逃离电影放映间的我蹲在外面,一遍遍地说,恶心。看不下去无非是因为初次与生动展现在眼前的残暴画面接触,打破了自己一直以来构造的矫情的理想世界。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人把人性毁灭,继而把周旁灵物毁灭,这样的镜头也就把我构筑的理想世界一并毁掉了。
回到《二十二》。开头和结尾,一处新坟被绵延的山包围,寒冬的风从这个山头刮到那个山头,白幡被冷风带着走。老人已长眠于黄土,翌年春风一吹,青山巍峨,她终是可以不理世间烦扰地享受一年四季了。
带给她们的初次伤害在日寇进犯的那段黑暗日子,而忍着莫大的无法言说的疼痛幸存后,她们可能会被流言蜚语再度伤害,不被理解不被同情,甚至遭受谩骂,经历可怕的心理孤独。
旁人怎么能够理解在遭受了那般凌辱后依旧坚强的心理, 她们是罪恶下伤痛的承担者,而时间的救赎只能让伤口结痂,无法抹除。
坦白来说,《二十二》不是一部“好看”的影片,它近似于白描,大量充斥着琐碎的生活细节,剔除了强行表现情感的故事和冲突,娱乐性和商业性差了些,却有人依然哭着看完。
我大概不是一个敏感的人,亦或是没有触及到内心深处的支点,但我仍想用笔墨来描述,来歌颂这些伟大而平凡。在以前听到“慰安妇”这个字眼,我无法想象和描绘这样一种感觉,是宏大的漂浮在内心的悲痛,身边没有这样遭遇的人,所以这种感觉也从来没有落到地上。
昨日拾起再看《金陵十三钗》,它却血淋淋地道尽了隐在老人们内心的痛。
秦淮依旧缓缓流,江南锦绣金陵风雅却湮没在滔天的罪恶中。炮火占领这片天空时,所有的美丽都被撕开了口子,留下的只有触目惊心。
该如何描述看过一群风尘女子剥落烟雨风光后笑吟《秦淮景》的无力感,十三钗在世人不公的眼光中知却了“亡国恨”。
奋勇杀敌时,每一个牺牲都永垂不朽;慷慨赴难时,每一个救赎都大爱无疆。金陵十三钗只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角,却成了不朽,“我这样看着你,仿佛看到你经历的一切”。
而《二十二》这部影片,那些辛酸的往事和悲惨的经历,不再是电影的聚焦点,仅仅是纯粹的捕捉和记录。
其实这些年近百岁的老人褪去历史强加给他们的标签后,也只是普通的,和我们的奶奶无异的老人,她们的内心不愿再提起那些,早已被善良和真实代替,苍老而虚弱,朴素而寻常。
一位老人看到日本人的照片后,只是云淡风轻地说了一句“他们也老了,胡子也没了。” 或许,我们所做的不该是终日怨恨,而是每刻的铭记,呵护与永远追念。
若说屠杀只是对肉体的消灭,以及通过屠杀来进行征服,那么“Rape”则是以践踏一国国耻,霸占、亵渎一国最隐秘最脆弱的私处,以彻底伤害一国人的心灵来实现最终的得逞和征服,来实施残杀的。并且,在大悲剧发生后的七十多年中,事实仍然在被否认,被篡改,于是它是一段继续被凌辱、被强暴的历史。那八万名“Rape”牺牲者,也就一直不能得到雪耻。
由此看来,历史柔弱可欺,至今是可被任意辱没强暴的俘获品。“Rape”在此便显出了比屠杀更为痛苦的含义。
——严歌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