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色变(3)
迟到千年/2023.6.2
(三)没钱难倒英雄汉
从小我就对钱没有什么概念,也从来没有见过很多的钱。我只记得小时候我的身上不大可能有零花钱,即便有零花钱也是去小姑家、幺爷爷家,他们给予我的钱,又或者是在苗苗哥家那边打麻将赢来的钱。
第一次见到一大笔钱是在我考上大学,父母在家办完酒席之后。在我老家有这样一种习俗,儿女考上大学后,家里会办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庆祝,亲朋好友自然会随礼。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将近一万块钱的现金巨款,这笔钱将是我读大学一年级的学费和全年生活费。
我对钱没有什么概念,主要源于小时候家庭实在太穷,没有体会过有钱是什么样的生活,也从来不敢奢想要些什么。或许,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日子都不见得好过吧。
如今,日子好过了起来,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也有了些钱,但我似乎对钱仍然没有什么概念。总体来说仍然缺钱,但它是基于我们有更大的物质追求来说,比如想换更大的房子。排除这一特殊的诉求之外,我们并未面临没钱的窘迫之境,但我对钱仍然没有什么概念,或许是小时候穷的经历太过于深刻了吧。
隐约记得,千禧年初读高中开始,每年我的学费相较于九年义务教而言,一下子高涨了许多,每学期接近一千块钱的学费,各种学杂费,以及每周三十块钱的住宿生活费就成了我家最主要的开支。
当时,伯伯在建筑工地起早摸黑靠体力能挣的钱,一天貌似顶多五十块钱,全月无休地干满一个月也只能挣到一千五百块钱。所以,家里时常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
农忙时节,为了挣更多的钱,妈妈和伯伯,联合隔壁家的叔叔婶婶们,在完成自家庄稼收割和栽种之余,起早摸黑地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家附近村镇的区域,承包有钱的人家请人插秧的活儿,短短半个来月,便能获得不小的一笔收入。
妈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诱发发作起来。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因为家里没钱,妈妈和伯伯并不舍得花钱看病,以为小病小痛忍着忍着便就过去了。然而,妈妈的类风湿关节炎愈发严重,关节晨僵红肿,疼痛难忍。
或许也是因为当时妈妈还年轻,她硬生生地忍了过来。她的一根根手指的关节一点一点地肿大变硬无法伸直,直至最后手指关节彻底坏掉,手指彻底无法伸直,此时手指的关节已经被全部侵蚀了,类风湿因子继续转移到其他的关节。
哎,类风湿就是一种慢性的、折磨人的病,让人一点点地从积极变为消极,再从消极升起一丝丝的希望,而又让希望再次变为失望,因为这个病无法治愈,唯有控制住病情,不让它继续发展。
很难想像当时的妈妈忍受着多大的苦痛,她是如何一天一天忍着疼痛,熬过关节从肿胀疼痛到变形坏死的漫长过程。
妈妈的类风湿是从母胎中遗传而来,家婆手脚的变形方式与妈妈手脚的变形方式一模一样,家婆从罹患类风湿关节炎开始,常年吃着最便宜的激素类的消炎止疼药,最终因为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脏器而去世了。
我不知道在妈妈的手指关节、脚腿关节红肿疼痛之际,妈妈是否有过想去医院看病的想法,至少从我有限的记忆里,我并未看过她有吃过什么药。这一方面确实因为家里没钱看病,另一方面我想大概率来源于伯伯的骂叨和不同意。伯伯是那种认死理,不让花一分钱,月末领工资拿给妈妈一千块钱,到了下个月还认为有一千块钱在妈妈口袋里的那种人。所以,如果当妈妈提出去医院花钱看病,我毫不犹豫地相信他不仅不会安慰妈妈,还会凶神恶煞、口出恶语地骂叨妈妈。同理,他自己生病他也一样不愿意花钱去医院看病,直到如今仍然如此,只是现在妈妈看病早已不花他挣得钱了,他也就没有理由敢理直气壮地骂叨妈妈了。
等到我工作了,才终于带妈妈来到正规的大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次正规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也受益于这一次的治疗,妈妈的关节变形没有继续扩散,第一次控制住了病情并稳定了下来。
之后病情稳定之后,妈妈嫌每个月去成都看病的麻烦,恰巧当时妈妈的二姐,我二姨也确诊了类风湿关节炎,同样经历各处关节红肿疼痛的折磨。于是他便由二姨的儿子表哥一起带着她俩在当地治疗类风湿的乡镇医院继续治疗。起初,跟妈妈电话时,妈妈表示症状得以控制了,但其实她的病情早已反复发作了起来,只是她不想我担心所以虚报情况而已。
直到让妈妈和伯伯来了北京之后,才让妈妈持续不断地在正规的三甲医院接受专业化的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也才算是长期稳定的控制了起来,但之后仍然经历了多次的反复发作阶段,就像去年,很难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再次发作。所幸,如今妈妈的心态已经变得平和,她接受了无法治愈的结果,也知道这个病只要早治疗、积极治疗,就能够让她少受些痛苦,也不会要了她的命。
如果在妈妈刚刚罹患类风湿关节炎之处,我家有钱让妈妈看病,或许妈妈的病情早已得到有效控制,也不至于发展到手指全部变形无法伸直的局面。
按照常理来说,我家贫穷,我应该视钱如珍宝,小心谨慎地花钱,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地勤工俭学挣钱。但大学期间,我并没有在外打工,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进出校门管的非常严格,另一方面是我也并未想过要勤工俭学。
妈妈和伯伯给我提供每学年的学费和每个月三百块钱的生活费。所幸,大学期间的成绩非常好,每年都能够得到非常多的奖学金。于此同时,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创建了电脑维修协会,无偿地帮助全校的同学们维护电脑,同时也为有需要买电脑的同学提供购置电脑服务,于是便得到了电脑商家的提成。两千零几年正是PC电脑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电脑城人潮汹涌,售卖电脑的利润相当丰厚。我们也正是看准了这些,同时发挥着我们对电脑配置的专业理解,才能够找到相对来说比较良心的商家,以相对合理的价格,让同学们买到自己心仪的电脑,同时买回去电脑后,提供免费的维护服务。
整个大学期间,我并没有因为家里穷而不舍得花钱,从而错过体验各种大学生活,特别是各类实践活动。如今,我反倒是有些庆幸,得亏当时我并没有不舍得花钱,才让我如今不把钱看得太重。
九十年代,不只是我家穷,我们大院子的大部分人家都很穷,只有穷和更穷的差别。
除了我们家的穷让我切身体会到了,别人家的穷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院子里相对富裕的刘大爷家的大儿子刘木生娃,在大城市混久了,莫名其妙地与自己的结发妻子离了婚,重新娶回家了一位“在外挣过大钱”的女人。“在外挣过大钱”并不是褒义词,它就是可以脑补理解的那个意思。
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在外挣过大钱”在大家看来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而没钱才是一件丢人,让人抬不起头来的一件事情。
于是,神奇的一幕便就发生了,没过一两年,相对富裕的刘大爷的二儿子刘泉娃儿的媳妇、大院子里唐二爷的二儿子唐华娃儿的未婚妻,相继走出了贫穷的大院子,去到了不知道是哪里的地方,也开始了“在外挣大钱”。从走出大院子那刻起,她们就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大院子里的唐大爷家比起其他人家来说,似乎更加悲惨一些,他自己和他儿子相继出现了精神类疾病,俩人在不同的年份相继点火烧掉了家门口的草垛子和房子。唐大爷的儿子的媳妇不堪家庭的贫苦和重担,从家里跑了出去,并于多年之后嫁进了一户城里人家,而后又将在大院子里处于水深火热的女儿接了过去。
时隔多年之后,刘大爷的大儿子刘木生娃早已经跟第二任“在外挣过大钱”的妻子离婚了,重新娶了一位本地媳妇,帮他踏踏实实地养起了猪来。而刘大爷的二儿子刘泉娃儿娶了一位比他小十来岁的小媳妇儿生了第二个儿子,唐二爷的二儿子唐华娃儿也娶了一位隔壁县市的媳妇儿,生了儿子,过上了踏实的日子。而唐大爷的儿子变成了靠捡拾破烂为生的单身汉,最终早早地去世了。
贫穷让原本好好的家庭,一转眼的功夫就变得破败,支离破碎。贫穷更是让许多人的本性显露了出来,或许这并不是她们的不好,而是她们早已经受够了贫穷的苦,哪怕离家靠着“在外挣大钱”也要脱离贫穷的苦。
所幸,如今大院子的各户人家早已生活好了起来,似乎家家都于地震之后盖起了新房,得益于地震之后建筑工人的收入大幅增长,家家都买起了小汽车。
尽管如今每年能够回老家的次数寥寥无几,每次能够在家待着的时间局促有限,但当我走在街上,看到这些我曾经熟悉的人变老了、长大了,除了感叹时光的流逝,我心怀感恩地祝福大家,希望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更加得好,日子越来越红火,更加得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