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形容一个人知识拥有量高,通常会用“学富五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之类的词,但是现在这样的词出现在公众视野的频率大大下降,有些则索性不再使用。归其根本,不是因为日常用语的变化淘汰了此类形容词,而是因为这些词背后代表的品质在逐渐失去价值。
我们此般年龄的青年人在儿童时代几乎人手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或《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些父辈祖辈的书架上还会陈列有《辞源》、《辞海》等大部头。种类繁多体型巨大的综合类百科全书是与浩瀚的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划等号的,这些书也的确成为我们儿时的启蒙老师。
知乎上流行着一句话把多数人的求知状态描述得十分准确:把信息当作知识,把收藏当作学习,把阅读当作思考,把储存当作掌握。仔细想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这种症状,单是看电脑硬盘U盘网盘中存储的各式电子书、电影、资料就可以诊断出中毒深浅。那些东西怕是永远也不会看,看了也永远看不完。但我们为什么热爱储存?大体因为我们相信那些东西是有用的,或是总有一天能派上用场。所以我们效仿将要冬眠的松鼠,囤积了大量坚果,以备将来需要时可以吃掉它们。
而现在我们用不着储存,甚至不用把那些知识全部装进脑袋。你不需要费心记忆,不需要背诵整套大英百科,不需要学习古人皓首穷经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百晓生。因为有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的存在,这种百科知识已变得唾手可得。我们可以轻易回答出好奇孩子的“为什么”,也能够随时学习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这种便利,我们能把节省下的心理能量用来练习掌握更高层级的能力,比如信息择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学富五车这种品质的获得在现代已经成为成本最大的一项投资。
但这并不是说自然知识变得不再重要,能够轻易获取的是知识的内容而不是知识的内涵。你仍需要知道它们的存在,需要对这个世界保持敬畏之心。对待知识的态度影响着我们对广袤万物的看法,以及能否找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我知我无知。他是拥有大智慧的人,道理一句便说破:不知自己的匮乏才是真正的无知。一个人的狂妄自大往往源自无知,保持无知是他走向毁灭的最彻底方式。可怕的是拥有知识却仍然无知的人。这样看来,满腹经纶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不说它听起来迂腐无比,只此一个“满”字,就预示着停步僵化的未来。
正确的自我认知比丰富的学识更令人受益。这其实是件相辅相成的事情,我们是怎样的,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要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世界,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被知识径流冲刷过的头脑。知识的内容一旦确立便固定不变,如歌德所说“我能有的知识,人人都能有;而我的心却唯我独有”。“心”不像知识内容那般俯拾皆是,人类也正是带着这颗心在不断求索自身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获得知识永远都不是最终目的,我们需要的是借由知识培养起来的科学思维习惯,然后带着一颗谦卑的探寻之心,去追问那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