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你赚不到钱,在于你做太多事情,违背这条金钱定律!
以动物脑为基础的人性,几乎就是自私的代名词,它的考虑所有事情的出发点,都是首先为已的,而且这种为已是极为隐蔽的,我们往往在为已的时候,我们自己甚至是不知道,因为,我们的动物脑具有调动前额叶为利己找说词的能力!
又或者说,“为已”原本就是我们的天然本能,是我们的最底层规定性,已经被我们默认成正常。
但是社会共同体的发展又需要分工与合作,因此,过度的为己会阻碍共同体的发展,甚至给个人造成痛苦,因此,我们一方面有强烈的为已倾向,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得压制这个本能,使得自己可以在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克己利他存在可能。
这种矛盾时刻发生在我们的内心斗争中,我们时刻都在这两者之间摇摆,我们时刻都是与自己对话,特别是压制动物脑的自私,说服自己不要那么自私,只顾自己。
但是前额叶说服动物脑,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者说,是这一辈子最难的事情。
而它的难点,就在于动物脑是人性里面的基础,几乎就是人性,是我们默认的本能,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在默认情况下,是首先相信自己的本能的,只有当它造成痛苦时,我们才会去反思教训,才会试图去做出调整。
同时,说服过程的欺骗性还在于,我们的内在必须和谐统一,但是动物脑的为已又几乎是决定性的,当矛盾无解时,我们就会欺骗自己!
比如某个动作本质是为已,但是前额叶会把它解释为是在利他,或者说,此时的动物脑会引导前额叶去关注表层的利他,而忽略深层的为已。
比如我之前的公司,当时我学习稻盛和夫的“利他”哲学,于是我在团队里面践行这个理念,我做出了很多我觉得是为员工着想,为顾客着想的事情,比如提高员工福利,组织员工活动这类所谓的表层利他,我当时坚信我在执行利他,但是我事后回顾,我的利他都是假利他,真正的利他应该是彻底的制度上的,比如全员持股,彻底做到把员工当家人,真正的关心员工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而不是做出一些自认为所谓的是利他策略,但发心却是想利用员工,而完全不顾员工的生活状态与幸福情况等等。
当我们的利他策略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时候,对方是完全感受得到情绪的,你是真心为对方,还是假为对方,理性逻辑说不出来,但是感受得到!员工完全感受得到,你是否真的把他当家人!他是依据这个东西来决定是否要全力以赴的,是否可以把公司当家的。
同时,员工也完全感觉得到,你的“假利他”是为了让他拼命干活,每个人都会在内心想:“我不傻!”
这就是动物脑自私的隐蔽性及普遍性,做不到这个程度的利他,都是假利他。
对顾客的私心:顾客第一
今天只要是一个现代企业,一个稍微懂点经营之道的企业家,他一定不断的讲做事业要顾客第一,这几乎成了一句口头禅。
我当时在公司执行阿里的六脉神剑价值观体系,其中第一条就是顾客第一,永远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永远为顾客着想,于是,我当时不断地思考,如何把这个点融入到我们团队里面,融入到我的产品里面,让它全面体现出来。
于是,我全身心都在如何提升顾客体验上。
比如强化客服考核体系,因为电商的客服指标关系顾客的直接体验,同时,对所有质量问题都几乎无条件处理。
其次,加强页面设计与分类导航,让它更人性化,更方便顾客寻找产品。
然后,降低价格,为顾客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
我们当时做的是女装,想着把它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女装品牌,从这个角度出发,品质,款式及时尚,再结合性价比就成为我认为的以顾客为本的追求。
这些,都是我从逻辑上推导出来的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公司的发展,或者说得更直接些,为了销售额与利润,这是底层发心,我当时并没有能力去区分这些。
因此,我的前额叶都放在追求这些我认为是“有利”顾客的策略上,但是我没想到的是,所有这些策略,它同时也体现利己,或者说,它是为了利己而做出这些策略。
而对于那些无法利己的策略,则几乎都被过滤掉!
也就是,当利己与利他发生冲突时,利他的策略就被过滤掉,我们只会去做那些利他同时又能利己的事情。
很多人会反问:能利他,又能利己,为什么不要?为什么不能?
这里就是微妙之处,实际上,我们认为是同时利己利他的策略,几乎可以说,都是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的利他,本质上还是在利己,这就是问题所在,而我们完全也不知道这回事,完全以为我们是在利他!
比如,在关系成本的生产环节,管生产线的合伙人,为了降低成本,不断的用新面料,导致产品品质不稳定。
当时,还不断地参加促销活动,提升销售,为了控制成本,后来几乎所有活动,都不备货,活动后紧急生产,但是这样一来,有相当多的订单发货期长达半个月到一个月!
当利他与利己发生严重冲突时,才是真正考验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时候,人品与人格就体现在这个时候!
而当我们的利他策略都是为了利己的时候,那么一旦发生冲突,利己完全是占上风的,因此,我总结当时创业的失败,核心原因就在底层发心上。
比如:
打磨产品是最消耗时间,精力与资源,如果是真正的顾客第一,那么一定是在最核心的产品上要彻底做到,而我们当时几乎没有用心在产品上,而是在不断的想方设法追求销售额。
再如我现在创作文章,相当于也是打磨一个产品,真正的用户第一,那么必须把这个产品打磨到极致,要做到这样的效果,那么每一篇文章都得慢慢推敲,慢慢整理与思索,而这跟动物脑的当下直接利益是冲突的,因为平台往往要的是取悦用户,它要的是更新频率,要的是热点主题。
我发现我稍微不注意,就会被利益劫持,想要赶快创作更多文章,想要去关注平台的活动,甚至 还想要把文章发到更多其他平台,之前甚至还想着要出视频创收。
越爱钱的人,越赚不到钱
似乎我们做一切的发心,几乎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产品也不例外。
有人会反问:难道不能为已?为了自己的利益做产品又会有什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几乎99%的人确实都是这个状态,为了赚钱做产品。
但是为了钱做产品,这个发心就会导致一个可怕的结果:我们会被钱左右着,哪里有钱,我们就会被那里吸引着,遮蔽着,以至于忽略真正重要的是产品本身。
比如,有很多自媒体者,写文章就是为了赚钱,于是,他们的眼睛就会盯着钱看。
平台会推出很多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会有奖励,于是他们就会去围绕这些主题创作,与其说迎合平台,不如说迎合自己的欲望。
因此,要劫持控制为了钱做事的人最容易。这是可怕之处之一,哪里有钱,我们就会往哪里走,于是不断做加法。
我早期的创作就停留在这个阶段,我会去关注平台的热门话题,然后选择一些来创作,比如之前的疫情与病毒话题,我甚至还去创作育儿的及心理学的,我以为这也是我擅长的。
其次,我还密集留意平台的促销活动,也会去研究一下其他人在做什么,为什么他写的文章会有这些高的阅读量,然后会去跟从式的写同类话题。
为了增加收益,我当时还会把文章发到多个平台,我甚至在几个月前,还想着要出视频。
当我们在不断做加法的时候,产品本身的质量就会被忽略,我们也会因此失去自身的定位,失去自我的特性,而去跟从大流。
结果,大家会看到,互联网上,复制成为一个主题,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大家最终都长得差不多,写的东西也差不多,做的事情也一模一样,这是很多人痛苦人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很多事业失败的罪魁祸首。
因此,越爱钱的人,越被钱控制着,结果越赚不到钱。
而真正能够赚大钱的人,都首先是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做减法,聚焦在一个点上,走自己独特的路,去打造一个至高点,而不是去随大流。
这是最难的,这才是真正的金钱定律,聚焦所有精力在产品上,沉浸在过程里面,追求一个卓越的极致的产品,达到这个不为结果只为产品本身而全力以赴的境界,就是老子的圣人,无为而无不为,完完全全没有任何一点私欲,只为打造一个极致的产品,正如打造他自己的生命一样,产品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就是这个产品的化身。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辈子就是为了修炼灵魂的
打卡与反思觉察自私
人自私的程度超乎每个人的想像,我们以为自私是在为已,但是在这个分工合作的共同体发展时代,自私成为了人性里面最大的伤痛,但是人为已的倾向又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我们在利己的时候,还百般相信自己是在利他。
自私具有强大的遮蔽性,这种强大性,体现在以动物脑为基础的自私,本质上是底层能量在熵增定律作用下,万物演化至人类的一个中间表达形态,它可以说就是道的化身,它是动物丛林时代的王者与主宰者。
这就是为什么它也是我们今天的主宰者,我们几乎完全顺着这层本性去与世界对接着,而它正是一切苦难的根本原因。
我发现突破这层本性是难上加难。而
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一辈子精进反思,每天时时刻刻反思,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每日打卡计划,将历时一年,通过每日对每一个具体情景的反思,来不断地重新编码这些动物脑层面的自私本能,把所有这些自私情景都识别出来,以便我们在后续再次经历时,能够本能般的反应过来,知道我们已经被自私主宰着了。
比如上面举的几个例子,当我在举例子的时候,就是在反思,相当于在我的大脑里面,用自私这个知识点,去编码所有对应的例子。
这会在大脑里面发生真实的神经元活动,“自私”这个知识点神经元会长出新突触,链接到所有对应的生活例子神经元上。
整顿后的大脑,相当于图书馆的图书,被有序编码入库,于是可以快速索取。
打卡活动全面结合基础篇与实战篇,以其中的理论为基础,进行每个场景的设计,因此,在设置打卡活动内容时,我不再交待背后的原理,我直接交待实操层面。
因此,特别是基础篇的能量熵增定律,最小作用量原理,结构的演化,动物脑,前额叶,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基础知识,请大家一定要全面掌握!
再结合每日打卡精进反思,如此一般,人生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由于我们的本能是活在现实层面的,因此,打卡时最重要的是不是讲道理,而是在大脑里面搜索亲身经历过的例子。
这类例子有一个特征,就是它是有情绪的,叫情景。
这就是打卡的道理,用知识点来整顿每一个情景,如果你能长期坚持下来,你的人生就会像图书馆一样,有条理,有序。[/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