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微习惯
比如,想每天早起一小时。首先每天早起10分神,就是微习惯。
比如,想写作,想成为作家想将来出一本十万字对书。首先每天写坚持写50个字,就是微习惯。
再比如,一想一年读100本书。首先每天读两页书,就是微习惯。
总之,微习惯就是新习惯的大副缩减版 ,一个小步骤。
当然,小步骤因人而异,你的一小步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不管小的不可思议,还是简单的匪夷所思,只要相对上限来说,能轻而易举.毫不费力做到,就恰到好处。
02
微习惯策略
韩寒在《后会无期》中说:"听了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好习惯肯定对人生有好处。
问题是,很多道理只是在心里形成认同,成为侃侃的台词,却无法付诸行动。
我们希望人生发生好的变化,就一定要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可当我们雄心勃勃地制定了目标,制定了计划,怎样完成它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心中总是有个小怪兽:我意志力不够,我坚持不下来,我不会做。
人们无法让改变的效果持久时,往往认为原因在于自己,但其实他们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他们的策略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在书中写到:
“”微习惯策略就是强迫你自己每天实施1到4个“小得不可思议”的计划好的行动”
“”这些行动小到不会失败,小到不会因为特殊情况就被你轻易放弃。”
斯蒂芬·盖斯天生是个懒虫,是个普普通通的宅男,既没有耀眼的履历,也没有高薪的工作,他只不过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拥有不尽如人意的生活现状。
2012年的最后几天,他决定改变自己,希望我能2013年活得更精彩。
第一个最强烈的想法就是健身。开始,他做30分钟的锻炼,但总是失败 。
最后我心想“管他呢,就做1个俯卧撑得了”,于是我趴在地上做了1个俯卧撑,然后,我的人生从此走向了光明。
他感觉肩膀快要裂开了,胳膊肘也该加润滑油了,肌肉就像睡了24年刚醒过来一样。
既然都已经摆好姿势了,他索性又一口气多做了几个。
这样肌肉活动开了,有兴趣多做几个了。他索性设定了7个微型目标:完成了,再来1个,完成了,再来2个,现在再来1个
每次用超简单的挑战来引诱自己后,都能完成甚至超额完成。
一段时间后,他都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锻炼了30分钟,而且没有抵触的情绪。
几个月后 ,实现了从家到健身房的跨越。从那时起,他练出了一些肌肉。
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里 ,比如读书和写作。
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身材保持得很好。
所有的成功,都始于每一个微小又默默的开始,它会像滚雪球一样,变成一股重塑自我的巨大力量。
03
微习惯大作用
我们总是高估决定性时刻,而低估每天的微小改进。很多人觉得那一点点的累积,根本对结果没什么影响,便放弃了每一次微小的行动。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事实是,大规模的成功,都始于最微小不过的开始。
《掌控习惯》的作者詹姆斯是一个从死亡线边缘走过的人。
高二时,他被高速飞行的棒球击中,颅骨骨折,面部受重伤,被急救直升机送往医院治疗。
等到一年后养好了身体,他重返棒球生涯,因为身体素质大不如前,又被校棒球队除名。
就在所有人觉得他的运动生涯已经结束的时候,詹姆斯就靠着自己对习惯的摸索,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为了成为一名大学运动员,他先从自己的作息习惯入手。在同龄人熬夜狂欢时,他早睡早起,保持房间整洁。
改进并不起眼,却一点一点增强了他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一开始做不了高强度的训练,他选择每周只举重几次,让身体逐渐适应负重的感觉。
等到大二时,他赢得了投手的首发位置,大三被选为队长,大四时他养成的睡眠习惯、学习习惯和力量习惯开始真正见效。
等到大学毕业时,他当选所在大学的顶尖男运动员。当回顾这段往事时,他说自己并无任何传奇之处,“取得进步的唯一途径,我唯一的选择,就是从最微小的事做起。”
安东尼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04
微习惯的注意点
1 微习惯数量不要超过四个(四个可能太多了),两到三个微习惯是最合适的量。
2 微习惯不可中断!
3 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4 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5 微量开始,逐步超额完成
6 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另外,还要留意微习惯养成的标志:没有抵触情绪;行动时无需考虑;常态化;不再激动。
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开始行动,你便有机会做得更多,当行动成为习惯时,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曾经觉得可望不可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