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你之前的数学成绩很差,甚至不喜欢数学。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以及更新一下对于学习的认知,你的数学肯定能过得到一定的提升。
这是我在读完了Barbara Oakey博士的《A Mind for Numbers how to excel at math and science》最深刻的领悟。
这本书以大量的脑科学实验研究结果为依据,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篇和本章主题有关的真人真事,整本书以僵尸作为类比,生动有趣,对如何学习、如何记忆以及如何克服拖延症都有详细的讲解。可读性非常强。
这是我第一遍阅读该本书的英文版的第四章的摘抄,是我对我启发比较大的内容。
一、对于全新的概念如何把握?
当你面对一个全新的概念时,你的大脑可能很迷茫,完全没法理解它说的是什么。而通过组块(chunk),你可以拼凑出一张大致的图,以此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这就是所谓的拼图式学习方法,那么具体怎么去拼图呢?
首先,你得专注于你想组块的信息上。在学习时,确保自己处于不被打扰的状态,比如关掉手机的推送和消息提醒,给自己设置一个25分钟的番茄钟。
其次,弄明白你想组块的信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没有理解的状态下死记硬背数学公式有没有用呢?短期来看可能能够帮助你通过数学考试,但是长期来看,你会忘的很快,不能将这个数学公式与其他学习信息相联系。
理解力像强力胶水一样将基本的零散的记忆点连接起来。这时候,你可以合上书本,自己在纸上写下对刚才看过的知识点的理解,或者试着做做章节后面的练习题。适当的练习题对于你理解新知识完全是有必要的。它让你对知识点的运用范围有大概的感性认识,它就像是小块拼图的边界。
最后,获得你想组块的上下文信息,不仅要知道如何用所学的知识点,还要知道什么时候用。这个时候,你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对想组块的知识点有一个认识。在做练习的时候,你肯定会做错题目,而这些错题正是你进步的垫脚石。将这些错题记录下来,以后再练习。
二、组块的两种路径
你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重复来获得对知识的整体感知呢?还是通过看整个教材的大纲开始来决定自己该从哪开始学呢?这两种模式都是学习的基本模式,一种是从下到上,一种是从上到下。
三、能力错觉和回想的重要性
你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教材看了两三遍,但真正去考试或者要讲给别人听时,却不知所措。因为重读教材是一种比较消极、低效的学习方法,而盖上书本将复述或者写下看过的知识点的重点却高效的多。
下次你在复习或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尝试着靠回想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反复看书来加强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