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使八面锋,全凭巧手变。笔锋之说是笔理, 如何使锋乃手法。毛笔妙在圓锥,锋芒入纸,提吊能写细緻, 深按可变粗犷,八面玲珑皆可笔下生花。笔毫开十足, 锋用三七分。全开使其软, 软则婉转有趣。不然的话,豈非棍棒划字? 但是, 过去和现在仍然有人主张毫泡三分, 或做成笔胆来限制铺毫,目的易操控。属优属劣? 学者自会明鉴!
书法用锋有八:正锋, 侧锋, 顺锋, 逆锋,藏锋, 卧锋, 转锋, 擢锋。真所谓八面玲珑了。且看下面切磋交流:
正锋:可以理解为正规、正中的使锋。一般认为笔杆垂直,锋行划中即是。明朝书论家包世臣认为:"以锋直行于划中,使锋不侧者为正锋。"执笔垂直并非高难度动作,偏偏写不出正锋的实质,为什么呢?手法也!软毫在纵横转折中,出现偏扭败笔不关杆垂直否。爱好书法者, 谁未下过苦功呢?确保正锋写小字体, 必用吊笔, 使三分锋芒。锋行其中, 两边如界, 墨湿墨枯皆如此。
如果你还半信半疑的话,我建议你试画墨兰墨竹,这是体验正锋效果的妙计。而且乐中添趣。当然还要从学篆中体会,篆字笔划圆实,真正表现出正锋的本质。讲写中小字体,正鋒当仁不让, 若然写榜书,难以独当大任。只好请出侧、卧两锋相助。
侧锋:是一种笔法, 偏锋则是败笔。侧锋善铺毫横扫,它的个性独特,一边界利,一边崩缺,恰似石刻风化的刚毅。不比正锋逊色,有了它才令八法生色。清朝画家陈松年说过:"中锋中原有侧锋, 侧锋中仍带中锋,否则兰叶如直棍,竹叶似铁丁, 虽中锋乃恶道也。为鉴赏家所笑, 不可染此习气。"这些话很有见地,不象附庸风雅之流的盲从。侧锋决非死固固的样子,它也会顺逆翻腾地使鋒芒变幻。正锋虽好,仍要其他笔锋扶持,否则, 独行千里, 孤影凄凉而无味。
順锋:笔杆朝运动方向倾斜,拖毫顺行,写出来的线条滑利, 但缺乏笔压力道, 而且浅薄, 順毛理毫是恢复原状的唯一办法。顺锋是调锋的高手,有关逆入而出,承上启下或起伏都离不开它, 是一种笔法无疑。毫不顺则散, 散锋是人为的败笔。毫含墨尤可,干则颓乱, 显见笔划两边如齿。起收字划形如截绳,可以断言:不懂顺锋, 就不懂正锋。但是,别轻视它, 若运力于锋,未必柔软可欺也! 那秀丽凝重的笔划会惊呆了你。可以间中画画竹叶来体验一下, 所言是否属实。
笔锋不能绝对分开来讲,因其在运动中有提按起伏和转折,使锋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