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在《沙与沫》里说:“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人这一辈子,会遭遇很多无法控制的事情,也难免有很多无能为力的时刻。你若总是耿耿于怀,一味较劲,结果只会让自己越活越累。佛家说执着是苦。既然不能事事如意,与其不甘,不如选择释然。成年人的世界,学会忘记是修行,懂得算了是智慧。
忘了仇恨,报复就算了。
古希腊神话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一天,大力士海格里斯,在路上被一只小袋子,住了前路。他就踢了一下,没想到袋子纹丝不动,自己的脚反而被踢疼了。他又痛又气,拿起碗口粗的大棒子,就朝袋子砸去。结果越是用力砸,那袋子就越是膨胀起来,成倍地扩大着,最终把路堵死了。这时来了一位哲人,他对大力士说:这是个仇恨袋。你越跟它较劲,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如果你不理不睬,把它丢在一边,它就不会给你造成更大的伤害和阻碍。
现实中的“仇恨袋”无处不在,遭遇伤害,总是回击报复,最终你就会被扯进深渊。王尔德说过:“放不下仇恨,会让荆棘爬满自己的心。”学会忘却伤害,放过别人,其实是为了放过自己。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被囚禁监狱长达27年,在狱中受尽了折磨和虐待。多年后,曼德拉被释放了,并成功当选南非总统。在就职典礼上,他邀请了3个曾经虐待过他的狱卒担当嘉宾,还向他们致敬。这一举动震惊了在场所有人。
看到大家的惊讶与不解,曼德拉说了一番话:“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然活在狱中。”
面对遭受的迫害,曼德拉选择宽容和放下,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最终成为“南非国父”。
培根在《复仇记》里说,一个人如果念念不忘复仇,就会令自己的伤口常常如新。忘掉仇恨,不是懦弱认输,而是及时从伤痛中抽身而出。
人生很贵,不必时刻背负着痛苦与怨恨的包袱,更不必为不值得的人和事消耗自己。
你往后看的每一眼,都是对现在的拖累;你向前迈的每一步,都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
忘了得失,计较就算了。
亦舒曾在书中说过,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生活本就不能处处由人,得失亦难量。有些人太过计较一时的得与失,结果被利益所累,烦恼丛生。海明威说:“只要不计较得失,人生便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很多时候,你若不在乎失去,反而会得到更多。
很认同一句话:能折磨你的,无非是你在乎的;能困扰你的,无非是你计较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旅程。很多事你看得越重,就像往背包里放石头,越攒越沉,最终会压垮自己。忘掉那些利益得失,少些锱铢必较,反而能够看清问题,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
忘了执念,强求就算了。
《梵高传》一书里,记载了梵高和另一位画家高更的故事。梵高35岁时,遇到了高更。两人相互欣赏,很快成为莫逆之交,甚至一度同住在阿尔小镇上,共同创作。后来因绘画理念不同,两人开始产生矛盾,几个月后高更就不辞而别,独自离开了小镇。
对于好友的离去,梵高极度不解,也难以接受。他一连寄出数封信,向高更道歉,并希望两人能够重归旧好。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高更始终没有任何回应。梵高还不死心,他试图去巴黎找高更,结果也遭到无情拒绝。此后数年,因为对高更的离开始终耿耿于怀,他经常在夜里失眠,甚至茶饭不思,最终导致精神失常。
《唯识述记》里说:“烦恼障品类众多,若不执我,无烦恼故,我执为根,生诸烦恼。”人和人相处,很多纠纷痛苦,追根溯源,其实也不过执念二字。一段走远的关系,费尽心力去挽留,只能给彼此带来困扰。学会及时放下,反而是对各自的成全。
正所谓,相聚皆是缘,缘尽莫强求。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告别的旅程,我们总要习惯聚散离合。对一段感情耿耿于怀,难免郁结于心,拖累自己。强扭的瓜不甜,告别了,不如就互道珍重;分开了,不如就微笑祝福。
忘掉执念,少点强求,多点随缘,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