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记忆,是时间的桥梁。
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有两句话,核心词是“记忆”;第一句话强调了“记忆”对于“时间”的作用,第二句话从反面来说,如果“记忆”消失或是遗忘,“时间”就会受到阻隔。
整则材料,围绕的主题是:“记忆”对于“时间”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记忆,我们可以连接不同的时间(如过去与现在)。第一句话是写作中心,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
【下水作文】
那一丛落花生
文/沈周霄
祖母家后院有半亩落花生,匍匐的根茎,卵状的小叶,丛丛、簇簇,毫不起眼。
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入学不久,又因书法、写作特长,被推荐参加省里的比赛。不禁有点飘飘然。学习上,不再像初三那样用心。就连最喜欢的语文课,也经常性地不听老师讲课,而是偷偷地在课桌上放了本小说。那时,学校门口有卖字典的。说是字典,其实是包装成字典样的,厚厚的金庸全集。我课桌上放着的,正是这本全集。易筋经、六脉神剑、九阳神功……,那一年高一,脑子里满是金庸的武侠世界。一个是幻想的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两个世界,彼此征伐。半年后的分班考试,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幻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化学47分!后来,我所谓的喜欢文学而选文科,其实只是我理科失败的托辞罢了。
那年,1997,父亲的生意也失败了,他带我去看桃花。凤凰山下,万亩桃林,实为壮观。我并没有赏花的心情。父亲指着那桃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诗经》里的诗句。可你知道,桃花开得盛艳,但败落得也快吗?”那天晚上,离开桃林。一场大雨倾盆而至,桃林万亩,落英缤纷,一树树,愁容满面。
“去看看,祖母的落花生吧。”分班后的第三个周末,父亲也从失意中缓过劲来。他带着我,来到祖母的花生地。祖母,弯着腰,翻地、浇水,颤巍巍地呵护着她的花生。瘦小而褶皱的脸,展开了,她走到一丛花生旁停下,笑着对我两说:“来,你们和我一起来挖一下地。”
我们用铁锹挖着,记忆里祖母劳作耕耘的片段,一幕幕、一场场、一段段地回放。“铛”,匍匐软弱的叶茎下,竟是健硕的根块和果实,多则十数个,少则数个,一串串、一丛丛、一簇簇,满满当当。“铛”,再挖下去,竟是一个沉沉的铁盒,打开内中厚实的塑料袋一看,一沓一沓的,满是钱,足有五万之多。
“不要小看了这花生。花生的好处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那样,把鲜红的果实高挂枝头。”祖母,是将门出生,她的父亲去了台湾再也未归;而她把根留在了这片大陆,这个小小的县城:毫不张扬,默默耕耘。
很多年后,父亲凭着那笔钱开出了一家服装店,生意不错;我也潜下心,考上大学,有了理想的工作。祖母的花生地,因为拆迁的缘故,早已经不在了。但在父亲、我,我们家族后人的记忆里,永远深埋着那一丛毫不起眼却价值连城的花生。
今天,儿子英语期中发挥不好,我也和他聊起了我的祖母。那一丛落花生,匍匐的根茎、卵状的小叶,簇拥着祖母瘦小褶皱的笑脸,穿越时间的阻隔,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