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诗词】
五位简友的佳作,点击原文标题阅读
作者:白行
简单清澈的一首。我一直认为成年人要写出纯净的诗歌是不容易做到的。这与文笔、积淀关系不是很紧密。与生活体验惯性带来的价值观、思想有关。
一条河流的成长史能够清晰地帮助我们去理解这一观点。
最初,水滴是纯净无他的,能够透明世界;接着,溪水是清澈怡人的,没有太多杂质;当万溪归河,河流开始有了颜色,各种生物寄身其间;当百流入江,江水的宽广幽深让人们望而却步;当支流汇海,便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清澈见底,取而代之的是惊涛骇浪与无限未知。
如同河流的成长史一般,人之初性本善,倒不是说一定人本性良善,而是没有深沉的能力,所以在生命中产生的思想纯净无瑕,俗话说童言无忌,反映到文字上则是天真烂漫。随着不断长大,十五而志于学,少年的生活有了烦恼,叛逆随之而来,反映到文字上便有了对世界的质疑;等三十而立,有了自己的生活目标,但也尝到了人生辛滋五味,思想愈加成熟,对世界有了太多戒备与反思,反映到文字上则多了一些隐晦表达与辩证。五十知天命,对这个世界已有了相当的认知,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反映到文字上多了一些豁达与开悟。六十而上,多的则是对光阴的关注。
以上仅仅是对人成长过程中,思想变化的一个普遍、大概的概括,当然有些泛泛,但目的在于说明光阴积淀对于价值观的染色,价值观的染色对于思想的加深,思想的加深对于写作语言的影响,也即思想的表达。
我们常说难得糊涂,也是对最初那种纯真无邪的怀念与感怀。
所以我一向以为,成年如我们,写出纯真的诗情不太容易。
回头看白行的这首,在简单的交替比对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更确切说应该是阐述自己的向往吧),语言简单明了,思想清澈见底,虽然其中有些成熟思想的印记(例如结尾一句),但“天空没有留下痕迹,鸟儿已经飞过”,不管结局如何,创作的过程是精彩的。
原文:《我是谁》
作者:砚小鱼
写诗的人都是善于思考的。或是看到一幅图画,或是遇到一件事物,或是听到一个故事,或是独自一人静默与内心相处的时刻,都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通过观察事物表象,结合生活体验,进而找到两者之间的连结。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灵感。
看到这首诗的标题,我想这该是一首在思想和生活中沉淀下来的作品。
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思考吧——我到底是谁?
诗中,作者努力地讲躯体和灵魂剥离开来,尽量地站在自己之外,与自己面对面进行审视。尽量在保持客观与理智。
她假想自己是月亮的阴影、花的刺、应该被修剪的树枝。然后通过命运、生气,与之产生关联。得出的结论是随命运的波浪起起伏伏,已有些麻木。
我们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历经生活的反复洗涤,内心早已消散了当初梦想的光鲜亮丽。只不过有的人依旧充满乐观与自我鼓励、安慰,坚强地面对,有的人则在思考和质疑,寻求解决途径。
第二首则在思考我与他的区别。人总是有分别心的,说直白些就是——人都是有私心的。作者尝试现在自己之外,将他人与自己进行比对,找出本质的不同。最终的结论归结到情感的独立。也就是人活着,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支点就是思想与灵魂的彼此碰撞。每一次碰撞,微弱的,强烈的,都将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如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尽力对生活、社会形态的透彻思考和总结,是写诗之人的必备素养。
推荐给大家阅读。
原文:《白音华》
作者:伯爵男主
读这首诗歌,第一遍读下来,主观上的反映是诗情宁静(略带一丝感伤)。然后我尝试分别通过意像、象征的方向去解析,但都无疾而终。
再三审视下,还是放弃了定向式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好像已经普遍不适用于时下的诗歌),转而走向即景写作的理解方向。
我想到了一个词——情景交融。这是散文中常用的写作方式。当然在诗歌中也很常见。
从作者写景的词句中,可以判断出观景的角度是平视、远眺。
在白音华,作者看到了牛羊在山脚下布满水洼的荒野中吃草。看到这样的场景,作者心中的特定情感被牵连出来。
我觉得诗歌从一开始就是在看到景色的基础上用情感的文字去素描一幅画。承载一这幅画的纸张就是眼前的天地山水。
第一节,情感最初露头的地方在“近处的水洼在暖风中起着大海的波浪”一句。水洼如何能起风浪?是情感的波涛罢。远处的山下有人经过,这个人是谁?
第二节与第三节的关联逻辑最紧密。其中青草、日光是呼应的核心内容。读到的东西是关乎情感的某种事与愿违。
最后一节,一幅画的感官更加明显,情感的归宿也逐渐清晰,那便是爱人。这里刻画的情景是现实中尚未或者无法实现的。
与前两节对应起来,山下走过的人,是否就是幻想或者思念中出现的爱人?第三节是否就是现实状态——四月的青草扶不住下沉的目光?青草与斜阳共存的下午,可能是曾经与爱人之间特定的故事情景?
在最终的图画勾勒完毕后,爱人走近,生命交融。
不由要说一句,青春多么美好,可以肆意想象,无限热忱。
原文:《香烟》
作者:隐麦客
读了隐麦客的一些诗歌,其中两首让我有了妄自赏析的念头。一首是《一条没有象征意义的河流》,一首就是这首《香烟》。再三犹豫下,最终还是选择这首《香烟》,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是个烟民。
其实我抽烟的时间不是特别久,还是在27岁那年去西藏的路上入的坑,至今不过五年。
对于吸烟这件事,大都归为不好的事,因为确实对身体健康不好。但是对烟民而言,很多时候却是慰藉,或者治疗精神微疾的“药物”。
读过一些以香烟为本体的诗歌,能像这首从较深层次进行光阴与思想串联的,较少。
首先,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为什么会抽烟?
我想这个原因太多,有年轻无知耍帅的,有跟风学样的,也有因好奇心入坑的(我就是),还有这样一句话:“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这句话看似轻薄流气,却确实能够解释大多数烟民的为什么抽烟的问题。因为压力,所以抽烟,因为寂寞,所以抽烟,因为憋屈,所以抽烟。在作者的笔下,抽烟的原因也正在此范围内。
看回诗歌,第一节的第一句,“都是不怕吃苦的人”,这是对抽烟人文字式的素描。烟雾缭绕于田埂上的老农,工地上的工人,深夜孤灯下的设计师......生活诸多苦,香烟可缓忧。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景——
“你少抽点烟,都咳成那样了!”
“没事,烦得很抽一口。”
正如作者所写的“寻找纰漏和借口”,在生活的挤压之下,抽烟已经成为了习惯,因为“有灭孤寂的野心”。
第三节写祖辈抽烟的情景和生活状态。与诗中情景有些相似,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每天晚上要么聚在树下乘凉,要么在家中围着柴火煮上一罐清茶,手里都会拿着一根长长的烟锅,边吸烟边讲述着星星般的往事,那时的光阴好不怀念。
思想的提升集中在最后一节。前面是对烟民的普遍刻画、抽烟的原因以及怀旧描写,也是对最后一节的铺垫和备注。
我读出的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里的夜,该是对生活坎坷的喻写;“zi dan”该是对某种来自于精神的支撑。也即:生活磨难再多,我也会尽全力面对。
然后,我将最后一节句子用从后向前顺序来读,发现诗情更浓,更容易理解其意。
抽着烟写完这些话,推荐给大家阅读。
原文:《你还相信光吗》
作者:汐水之畔
那篇博士论文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世界太大了,这一刻有太多的悲欢离合,坎坷艰辛在同时发生。
有很多先贤、先哲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生活?
我觉得有一句古诗能够概括理想的生活态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之所以说是理想的生活态度,就在于我们都能理解其意,但是真正实践起来,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对生活本身的无限容纳和勇气。
看回这首诗歌,作者以博士论文中的故事为情感背景,写出了自己对于苦难-幸福的备注(或者说受到启发后的观点)。
在作者看来,生命的天平是没有倾斜的——不管是冰冷的、火热的,还是燃烧的、熄灭的,都曾是一束光。即苦难、幸福,都是生活的成分,苦难能够帮助我们成长、成熟,成就我们,最终抵达幸福。
在黑夜和黎明之间,热衷于收集射线,这里的射线该是前面光的延续,可以理解为乐观、坚韧的一种态度或者精神,用来照亮、度过生活的坎坷。胸膛里的暗胡同,则是自己过往历经的不堪往事。
蛇皮匍匐于尘世——历经痛苦蜕变新生的喻作甚是精彩。但“鸟鸣漏风”,感其言而未明其义,或是接“胸膛里的暗胡同......”一句,有所抒发。
结尾的“天空那么黑,那么白”,该是作者最终的诠释和态度——生活的无情主义不会因为任何理由发生改变,在黑与白之间,在苦难与幸福之间,我们当不言弃,全力以赴。
全诗语言非常冷静,情绪收发及时、到位,表达出的观点也比较理性化,适合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