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这里聊职场这个话题,我这个工作了很多年的大叔也想聊聊我对职场的看法。
有人说职场是社会的缩影,这话不假,走上职场,代表你不能为自己而活,你得社交,你得捍卫你的集体,你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特立独行,以前可能你觉得你很牛逼,很多事情没你不行。等你走上职场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没那么重要,公司少了你照样转,没了你,会有比你更牛逼的人顶替你,放心好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也有人说职场如官场,人性丑恶、私欲横流,众生百态,这也不假,因为我们身处职场,就会有利益,一旦与利益挂钩,人就不会那么地淡定了。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当然,除非等到每个人都成为圣人的那一天,也许这个法则会消除。
很多人初入职场时都意气风发,发誓要干一番事业,成就自我,可是还没干多长时间,就觉得这些工作完全不是当初预想的样子,不是嫌没有前途之类的,就是对日复一日的工作产生了倦怠,其实这个平台期,我也遇到过。
对职场有认知
职场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它除了对你的职业技能有要求之外,还要求你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不然你的工作不可能很顺畅,因为公司的资源是分散的,你要工作,可能就会面临向其他部门索取资源的情况发生,即便是老板最可能看重的研发、财务、营销也不例外。所以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你处理50%的事务,剩下的50%可能需要到职场里面去打磨了,而且职场里面的人真的就是众生百像,什么人都会有,做好心理准备吧。
学会聪明地工作
很多人都喜欢聪明人,这是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和聪明人沟通省事,你说的话他一下就能听懂,还能在你给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这样的人共事是不是很省心呢,当然咯,所以聪明人就会在职场里更有竞争力。但其实并不是因为很多人不够聪明,而是很多人做事不用心,敷衍了事,只是机械、木讷地听从老板的意思,然后开始做事,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往往差强人意,老板也不是傻子,一看就能看出没有用心,而且公司里有一句盛行的话,那就是“你做了一百件好事,老板不一定记得住十件,如果你做了一件坏事,老板会一直记得。”所以需要把任何一件事情都做好,即使做不好,也要证明你是用心做了,才能有机会得到老板的青睐。
举个例子,老板让你写个资产统计报告,你不仅写出了资产统计报告,而且还站在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什么老板要这个报告,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你的思考,你提供了分析结果,告诉老板我们的资产是否有盈余,是否可以开源节流,而且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哪些部门平日里有浪费行为,哪些人存在不爱惜公司财产的行为,公司的供应商是哪些,采购部门的审计、询价工作是否做到位了,库存管理是否规范、相应流程是否清晰等。如果你提供了这样一份超出老板预期的报告,是不是比你只是单纯的提供了一份资产统计表要漂亮得多呢?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你懂得换位思维,你为老板省心了,老板能不喜欢你吗,升职加薪这个机会离你还远吗?
不断学习
踏入职场很多人会认为,终于不用学习了,终于离开校园了,其实这个观念很傻缺,也很幼稚。玩过魔兽世界的人应该知道,满级的时候才意味着游戏刚刚开始,和我们踏入职场一样,学校的学习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恰恰意味着你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学校的知识只不过是帮你搭起了一个架子,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往里面填充各种知识,才能建成牢固的高楼大厦。学习,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即使你成为了行业专家,你一样可以学习,因为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穷极一生,也只能窥视冰山一角。
在工作中,除了本职专业之外,还应该懂点历史、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会讲故事的人在哪都是受欢迎的,人缘好不仅仅证明你亲和力高,同样也是智商高、气质优雅、本身具有独特魅力的体现。心理学可以帮你更多的了解人类,哲学可以帮你重塑价值观体系、提高逻辑推导能力,经济学教你更客观地分析这个世界,成功学偶尔读读、可以焕发心中那些久违的激情。
精益求精
很多时候,我们做一件事做到很纯熟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不想把它做得更好了,也没那个动力再深挖它的细节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或者大多数公司都停留在金字塔的中部地区的原因,并不是机会总是青睐那一小部分人,而实际是那一小部分人真的比其他所有人要努力地多。研究过学习方法的同学应该知道平台期这个概念,实际上这个平台期不仅在学习方面有,工作中也会有,很多事情就是靠不断重复,然后突破平台期的壁垒,才能变成最后的杰作,而那种平台期的枯燥、乏味、甚至苦闷,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所以很多人做事一辈子就停留在了那个平台期。
精益求精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甚至可以套用10万小时天才理念的概念来解释,一件事情,做十年,才有可能打磨成金字塔顶端的艺术品,想想就有些后怕不是吗,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又有多少人能忍受十年磨一剑?
结语
初入职场,要有好的心态,要学会谦卑、低调,不过该张扬的时候也要张扬,更关键的是厚积薄发、蓄势待发,要学会放空自己,用空杯心态去接受一切,就当这是一次新的起点,新的人生,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