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乡亲们去看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
才几分钟,就有人哈欠连天,昏昏欲睡了。
我觉得,我们的某些同志要反思,为啥看个电影都要打瞌睡?是熬夜了?饭没吃饱?还是咋滴?
同时也要看清,这部电影本身也存在很大问题。
目前,它的豆瓣评分只有7.1。
Imdb才6.7。
烂番茄好评度也不行,59%,番茄都变绿叶了。
可以这么说,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平庸的电影。
有人可能要问,它哪里平庸了?我看着还行啊。
我说不对,一部翻拍片不能只是“还行”,而必须有创新意识。不管是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一句话,你要有新东西。
你比方说《大话西游》,就破天荒地加入了孙悟空的爱情故事,通过孙悟空放下爱情,来衬托西天取经的伟大。
《蝙蝠侠:黑暗骑士》,把犯罪片元素引入超级英雄片,探讨英雄有没有权力动私刑。
这样的翻拍就不平庸,因为它有创新意识。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除了画面、特技有创新,艺术上、思想上,走得还是老一套。
我先给大家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PS:下边是剧透
就说这个大侦探波洛,从伊斯坦布尔搭火车回伦敦。
路上大雪封山,火车出轨。
这时,软卧车厢有个叫雷切特的被人谋杀了,而且身中十二刀,死状恐怖。
波洛调查后发现,死者真名不叫雷切特,而叫卡塞蒂,是一起曾经轰动全国的绑架案的凶手。
当时,他在纽约长岛绑架了一个3岁的儿童,拿到赎金后又残忍撕票。
结果引发一系列悲剧——
先是孩子他妈身怀六甲,听到消息后早产,母子俩都没保住。
然后孩子他爸想不通,举枪自杀了。
这还没完,家里的保姆被怀疑是同谋,一咬牙,跳窗自尽。
而这个卡塞蒂,手上五条人命,最后却钻了法律的空子,带着钱逃之夭夭了。
简直天理难容!
那么,到底谁杀了卡塞蒂呢?
经过调查询问,波洛发现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和死者同车厢的十二名乘客。
他们要么是阿姆斯特朗的亲人,要么是朋友。于是,联手弄死了卡塞蒂,为阿姆斯特朗家报了仇。
而波洛因为没证据,同时也觉得这事合乎人情,就放了他们一马,没告诉警察真相。
总之,故事就是这样,你别觉得简单,它是“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代表作,加上这回,一共被改编了五次。
而为什么我说新版没创新?因为它的每个亮点,和老版比都没啥了不起。
你比方说人物塑造,就差很多。
你可能又要说,演员演得挺好啊,咋就差了?
我说,演的是不错,但和1974版比,不值一提。
19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最大的亮点,就是演员对人物的塑造。
记得年轻时看《佳片有约》,有一期就放这个《东方快车谋杀案》,主持人说它最大的特色,是每个嫌疑人被询问时的反应——
千奇百怪、惟妙惟肖,让人无法忘怀。
比如俄国公主,新版就是个普通老太太,说话走路都挺利索。
而老版俄国公主简直是个老妖婆,言语傲慢,两眼无神,像一具行尸走肉。
波洛过来问她,她正闭着眼睛听仆人念诗,镜头划过她的勋章、旧照片。
这个旧统治阶级形象,被塑造得盛气凌人,神秘莫测,比新版丰富多了。
还有传教士,新版不就是汤姆·克鲁斯的前妻客串了一把,念了几句台词吗?
而老版呢,英格丽·鲍曼塑造了一个扭扭捏捏、心里还装着事儿的传教士。
一个背影,满坑满谷的害羞。
刻意回避的眼神,显露她心里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个角色,最终让鲍曼拿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豆瓣网友普遍表示:演得好,根本看不出这是美丽的英格丽·鲍曼。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原本单薄的人物,变得丰满立体。
比如寡妇琳达·雅顿。米歇尔·菲弗除了“风韵犹存”,没演出别的特色。
而老版,则突出了她爱絮叨,人见人躲的特点。
以至于波洛问她话时,得使劲抢话头,要是被她抢了话头,那可就收不住了。
还有家庭教师玛丽·德本汉。
新版中她和波洛有多次谈话,是个重要角色,但演员除了好看、脑门儿大,没啥特点。
而老版中,这个角色的戏份被压缩,发挥空间小。
可波洛要单独问她话时,她却用一个小动作成功“抢戏”——
向情人眨眼,暗示他“放心”。
电影结尾,十二名乘客一一敬酒道别,轮到德本汉时,她还不忘眨一下。
一个妩媚、聪明的女性形象,就这么出来了。
这些独特的设计和表演,让19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成为群像戏经典。
除了演员的发挥,导演西德尼·吕美特也功不可没。
要知道,西德尼·吕美特最擅长封闭空间群像戏。
代表作《十二怒汉》,讲12个陪审团成员,在一间小屋里,争论一个涉嫌杀父的男孩是否有罪。
短短96分钟,他用精妙的细节,把这12人的性格、对嫌疑人态度的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东方快车谋杀案》正是贯彻发扬了这一理念,才成就了又一个经典。
可新版呢,说起来都是老戏骨、演技派,但塑造人物一点不认真,观众只能通过长相记住角色。
再加上人多,名字又都是英语,你说观众能不睡着吗?
当然,1974版也不是完美的,它有个缺陷,就是思想不端正。
什么意思呢?
卡塞蒂虽然罪大恶极,但这12人,你没有权力杀死他。这场谋杀是替天行道,但同时也是违法的。
可电影中,波洛查明真相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隐瞒。
紧接着,就坐到12人中,成了他们的“一份子”。
把人情看得比法律重,这显然不符合“法治社会”的核心理念。
所幸,这个缺陷在2010版得到了修正。
它的重点,正是要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公平正义。
电影一开始,就有人拿人情质疑波洛的公正。
当时在凶案现场,波洛指出了嫌犯——一名军人(没交待具体案情)。
这军人觉得没脸见人,于是拔枪自尽了。
随后在一条船上,另一个军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恕我多言,先生,我认为他因为一个错误而落得那样惨重的下场,是不公正的。
除此以外,还探讨个体力量在面对群体暴力时的渺小。
比如在伊斯坦布尔,一个出轨妇女被人拿石头砸。波洛看见了却无能为力。
面对残忍的谋杀,波洛态度也非常明确:
法治必须高于一切,即便有失公允,也应该充实信念,使其历久弥坚。
可最后,个体的力量仍然屈服于群体。
这些矛盾,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思考,整部片子也透着一股悲伤,看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而这,正是2010版的优秀之处。
新版呢,主题思想还是那个,但它就不肯有话直说,而是遮遮掩掩,用一些含沙射影的比喻或台词表达。
比如波洛吃蛋,只吃两个一样大的,吃之前,要先拿餐具比着,像操纵“正义的天平”。
再比如,他很在意平衡感,左脚踩了牛粪,一定要右脚也踩上才甘心。
用这种含沙射影的方式,表达他对待公正,容不下一点沙子。
当他知道真相,他也不有话直说,而是抱怨——
我的世界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直到你们出现。
要我说,一个信仰逻辑的人,不能说这种软弱的话。
因为世间没那么多非黑即白,大多都是灰色地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抱怨啥用没有!
所以我们的同志,一定不能学他!
当然,你要说这部电影没一点创新,那是胡说,最起码画面更好看了,特效也更多了。
过去的版本,场景只有狭小的车厢。
而现在,有伊斯坦布尔的全景。
有雪地里边喝茶边询问。
甚至还有追逐和雪崩这种动作戏、大场面。
最后揭露真相,也换成了影评人津津乐道的戏剧范儿,和什么最后的晚餐。
但说实话,这都是水涨船高的事,不叫创新。好比过去的猪200斤算肥了,现在没个300斤,你好意思拉去卖?
技术进步了、人民富裕了,场景当然更丰富。
而且那个“最后的晚餐”式构图,在我看来没啥创意,我这有一箩筐——
《守望者》
《大侦探福尔摩斯》
《小时代》
《最爱》
会议照
是不是没什么了不起?
总之,新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部平庸的电影,我作为村长,有必要告诫大家——
创新,是电影艺术发展的生命力,尤其是翻拍片,一定要实干加巧干,把探索新思想、新角度放在第一位。
就好比我,一样是文艺,别人都搞二人转,我偏搞电影。
我今天带大家看电影、评电影,将来还要自己拍电影。
这样,咱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切实地搞起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