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情也能预约就好了,比方说,把我最棒的心情,预约在每束和你一起感受的阳光里——德卡先生的信箱
这不是一个“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凄惨故事,这是一个动听又近人情的,有关人性的爱情故事。
1
故事脉络
白家六小姐白流苏与丈夫离婚后回到娘家,备受嘲讽,看尽世态炎凉,兄弟姐妹之间的横眉冷眼,使她怀疑人生,即便是自己的亲妈也无法庇护,佑她周全。后来在媒人介绍下认识潇洒多金的范柳原,放手一搏,最终获得爱情,结为夫妇。
白流苏
故事中的白流苏不过20几岁,离过婚后便觉得人生无望,分了一部分钱回娘家,被自己的哥哥们索要花光后竟觉得妹妹有些厚颜无耻赖在家中不走,联合起来企图赶走手无缚鸡之力的离异亲妹妹,说是从前夫的姨太太房中领养个孩子,美名其曰可以养老,实则是看不起已经离过婚还没有孩子的妹妹,觉得她的一生就该这样草草结束。20几岁的光景,于我们而言,正是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我们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造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并与之携手共度生命中最灿烂的生活。
徐太太本身是为张罗白家七小姐而来,不曾想自己与白流苏的一番对话竟改变了她对自己的看法,是啊,不就是离过一次婚么,往后还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说不定会遇到个待自己很好的男人。她照着镜子,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尽情理,美得渺茫。面容姣好,身材玲珑有致,为什么不呢?
范柳原本是徐太太是要介绍给七小姐白宝络的,怕着尴尬,叫了白流苏去,这一去不打紧,范柳原看上白流苏了,白流苏自己心里也清楚的。这就叫“千里姻缘一线牵”,你失去的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
流苏有着东方女性低头的温柔,让范柳原神魂颠倒。他说:“有的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流苏道:“我什么都不会。我是顶无用的人。”柳原笑道:“无用的女人是最厉害的女人,”“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低头。”
其实在白流苏身上,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她对范柳原的依附关系。
她去香港,明知是范柳原邀请的,徐太太不过是做个幌子,为她做就嫁衣,她也心甘情愿的去了,在香港所有人都叫她“范太太”,为了求得婚姻的位置,她谨慎小心翼翼的不与范柳原发生关系,因为一旦发生关系,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第二次回到香港,她只有屈从,做了范柳原的情妇,但依然在思量怎样吊住范的心。从头到尾,流苏的再嫁,也无非是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从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这与她第一次的婚姻没有实质的不同。(这与《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形容王娇蕊一样,娇蕊一直是从一个男人遇到另外一个男人)
范柳原
他是张爱玲作品中著名的风流浪子,流苏读不懂他,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在外人面前花心放荡滥情,在流苏面前又小心翼翼。你大约想象不出,这样无情的风流浪子,居然能对流苏说出:
死生契约,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实在是最悲哀的一首诗,死与生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一生一世也不分开。”好像我们做得了主似的。
他对爱情也很向往,但是自己的身世和经历导致他不得不以一种荒唐的方式去呈现,他游戏人生的态度不过是一种反抗,也讽刺了当时社会中以婚姻为依附男性的讽刺。
从流苏一到香港,他就各种谄媚的调情,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这是个情场高手,挑逗、谄媚不成又在半夜给流苏打电话聊“月亮”,还有后来的“你就是医我的药”、“我把我一生的幸运都给你”......情话一摞一摞的,都堪称经典。
2
深入剖析
张爱玲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如是评价:《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我喜欢参差的对照的写法,因为它是较近事实的。《倾城之恋》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故事动听,动听在于《倾城之恋》是个圆满的故事,相对《红玫瑰与白玫瑰》而言。故事本身从最初的白流苏被哥嫂欺侮、可怜有家又没有家,四世同堂挤在一个住处,人性的恶与善、自私与贪婪都被展现出来了,这与当时香港沦陷不谋而合,人们只会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并不会去想旁人,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行,白家老太太对女儿的现状无动于衷,忙着张罗七小姐的婚事,这个七小姐白宝络并不是她亲生的,她也会如此费心,而自己的亲骨肉她不曾有半点怜惜之情,直到后来徐太太做媒,流苏遇到范柳原,命运开始转折,并一步一步趋向圆满,才成就了一段倾城之恋。
战争这个线索贯穿了全文,他们在战争中相爱也在战争中成全了自己。家族之间的“战争”、生与死之间的“战争”以及爱与恨之间的“战争”宛如一幅宏伟的人性之间的“战争”。于是我们看到了两个聪明又自私的人怎样亦步亦趋的算计对方,有期期艾艾的强迫对方,又以退为进、半推半就的在一起。流苏初见范柳原,不经意的低头,成功撩动了范柳原,就像诗人徐志摩笔下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哪个人不喜欢美人温柔、妩媚、风姿绰约的姿态呢。
张爱玲写到: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一点贱。
白流苏吃过亏,她不能不警惕范柳原的真心,防范和自保使她变得自私,她不得不保持警戒状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啊。后来去了香港,处处警惕,不能大意,让范柳原很快得逞,如若不然,她就很快被抛弃,这是女人的直觉和“战场”上的经验,她想与范柳原结婚,但此时的范柳原无非是想获得“战争”结束后的胜利,并不想结婚,所以张爱玲说:“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后来战争爆发,他们才看彼此的心,也算是共患难了,小说的结局看似圆满,实则充斥着荒凉的意味。文中的“月亮”“镜子”“蚊香”处处彰显着悲的情绪。
3
她的爱情观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分为“婚姻”、“爱情”两部分,这个曾经为爱卑微到尘土里也开不出花的惊艳女子,完全走的是相反的方向,没有顺应时代潮流写出郎情妾意花好月圆的圆满,而是在悲凉的笔触间写尽现实,她笔下大多女子的婚姻都是依附男人来获得,谈不上平等与尊重。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也与她亲身经历不谋而合。
所有悲剧的发生一定与外界有关联包括自己,任何小说中的爱情都是作者的爱情观。
就像她说的: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