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发掘海昏侯墓引发的热议,至今不息。有提出“为何保存完好”的,有提出“为何埋如此多陪葬品”的,有提出“为何摘下中国考古界‘奥斯卡’”的,还有提出“为何研究海昏侯墓”的……,这些都是专家们的事,我想说的只是两点,一是人之后人,二是人之后事。大凡有包括财力物力之内的“能力”所及的,例如王侯将相,富豪显贵,在闭上眼睛之前,最难释念的而又最费心力的,就是这两件事,平民百姓也一样,只是他们缺乏相应的“能力”。
先说后人。
汉高祖刘邦临终遗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他所说的“刘氏”,有其特定之范畴,即仅为刘邦的子孙以及刘邦子孙的子孙。换句话说,只有刘邦的子孙以及刘邦子孙的子孙才能分封为“王”,显然,他在闭上眼睛之前,考虑的就是他的后人之荣华富贵。这个海昏侯墓的墓主,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也就是刘邦孙子的孙子了。他原先也曾是“王”,叫做昌邑王。不但是“王”,还因尚无子嗣的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突然驾崩而被推上帝位,又因其所行骄纵荒淫悖乱,只当二十七天皇帝,就被辅政大臣大将军霍光效伊尹废太甲而安宗庙之典将其“废”了,连“王”都当不成,这遂成了海昏侯。
从刘邦起到汉昭帝“驾崩”这一百几十年间,刘邦后人怕已数以万计,其中封这个“王”封那个“侯”的也不少,要找出一个能够励精图治的后裔继承大统,却成了霍光等人的天大难题,最后还是由丙吉推荐的出生之后几个月就落难进入监狱的“皇曾孙”刘病已被推上皇位,这就是汉宣帝,被称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比起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的其他刘邦后人,刘病已的长处,就在于他未曾养尊处优,经历人生起落世态炎凉,深知社会底层民间疾苦。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具有客观必然性。你越是想让你的后人坐享其成,他们也就越是不思进取;你越是想让你的后人养尊处优,他们就越是奢侈糜烂。在刘邦的后人中,还出现过奸污自己女性长辈的人渣,如汉元帝时的梁王刘立就被人“发其与姑园子奸事”的,只是因为事关皇室脸面家丑不可外扬此案方才被圧了下来,似乎还有奸污自己娘亲的,我已记不确切具体的人头只能“似乎”,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三代后,出死狗”了。
关于人之后事,大多说的是丧葬之类,也以汉代为例。
汉代风行厚葬,无论是汉初崇尚黄老之术,还是日后“独尊儒术”,除了文帝刘恒比较开明,临终之前专门交代他不喜欢厚葬久丧,东汉光武帝刘秀赞赏并尽力仿文帝的开明而外,就很少有不想厚葬的了。皇帝皇后喜欢厚葬,王侯将相也争相效仿,于是就有《葬律》将其“制度化”。南昌发掘的海昏侯刘贺之墓,仅是主墓西侧的车马陪葬坑就有八十平方米之大,考古学家们在这个坑里共发现了五辆木质彩绘车和二十匹马的痕迹,正好是四匹马一辆车,据说这是汉代王侯出行的最高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海昏侯之墓在汉墓中出类拔萃。正如当年刘向上书成帝论昌陵奢泰厚葬无益时所说:“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垅弥高,宫阙甚丽,发掘必速。”风行厚葬的汉墓,偏偏就是最易被盗之墓。有文章说,“光洛阳周围挖掘的汉墓,到现在,起码超过十万座”,而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考古挖掘的汉墓虽然数量巨大”,却早已是“十室九空”。
更为不堪的事还有。王莽篡权,赤眉起义,吕后之墓被盗。吕氏遗体保护甚佳,富态高贵的“国母”竟然栩栩如生,因此惹得盗墓贼内心躁动性欲骤起,于是就有了对吕后遗体的“污辱”——至于如何“污辱”,或许有碍于刘汉皇族之脸面,或许不想沾污了自己的史笔,班固未曾细述。刘邦与吕后的后人,包括已经继承与未能继承“王”或“侯”之爵位的,那时恐怕已不仅是难以数计了,吕后可是他们十余代前的祖宗啊,她的遗体惨遭“污辱”,简直就配得上那句流传甚广的粗话了,岂不是他们的奇耻大辱?吕氏厚葬之时,谁能想到这样的结局?!
现在提倡火葬,死后都是一个骨灰盒,厚葬薄葬似已不成问题,其实不然。丧事办得风光闹猛,陵墓建得阔绰讲究,那是必须的。人家手中有几辈子花不完的钱,活着豪宅别墅,死后也不能太委屈了自己,何况人之后事又与人之后人紧密相连,事关子孙繁衍香火旺盛,于是风水先生看风水的行当也冒充传统文化招摇过市,能与豪宅别墅相匹配的陵墓也正在或即将出现,不是有专门经营墓地的产业吗,你的金钱你作主,你只要有钱就行。儒家本来就是主张厚葬久丧的,厚葬之风很有可能随同尊儒之风日益昌盛。
对于人之后人与后事,与其劳心劳力刻意追求,不如听其自然。同样为后人,汉宣帝时的太傅疏广拒绝“以其金为子孙颇立产业”,有多睿智开明;同样为后事,汉光武帝时的名将马援随时准备“以马革裹尸还葬”,有多豁达豪爽!不论是王侯将相富豪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大凡最为刻意追求的,因为注入了过多的一厢情愿,结果往往最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