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很多人,对于周易
最原初的兴趣可能来自于算命
而人类热衷于算命的原因
无非是对未来的好奇、想尽快得到答案的期待,以及对当下的不满与恐惧
这和孩子流着口水迫不及待的打开糖果盒的心情,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本质上,是想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上,找到某种确定性
那周易究竟能不能算命呢?
先公布答案,能。
那周易能不能改变命运呢?
答案也是能。
算卦的方法很多,像奇门遁甲、大小六壬、金口诀…….
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基本上都是技术,找到合适的老师,学习技术本身,并不难。
很多人热衷此道,我一般会问,你读过周易吗?会起卦,但是你会解卦吗?
很多人的答案是会起卦,而且会各种不同的方法,但是,就是解不了卦。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占卜的“占”字,就有这个问题的答案,
占,上卜下口,各种起卦方法,无非是取象,而要真正完成卜,还要有“口”去解卦。
我们身边总是流传着一些人天机神断的传说和似是而非的各种演绎故事,难道他们真的通过某种方法参透了天机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的算卦准确率很高的人,绝对是掌握了某种“天机”,这个“天机”就是人生、社会的大规律。
一部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其实,简单点说,周易就是一部人生指南,起码,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是可以时时研习的生存宝典和人生指南。
64卦,其实就是64类问题或者说是人生境遇,而384爻不过是384种不断演变、冲突、发展的状态。历史上,对周易的注疏、阐释、演绎的著作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但是,综罗百代,易经无非讲的是知变与适变。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
读懂易经,掌握变化之理,洞察变化之机,运用适变之法,你也可以天机神断,人生从此无大过。
讲到这,可能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善易者不占了,其实也就很容易明白该如何知命、改命了。
象数理占,此四者,是我们学习易经、应用易经,用易经指导我们的生活的工具和方法。
理: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
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数:是由现象界中形而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
说完了关于算命的问题,让我们真正严肃的来看一下,周易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部经典?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个人的头脑中可能就有10万个关于关于易经的看法、认知或者是期望与迷惑
有的人认为,易经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
但是,有更多的人认为,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
推崇它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致予无上的敬意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中外的一些智者是怎么评价周易的:
虞世南: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南怀瑾: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
张协和:近代学者由于易理之启示获得诺贝尔奖金者已有四:德国汉森堡,其论文为《测不准原理》;丹麦之玻尔教授,其论文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庆祝酒会上以太级八卦纪念章赠人; 中国杨振宁、李政道,其论文为《不对等定律》,并自称得之易经之启示。今后由此书而得奖者,当犹有其人,愿周易学者多为现代科技服务。
爱因斯坦:“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李约瑟认为易经的太极图显示了宇宙间力场的正极和负极的作用:“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
荣格: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
宋人叶采的这首七言诗,描绘了一副陶醉于读周易的惬意画面
苏东坡说: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孔子晚而喜易,以致韦编三绝
感慨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周易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经典?为什么它有那么大的魔力,让历代先贤与智者趋之若鹜、皓首穷经、推崇备至?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品格。
《周易》是中国本源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巨著,历经七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经久不衰,奠定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开创了东方文化的特色,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和巨大影响。
《易经》的思想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
《周易》不仅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各个学科发展都发生了作用。《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员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正如国学大师、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所言“: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
如何读懂易经?
学“易“之难似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尝试着去读易经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读下来,读得懂的人少之又少。
之所以如此,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易经成书甚早,用词简约,确实难以让人轻易读懂,尤其是经的部分,字字珠玑、句句金石,微言大义,古奥深邃,不得要领很难理解。
二是易经虽名曰”易“,但它蕴含的哲理至深至弘,难以让人轻易领悟。
三是关于易经的资料很多,但是系统的、适合入门的、深入浅出的而又全面细致的资料却非常少。这些书要么侧重训诂、要么侧重自我的发挥,有些难免随意发挥,挂一漏万,有些随便抽取几个概念,大家渲染,要么故弄玄虚,神乎其神,不知所云。
第三个原因是个人自身的限制,个人的阅历与悟性。
要研究好易经,有几条值得参考,如下:
1、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2、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易经是国学之根,要顺藤摸瓜,方可以追本溯源
3、要有一定的知识面。易经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文艺术,心理伦理,哲学宗教无所不包,没有一定的知识面,读起来会非常吃力。
4、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人生的经历是人最重要的财富,它能帮你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世界。
5、注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先从整体上对易经有一个把握,切勿偏听偏信,误入歧途,迷途而不知返,然后结合自身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必能有所得。
6、决心、信心、恒心。前边提到,读易的人很多,半途而废、误入歧途者大有人在,唯有三心,才能让我们真正读懂易经。
7、读原著。反复的读易经的原文、易传的原文的基础上,结合参考各类阐发、注释的书。
今天读易经,我们比古人更有优势
近年来,随着考古和古文字学研究的推进,让我们比几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的人,反而更有优势。
历来研究易经,说文解字、康熙辞典都是必备的工具书。但是许慎的时代和清朝却看不到甲骨文,对一些古字的解释只能靠猜和附会。
生活在现代是幸福的,对甲骨文的研究,让我们想比古人来讲更容易切近周易的本义。众所周知,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表意、指示、会意都是汉字的一些基本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的表意、象形的特性相对弱化,趋向于抽象。而甲骨文则更接近于易经形成与发展的年代。
以”字“为主线,从甲骨文、金文、《说文》古字、《说文》篆字、竹书文字、帛书文字所蕴含的易经文本的变化中更好的理解易经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也便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易经。
本次易经的课程,共40讲:
第一至四讲,主要讲易经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学习易经的方法和核心的观念。
第二至三十六讲,每讲讲一对卦,比如乾坤、屯蒙、需讼,精讲每一卦的卦爻辞,以及该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帮助。
第三十七至第四十卦,主要讲如何更深入的研究易经,以及易经如何更好的对我们的生活进行启示和帮助。
六十四卦,实为人生、社会、生活的64个领域或者是64类现象。如果遇到什么人生困惑,难以抉择,你只要找到《易经》中对应的那一卦,进行查阅,然后进行联想,琢磨其中的启示,反省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悟出其中的教训,重新作出选择,调整自己的战略、策略、措施,你的生活、事业、爱情、财运、官运,就会有新转机、新局面、新气象出现。
让我们一起掌握变化之理,洞察变化之机,运用适变之法,你也可以天机神断,人生从此无大过。
主讲人
一苇 本名贺伟,齐鲁书社编审,资深出版人。 《100字读懂周易》获2016年度全国古籍优秀普及读物奖(十种之一)。专长:佛学、易学、文学、古文字学、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