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曾是一个在人群中相当期待自己周围有观众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希望能在人群堆里找到存在感,得到别人的关注。于是,我常常会在群体生活中做一些可以吸引到别人注意的事。
比如,我会在坐满同学的教室里突然摔倒;
比如,我会在跟团旅行的过程中遇见一点小事突然大叫;
比如,我会在部门开会的时候说一些奇怪的话。
总之,我的目的是博取众人的眼球,试图从人群中看到些许关注的目光,仿佛只有这样我才觉得自己还不错、没有被忽视、有点成就感。
然而,结果并不如我所愿。每一个关注的目光在我身上都只停留几秒,便很快收回。而一旦我在群体中失去了关注度,我就会自动隐形,毫无存在感,情绪低落,不知所措。
不仅如此,我也经常陷入另一个极端,我总觉得别人一直在关注我,尤其是我暴露缺点、出糗或是失败的时候,我会觉得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嘲笑我,给我负面评价,我恨不得赶紧消失。
但如果是好事,我竟是生怕别人不知道,总是主动向别人和盘托出自己的好事。
2.
为什么我会这样?我当然清楚,那是因为我过往的生活中,在家里、在外边、在大人面前我总是被忽视的那位。
所谓缺什么补什么,以前缺什么,长大后就会偏执于什么。
以前我最缺的是被人看见,被人关注,所以长大后的我想尽办法吸引别人的关注。
以前,我还缺认可和肯定,所以长大后的我希望自己永远是个“正确小姐”,拥有天才般的智慧、从不会做错事,周围总是各种夸赞的掌声。
我害怕被人批评,害怕别人看我笑话,给我贴负面标签,因为这是在否定我,我从小到大得到的否定还不够多吗?这些否定已经是我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
3.
心理课上,老师说,不要那么自恋,你以为你很“闪耀”,你的一举一动都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别做梦了,其实别人根本不在意你。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在意程度远远超过他人,包括亲人爱人朋友。你失败了,出糗了,别人只是当个乐子或是跟自己对比之后幸灾乐祸而已,然后一笑而过,转头忘得一干二净,第二天日子照常过,满脑子想的是怎么让自己生活的舒服,你以为别人真的会把你记在心里?
一位朋友说,如果你觉得别人会一直关注你,关注你身上发生的那些不管是你刻意创造出来的,还是被动创造的糗事,失败的事,那你想一想,你是否也一直关注别人的生活日常、一举一动、他们的糗事、他们的失败,甚至他们的成功呢?
仔细回想,还真不记得,似乎也懒得去记那些跟自己无关的人和事,现在所关心的每一件事都是跟自己休戚相关的。
不断地去体悟,我越来越明白老师的话和朋友的意思。的确是这样,我们每个人最关注、最爱的始终是自己,不管做没做到关注自己、爱自己,但做每一件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而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事情过了,就忘了。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并不是那么重要,反过来也成立,他们在我们心中也不是那么重要。
那么,我去刻意做一些博眼球的行为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又不是每天上微博头条的明星,我只是个平凡之人,在我“虚张声势”的时候,别人就只会向我瞄一眼,然后“哦”,笑一笑,随即就抛掷脑后了,他们依然不关注我,不在意我,我做这些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对于别人的关注和评价我更不应该在意了,似乎真没谁会在意我的失败,我的糗事,甚至我的成功,别人都不会记得。不然我每次问别人的时候,哪怕是最亲近的朋友:“你还记得我当时****”他们总是相似的回应:“忘了,你当时怎么了?”要不就是:“有点印象,你好像说你当时很惨,你能再说一次吗?”
虽然我每次听到这样的回答,心里多少都会有些不舒服,但我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其实别人根本就不在意你。
4.
懂得这些,并真正发自内心尊重这个事实,我逐渐抛弃掉了我的自恋和自以为是。我不再觉得自己做一点惊心动魄的事就能换来万众瞩目,也不会在做错事的时候担心别人会嘲笑我、给予我否定。
我身上少了很多不安、枷锁和标准。我开始有了自由,并且不再向外寻求肯定。
我将原本那些花在向外寻求关注和肯定的心思,逐渐转移到自己身上,开始关注自己,学着同情自己、肯定自己。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