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一老师朋友问我,简便计算:25×44,这道题有好多孩子做错。讲的时候都会做,到考的时候,又有很多孩子做错了,不知道应该怎么讲会更好一点。
千万不要以为,这老师的教学水平不行哦,她是城区一所名校的老师,数学教研组组长,市数学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并且上课很认真,她在上这节课前,还特意查阅、参考了相关名师的教案。
那为什么这么优秀,这么认真的老师,这堂课上完后,还有会这么多孩子不懂呢?因为很多老师不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在这里我再重申一遍:学习的本质就是在大脑里建立新的链接,所谓的教学,就是我们帮助孩子在大脑里建立这个新的链接。
明白了学习的本质之后,我们就要按照脑科学的原理来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孩子建立新的链接。
大脑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建立新的链接?
答:在α波的状态下最容易建立新的链接,在β波状态下最难建立新的链接。
什么是α波状态呢?简单的讲就是安全的放松的状态。在α波状态,大脑最活跃,灵感、点子层出不穷,身心轻松而注意力集中。我每新接一个班,第一节课就会和学生约定,所有的发言都有价值,发言没有对错,只是价值大小程度的不同。任何一个发言都不允许嘲笑,任何一个发言都值得赞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是要让学生感到安全,让他知道,他不会因为一个“愚蠢”的回答而受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在这样安全的环境下,学生身心放松,思维灵活,愿意探索新的问题、方法、路径。
什么是β波状态?简单的讲就是处于紧张、压力的状态。老师什么行为会让孩子感到紧张,感到压力?就是老师的批评、指责。有的老师喜欢在课前点评昨天的作业情况,这样一点评,结果就让全体学生感到了紧张。有的老师还沾沾自喜,因为学生一紧张,怕老师批评到,他们的小动作、讲话就没了,课堂表面上安安静静,学生规规矩矩,但其实学生都处于β波状态,处于学习效果最差的状态。学生昨天作业完成的不好,要不要批评?要批评,也请放到一节课上完之后,这样不会影响学生这节课的学习。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学车的时候,教练是不是特别会骂人?当他在骂人的时候,我们人都好象变笨了,好象手脚怎么放都不知道了,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了。我们还可以回想一下,当我们批评完孩子再让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他是不是很简单的题目有时候都做不出来了?这就是因为他处于β波状态。所以,当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或做作业之前,有天大的事你要发火,要批评,也先让孩子把作业做完再发火,再批评,否则孩子做作业的效果就会很差。
记住学习的第一条原则:α波状态下,学习最高效。
因为我经常强调要用思维的方法去学习,要用理解的方法去学习,所以几个朋友的小孩就让我看一下,他们的孩子是不是用思维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去学习的。我问这几个六年级的孩子,你们知道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吗?他们都说知道,是S= πr2 。问他们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六个孩子居然五个不知道!也就是这五个孩子没有理解圆面积公式!
我可以想象他们是怎样学习这节课的:老师快速的给出圆面积公式,(也可能简单的讲了圆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然后就是通过各种变式练习运用这个公式。告诉半径求面积,告诉直径求面积,告诉周长求面积,求半圆面积,求四分之一圆面积……
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填鸭式,也叫灌输式。很多孩子觉得上奥数课很痛苦,那是他们的奥数兴趣班就是用这种模式来上课的:先老师讲一下公式、定理之类的,然后大量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讲义大致如下,你的孩子上的奥数兴趣班如果也是这样的讲义,那很可能就是采用灌输式教学。
乍一看这种教学模式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显得非常高效。以圆的面积为例,如果采用另一种模式:探究式,就是老外上课常用的模式,现在国内应该说,多数老师也采用这种模式,因为这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这种模式会先让孩子自主探究圆面积公式是怎么来的,是怎么一步步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公式的,这一个过程大概就占去了半节课,甚至大半节课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练习其他的变式。表面上来看,学习效果还不如灌输式来得高效。
但是这种用记忆的方法来学习的,随着时间记忆会变淡,会模糊。当记忆模糊后,学生就会出现很多似是而非的结果。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那些孩子都还记得要把44分解掉,但具体怎么分解,怎么用的,记忆模糊了,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
脑科学认为,新的链接是要在原有链接上生长出来的,否则这个链接就是无本之木,这样的知识是碎片化的知识,并没有多大作用。用记忆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没有紧密的链接,如果把知识比喻成一棵树,用思维的方法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新的知识是在原有枝条上长出来的新枝叶,它和原有的枝条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养分互通,相互滋养,还会自主生长,还会产生新的枝条;用记忆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没有紧密联系,就象是我们把另外一根树枝强行绑到知识树上,表面上看,这棵知识树变大了,但绑上去的枝条和原有的树枝之间并没有真正打通,也就不会养分互通,相互滋养,也不会自主生长,不会产生新的枝条。如果这个新知识是在旧知识上生长出来的,就算新知识也随着时间推移有些淡化了,模糊了,我们只要让原有的枝条向新的枝条上输送一部分养分,新枝条立马就鲜活起来,新知识也就清晰了。
人们常说,刷题是提分的不二法门。刷题就相当于把捆绑树枝的绳子进行加固,原来一根绳子的,再反复缠绕上三根、四根、五根……,原来是草绳的,把它换成塑料强,换成铁丝……可惜树枝就是绑的再牢,也经不住时间的侵蚀,强行绑上去的,终究有一天会掉下来。所以,常常有人感叹:高三是我学识最渊博的时候。
以前常有女大学生被没文化的农村妇女拐骗到偏远山区卖掉的新闻,人们不能理解,一个学识丰富的大学生怎么会被没文化的农村妇女骗?其实,女大学生学识渊博是假像,她的知识树可能从小学开始就是被绑上去的,看上去枝繁叶茂的知识树,其实大部分是没有生命力的,被绑上去的枝条,真正有生命力的枝条可能都是在小学前形成的,也就是她掌握的真正知识可能只有小学及至小学前阶段。这样,她为什么会被农村妇女拐骗也就可以理解了。
常常有朋友听了我的课之后,说:“俞老师,开份书单给我吧。”然后,他看完我开的书后,说:“为什么我看完之后,不能像你一样把书上的东西说得这么活灵活现?而且还有许多书上没有的东西?”那是因为我把书上的知识内化成我自己的知识,也就是把书上的新知识通过理解的方式,通过思维的方式,和原来的知识树链接在了一起,生长在了一起,所以它是鲜活的,所以它能产生新的,原来没有的枝叶。
记住学习的第二条原则:新链接必需是生长于旧链接,强行把树枝绑上去的行为不可取。
怎么样让新链接生长于旧链接?就是要用思维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去学习,具体怎么样用思维的方法,理解的方法去学习呢?我这里就不详细讲了,因为这不是一篇文章能讲完的,至少要二三十万字的一本书才能说清楚。我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我们要把新知识与原来的符号体系相链接,把新知识与现实的具体事物相链接。
以文章最开头的25×44为例,与原来的符号体系相链接,就是把25×44与原来乘法分配率相链接,从乘法分配率推导出25×44简便计算的方法: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这一步,相信老师们都做了,但还不够,还要和现实的具体事物或情景相链接。如25人去买门票,一张门票44元,怎样口算出门票一共要多少元呢?这样就是和现实的情景相链接,而且要作多个链接。就是要让学生多举这样的例子。
再比如说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倍数关系,小学二年级学到这个内容时,很多学生容易搞错。我们千万不能用让学生记忆的方法,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大数在前……之类的。和原来的符号体系相链接,就是让学生多举类似6是2的3倍,2的3倍是6,这样的例子;还可以和半抽象的体系相链接,就是让学生用画线段图、圆圈图等方法,把2的3倍是6等倍数关系画出来;还可以和现实情景相链接,就是拿出黄豆等实物,让学生把倍数关系摆出来。
当孩子纯抽象的符号体系不理解,就下沉到半抽象的图示体系,如果还不理解,就再下沉到具体的现实情景去操作。当孩子在现实情景中通过操作理解了之后,再依次上升到半抽象体系、纯抽象体系。每一个层次都要让孩子充分理解后,再上升到高一层次。
……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时候,我们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我们的教学时间,二是我们教材的难度。
我们一节课的时间很短,小学只有40分钟,这个40分钟是怎么来的?就是按照前苏联灌输式教学模式得出来的。前5分钟,复习;接下来15分钟,新授;再15分钟,练习;最后5分钟,总结。孩子在15分钟的时间内能完成自主探究吗?多数时候都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探究式教学法是西方传过来的,西方国家一节课多少时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一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两小时也可以。这样孩子才有充裕的时间去自主探究、发现。
我们的教材难度很大,记得有一次在杭州参加教学观摩活动,有一美国教授来做讲座。这美国教授很敬业,提前了差不多1个小时到现场。这时,会场上正在展示一个特级教师上的四年级《植树问题》。讲座开始前,美国教授问我们的主办方,听课的是几年级的孩子?当他听到是四年级的学生后,当场表示不理解,这个内容在美国是初二才学习的,小学四年级就学这个,学生能理解吗?
如果我们也是初二才学习《植树问题》,那课堂上让学生完全自主探索是可以顺利完成的。然而,我们是小学四年级就已经学了,且时间只有40分钟,让他们完全自主探索出规律,得出结论基本不可能。
那怎么办?只能老师引导探索。什么是自主探索?什么是引导探索?
打个比方,自主探索就是小鸡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破壳而出,虽然这样花的时间会长一点,力气会多一点,但这样出来的小鸡是强壮的,一出壳就能走,能跑,能觅食。引导探索就是我们先在蛋壳上戳一个小洞,让小鸡把这个小洞啄大,探出头来,当小鸡探出头来后,我们又把洞挖大,让小鸡探出肩膀来,再让小鸡用翅膀把洞挣大……这样出来的小鸡无疑是不够强大的。所以它碰到新问题就无法自主解决。
学习的第三条原则:新链接的形成是孩子自身努力的结果,任何人无法替代这种努力。
在我们的帮助下,学生新的链接是形成的,但这条新链接是很脆弱的,随时可以湮灭。它不像自主探索形成的链接,自主探索形成的链接犹如决堤的黄河,虽然决堤之前经过左冲右突,反复碰撞,但决堤之后则一泻千里,一鼓而下,一条新的河流就此形成,很难消失。
那我们应该怎样弥补引导探索的缺陷呢?可以用“犹太学习法”。日本的家庭学习专家“坂本七郎”把“犹太学习法”叫做:“犹太式辅导法”,这种学习方法风靡日本。名字很玄乎,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讲授学习内容。或者学生扮老师,家长扮学生,让孩子把学习内容讲授给家长听。
我呢,在这个犹太学习法上加了一点料,就是要求讲出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的过程,就是让孩子通过讲授来演练“小鸡出壳”的过程,以弥补引导探索导致的新链接生长力弱的问题。
如何更有效的学习,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要用最新的脑科学的发现来指导我们的学习,让我们的学习更高效,也欢迎同行相互交流,匆匆写就,如有讲的不对也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