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以德报怨也是一种存在。
在简书写了不到一个月,我发现一个问题,写字的人比读字的人多。简书更像一个练习册。
很多人希望快速被认识、接受、欣赏,于是到处去求赞,我也这样做过,不过很快我发现,我开始功利了,这样不好,这说明我的写作不再单纯,那后面的写作很可能不再有意义。我很怕做浪费生命的事情,在我的定义里,所有违心的、无意义的事情,都是对生命的亵渎。
当我写了几十篇文章以后,我开始仔细阅读别人的文字,去挑毛病,可能这也来自处女座的怪癖,喜欢吹毛求疵。(笑,希望大家善待处处)我喜欢读简书上的朋友们写的东西,那里都是最平凡的人生里最不平凡的故事。虽然比不得那些大家、名家,我们都一样是草根,身处太平盛世、没有显赫的家族、没有迥异的经历,但是我们依旧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认真地生活着,同所有人一样的凡人。
我们的思想、灵魂是如此特别,这就是我们要去表达的源动力。
仔细阅读别人的作品,友善地提出建议,进而可以讨论,碰撞出火花时的感觉非常美妙,同时也学习到了别人用的好的词和表达方式,有时你会惊讶于作者的构思能力。此时我留下评论都是发自肺腑,恨不能从屏幕这边穿过去,跟作者对面交流,相逢恨晚之情。这时我的一个赞真是用心去点的。
低头走路不看路,你必然错过最美的风景。我也知道,每个作者的笔尖都被一个作家的灵魂操控,你可以专注于笔下之花,没毛病。只是在你感觉干涸的时候,别急着去汲取大家大作,也看看周围的小文章,我始终保持着沙里淘金的兴趣,那种在平凡中发掘珍宝的过程,发现自己心仪的文字是共鸣的惊喜。
有时自己苦苦斟酌一个词、一个句子,反复读着都觉得词不达意,不够精准,总觉得目前的表述不解渴,却竭尽脑汁也想不到更佳的表达,就这样发出去的文字,总在心里有个瑕疵,像织锦上的跳针、白瓷上的黑点,久久耿耿于怀。此时,若有热心人一语道破,真是雪中送炭的情谊。
我最近才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抛开他书中的内容不提,光是这个题目的字面意思,真真是我的写照。
码字谈何容易,微信里曾发出的一段感悟、一段灵感乍现的文字,引来无数朋友点赞,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可以写更多的东西,甚至于可以写出一本书,写到这我自己忍不住停下笑话了自己两分钟,真正提笔认真开始写的时候,我觉得的确是场苦旅。
影视作品把白纸上一个个方块字演绎的有血有肉、带着我们的情绪起起伏伏,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看原著,看了原著以后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演的不够或者不够好。文字的力量大到难以形容,它所描绘构建的一切竟是现实中难以全部领悟、复制的。这也可以叹为是艺术的魅力吧。
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同感是一对多的,一本书在一百个读者眼里,感觉、悲欢、美丑都是不尽相同的,这是多么神奇!
我想,多多练习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合一的境界,当我们能够准确描写自己脑海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时,我们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