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很多人讲话,老爱搭上“中国传统文化”几个字,似乎这样就能拔高自己的涵养、底蕴。
实际上,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仅连皮毛都说不上,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误读。
比如孔子。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灵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在全世界范围评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评选的最终排名依次是: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那、伏尔泰、康德。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但你对孔子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很多人别说没读过孔子的有关专著,甚至对孔子的基本认识,都是误解连连。
02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世人对孔子常见的几个误解:
误解一:孔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能文善武,曾担任曲阜邑大夫,与鲁国名将狄虒弥、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他还曾在攻打逼阳国的战役中,留下“力举城门”的威名。
正所谓“虎门无犬子”,有如此英明神武的父亲,儿子大概也不会差到哪去。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九尺有六寸,到底是多高?
有的学者说大概是2.2米,有的说大概是1.9米,甭管是2.2米还是1.9米,放在普通人面前,那都是绝对的高人一等。
如此长人之身,再加上父亲叔梁纥遗传的猛男基因,孔子当然不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了。
孔子非但人长得牛高马大,而且还以精通六艺闻名天下。
春秋时期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射”即射箭,“御”即驾驭战车。
由此可见,孔子哪是什么文弱书生,明明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猛男嘛。
03
误解二:孔子是一个说的比唱的好听,实则毫无无治国实才的绣花枕头。
公元前501年,孔子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中都”是一个地名,“宰”是地方行政长官)。
经过一年的时间,孔子就把中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孔子也因政绩显著,由中都宰,被提升为司空(即现在的建设部部长)。
公元前449年,孔子再受提拔,担任鲁国大司寇(即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并代理鲁国国相一职(即现在的代总理)。
掌秉朝政后,孔子开始在全国推行改革。
上任才七天,孔子就用雷霆万钧的手段,以乱政之名诛杀了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并曝尸三日,对乱政者以示警戒。
执政三个月后,鲁国民风大变:贩卖猪、羊的商人,不敢漫天要价了;路上行人,变得路不拾遗了;外地过来的旅客,不用向官员们求情送礼,也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
一句话,在孔子执政期间,鲁国得以大治。
眼看着孔子治理下的鲁国,日子渐渐红火起来了,作为邻居的齐国不由地紧张起来。
齐景公说:鲁国以孔子为相,必霸天下,霸则争地,我们齐国作为近邻,恐怕会首当其冲啊!
大臣黎弥听完,为齐景公献出一条糖衣炮弹的毒计,预谋将鲁国的富强扼杀在摇篮之中。
齐国挑选了八十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再备上一百二十匹骏马,一并送给了鲁定公。
鲁定公得之大喜,受用非常。
渐渐地,鲁定公开始怠于政事,日则歌舞,夜则枕席,把国家大事,给忘得一干二净。
孔子一看急了,反复劝诫鲁定公:美女都是浮云,社稷才是永恒。
无奈,鲁定公均是置若罔闻。
鲁定公对国家社稷的漠视,让孔子对国政失望透顶,最终只得无奈地离开了鲁国,
离开鲁国后,孔子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
期间,齐国、楚国等国君都曾想招揽孔子,并委以重用,但无奈,最后都因为本国大臣的阻挠而作罢。
这些大臣之所以阻挠孔子入朝,有的是因为不认同孔子的治国思想,而更多的,是担忧孔子天下无双的名声太大,会夺走他们手中的高官厚禄。
虽然孔子最终没能像管仲那样,在治理国家上建立不朽功业,但他拥有不错的治国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03
误解三:孔子“德治”的落后思想,遭到法家的“法治”思想的秒杀。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天下大分裂的时代,每个国家都活在一种“有今日,未必有明天”的恐惧焦虑之中。
在这种的生态环境下,如何富国强兵,如何打造一支冷酷无情、杀伐决断的虎狼之师,才是各国的第一要务。
而要实现这个任务,就必须实行专制主义,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谁适合担当起建立专制和集权的重任呢?
答案是:法家的“法治”。
法家的“法治”,又叫“刑名之学”,从根本上讲法家的“法治”只不过是一种“刑治”,即以刑罚治世,它和现在的“法治”不可同日而语。
法家的“法治”,是通过“严刑酷罚”、“轻罪重罚”等严苛的处罚方式,实现专制主义和高度的中央集权,以震慑和驱使民众。
如此,才能像商鞅那样,建立兵农合一的“耕战”体制,打造战无不胜的虎狼之师。
04
但对于孔子来说,这种国家体制,即使国家再强大,孔子也会弃之如敝履。
因为这种严酷无情的社会形态,和孔子的政治理想,相差得何止是十万八千里?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要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要实现“大道畅行,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样的理想社会。
而法家建立的严厉无情的社会模式,和孔子“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关于“德治”和“法治”的利弊,孔子自己曾经作过一个对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就是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所以,综合孔子的治国经历和政治理想来看,孔子并非不懂“法治”之功,而是从政治理想的最深处,排斥“法治”所造就的冷酷无情的社会形态。
作为一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什么才是孔子真正梦寐以求?
有仁有爱,天下大同。
对于孔子这个几乎一手缔造中国文化的牛人,我们想说的话当然远远不止这些,留待后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