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男孩在院子里玩,明明拿着水枪对着小春“呲”了一下,小春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头砸向明明。
没想到这一幕被明明的妈妈看到了,她立即冲上来,“你这个坏孩子!怎么能用石头砸人呢?”一边大骂,一边扇了小春两个耳光。小春哇哇大哭。
明明妈又拽着明明,“真没用!这么小的孩子都能欺负到你头上!来,你来打他!”明明怯生生地看着妈妈,不愿意动手。
明明妈又急又气:“我怎么养出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让你打都不敢打!”又“啪啪”两巴掌,打在明明的身上。两个孩子一起大哭起来。
小春的妈妈听到小春的哭声,跑出来,听到了明明妈的训斥,二话不说,飞奔向小春。几番争吵之后,护子心切的两位妈妈扭打成一团。
原本两个孩子在一起玩耍而引发的小矛盾,经过两位家长的过激处理,矛盾不断激化升级,最后却在警方的干预下才得以解决。
家长如此“护犊子”,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试想,如果没有两位妈妈的“掺合”,明明和小春并不会因为一个小石块而影响到他们的玩耍。即使当时他们产生了一些不愉快,相信他们很快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和解。
但是,因为妈妈的干预,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孩子还是需要面对。如果妈妈再次干预,那么孩子将永远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只能生活在妈妈的羽翼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很正常。家长要做的,不是冲到孩子前面,替他遮风挡雨,而是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锻炼孩子与人交往的技能呢?或许《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一书,可以给家长一些新的启发。
《让孩子学会思考》这本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执业临床心理医生达琳·斯威特兰和执业临床心理医生罗恩·施托尔伯格共同撰写的。
两位作者结合20多年的临床实际案例,并采访了多位老师、学校管理人员、教练和雇主,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研究,写出此书,旨在帮助成千上万的家庭解决孩子常见的教育问题。
这本书中针对家庭中孩子出现的依赖、拖拉、不自立、没有耐心等问题,不仅给出了一些理论指导,而且为家长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及小窍门。
接下来,就文章开头中提出的问题:孩子在与朋友的交往中遇到问题,家长该如何引导,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医生给予我们的建议。
一、孩子陷入困境,家长落入解救陷阱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孩子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当孩子在交友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孩子和朋友之间出现了矛盾、孩子无法融入集体,感觉自己被孤立了等,家长总是会迫不及待的替孩子解决问题,不让孩子自己处理。
殊不知,正是家长的过早、过多的干预,孩子丧失了提高交友能力的机会。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教会孩子维持友谊,处理分歧的方法,而不是亲自出马、大包大揽。
二、家长解救孩子的动机
家长在看到孩子陷入困境后,总是想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主要源于自身的焦虑和对孩子的保护意识。
很多的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焦虑。担心孩子的生长发育,给孩子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担心孩子受到了同伴的欺负,竭尽全力保护孩子,使其远离挫折。
家长不正当的干预,会干扰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只有在他年幼时多练习、多尝试,才能为以后自己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当孩子与同伴之间出现矛盾时,家长即时进行干预,孩子就不去寻求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也就失去了一个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交往是儿童的一种社会需要,是儿童实现社会性发展的必经途径。
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与同伴发生争抢、吵闹的情况。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起,他就不可避免地会与同伴发生纷争。小打小闹对孩子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大多数孩子之间的矛盾,是不需要家长插手的。我们身为父母,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而不是急于帮孩子出头,直接解决问题。
教会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帮助孩子积累交往经验。
平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比如,教孩子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拒绝别人等等。这些基本的交往技能,能够让孩子减少或避免一些冲突,使他们自己可以尝试解决问题。
适时放手,给予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皮亚杰在儿童交往社会认知理论中,主张教育要创造一定的条件,给孩子处理同伴间相互关系的机会,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接触不同的观念。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我们应抵制为孩子“摆平一切”的冲动,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处理好。我们可以不动声色的观察他们的言行,不要急于介入和干预,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矛盾。
可能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有痛苦、挣扎,或者他解决的方法并不完美,但是家长不要急着去纠正,而是要耐着性子,静观其变。我们要明白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从他自身的经验和经历中学习、总结出来的。
具体可以这样做:当我们看到孩子与同伴之间发生人际矛盾时,先在一旁观察。这时,你可能会发现孩子们正在讨论如何解决矛盾,也可能他们正在通过制定规则来解决问题……家长只要在旁边静静观察即可。这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让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之间的争吵、矛盾趋于“白热化”,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或者有孩子受到心理打击的时候,也就是有危险的时候,才是家长介入干预的时机。
此时,家长的干预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不是急于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案,而是首先平息孩子激动的情绪,然后了解每个孩子的想法,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最好提供几个方法给孩子选择。这样的干预才是有效的,并且为孩子提供了发展其同伴交往能力的空间。
让孩子承受自己的行为或选择的结果。
法国教育家卢梭根据自然教育原理提出了自然后果法。什么是自然后果法呢?自然后果法指的是孩子因为犯错造成了不良的后果,我们对孩子的过失,不责备,不惩罚,让他亲身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从中接受教训,促进孩子反省并改正。
我儿子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一天,他和邻居家的小哥哥在家里搭积木。玩着玩着,两人因为一块积木争抢起来,儿子抓着积木不放:“这个积木是我的,不给你玩。”小哥哥气的跑回了家。
一连几天,小哥哥都没有再来我家。儿子问我:“妈妈,帅帅哥哥怎么不来陪我玩了?”我蹲下来,看着他说:“前几天,你不给积木给哥哥玩,你还记得吗?哥哥可能生气了!”
儿子想了想,小声说:“我记得。妈妈,我们一起去喊哥哥到我们家玩吧,这次,我不和他抢积木了。”
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适当的利用自然后果法,可以让孩子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
家长们总是怀着“为孩子好”的想法,想让孩子在人生路上能够少些挫折,少些困难,于是为孩子披荆斩棘,遮风挡雨,却不知剥夺了孩子经受风雨洗礼而茁壮成长的机会。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难题,如何应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如何独立自主的生活,是我们需要给孩子最重要的教育。童年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寻找问题解决之道的最恰当时期,家长们要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