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2h,推荐指数:4星。
干货分享::
1.强即时反馈是毒品,会让你很爽,当然也可以止痛,但是最终会让你上瘾,而且很难戒掉。
一旦中了招,你就和健康地成长离得越来越远了。所以在成长进步的路上,一旦发现自己开始无节制地追求强即时反馈,就赶紧“剁”了自己伸向手机的手。
万能的大熊老师说过一句话,学生的问题是喜欢培训,喜欢上课,但是不喜欢行动做事情。现在一个普遍现象是,学习给人一种安慰人心的感觉,因为人们说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而鉴于概念的膨胀,人们开始把学习慢慢变成了刷一刷知乎,看个朋友圈,转发一条微博,发一张截图,仿佛这就代表我在学习。
对于强即时反馈的追逐,我们把学习从一种实质性的动作变成了表面仪式。而一旦开始“我正在向我的朋友宣告我在学习”的模式,我们就可能不会真正去学习了,因为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反馈过程。假使我发一个朋友圈就能引来大家的赞扬,那我为什么要去熬过那漫长的学习沉默期呢?
我们深陷其中,却不解决真实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处境不会有所好转,长期来看,会更加焦虑。当你看到别人去宣传他有进步的时候,自己反而乱了阵脚。于是陷入了一个学习却没有进步,没进步就放弃,放弃又痛苦,痛苦后就学习,再学习又没进步的恶性循环。
个人感受:及时反馈,比如游戏里的经验提升,没打完一局,就会升级了,或是经验增加等等。个人深有体会。每次玩王者,想着玩一局,慢慢就会变成三局甚至以上,因为完成任务拿金币什么的,这样的及时反馈会让人觉得很有收获。
看完<<上瘾>>以后,默默把王者卸了。
我自己也是个喜欢看什么书,都分享朋友圈的人,还有思维导图呀,什么的。然后下决定,要克制自己。毕竟,发朋友圈太多浪费时间,也不是真正的学习。
2.
--刻意学习的模式:
有三个数字:
100天
1000天
10000天
一阶行动者:一般做一件事情在10的量级,即10天左右就面临极大的放弃风险,或者直接放弃。这其实就是一周左右的鸡血周期了。一阶行动者的瓶颈在于执行。
二阶行动者:二阶行动者成功地完成了10的2次方,即100天量级的持续行动,然后就歇着了。这个阶段具备一定的持续行动能力与体验,在行动的领域也会有一些积累。网络上也有许多行动和方案。二阶行动者的瓶颈在于学习系统和格局。
三阶行动者:当我们能把一件事情持续行动到10的3次方的量级,即1000天的时候,我们就是三阶行动者。这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而正因为这个阶段足够长,你开始能真正见证到一些改变和突破。我们看大学本科到大三结束开始找工作正好三年多,博士研究生大量出研究成果也普遍集中在第三年,而职场从业者也会在三年左右有一个蜕变,于是就很容易打开新的局面。
四阶行动者:这个话题就太宏大了,比如新中国的两个30年……所以以我的视野和行动,目前先按下不表。
个人感受:所以作者坚持三年写作,收获了很多粉丝。
也开始了自己的社群经营。
如作者所说,一些商业可以满足刚性需求。而其实那些"成功学",比如一个小时掌握什么什么技能,的确博人眼球。但其实,真正很难学到什么东西。
一小时,连一阶行动都不是。
3.
持续行动是一种过程型能力,因为你可以把控自己今天做了没有,明天做了没有,后天做了没有。
“结果型能力”:结果型能力来自过程型能力的概率累积,两者未必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是过程型能力的构建,可以让我们不断增大结果型能力获得的概率。
个人感受:这本书不只一次强调了持续行动。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们往往j对一件事的结果非常看重,谁不想努力了就有回报呀。
但其实过程比结果重要,结果是过程的概率累计。
每天坚持不断的做,就会有更大概率有所收获。
看作者写了篇坚持50天写作,有些粉丝开始关注他的。
而现在的成长营,是有些粉丝(读者)坚持看了作者1000天的写作,才相信他的能力,从而加入的。
其实21天养成一个习惯只是开始,还需要后面的210天,2100天,才能这正对一个职业,一个领域有所深入的研究。
4.
英语不好的人,从来不是死在方法上,而是死在行动的节奏上。打个鸡血冲一阵,再打再冲,冲到后面人都体虚了。而能力提升的过程,通常是长期的过程。长期的过程就需要持续行动,需要踏踏实实,而不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当我们行动要靠鸡血周期,总想着要在一个周期内搞定许多事情,短、平、快就会变成追求。但是我们往往又搞不定,于是放眼望去,网络上到处都是因得不到而骚动不安的人。
个人感受:行百里者半九十。持续行动是个造血的过程,而不是仅仅打鸡血。
打鸡血不长久。
5.关于自学:
自学很重要的是搜索找寻能力,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哪怕你再懒,想有人整理好所有材料,如果找不到那个人或者材料也没有用……这就像美食,要自己张嘴吃,有的甚至要动手。但你因为嫌弃咀嚼的过程,改成直接输入营养液,那就将自己主动降级成植物人了。
所以那些加了群就期待干货从天而降的人,是得不到干货的,
太懒,不好。
这本书里还有一篇:大学生为什么要好好听课。
(当然,我已经不是大学生啦。)
因为可以培养专注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因为觉得老师不够好就不听课,工作后也会因为公司不好,同时不好等等,就不努力工作,然后也会对公司,对个人,不抱什么希望。
还有觉得老师水 其实是自己水,老师能站在讲台上给我们讲课 就一定会比我们要强。(当然不排除个别真的很水的老师)
大学里是最后可以学系统的地方了。老师会按照教材,一步步推理。
最后,想分享一句特别喜欢的话:
在喧闹的世界,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
纵然外界再喧哗,我们也要找到自己的努力的方向,然后,就安静的为之努力吧。
(这本书,还有很多干货,推荐自己去阅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