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是个争论已久的话题。
或许每个读书人心里都有小九九,盘算过自己读书与实用间的盈亏。然后站到两派中,相互对立。
但凡说读书无用的人,很少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读过的书该怎么用,才能提升生活水平。
今天是11月30号,我花了一天时间读完《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 赵周。
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工具书,篇幅不长,对我的帮助挺大。之前我是排斥读工具书的,读工具书会想起学校的教科书,想起被枯燥乏味支配的恐惧。再加上我一直想提高自己的文字能力,想读文学书培养语感,所以这本书很早就买了,却直到昨天才心血来潮的读完。读完后,我觉得曾经的想法有偏见。这本书很少有枯燥难懂的地方,作者用大量的举例和引用手法解释他的观点 ,语言通俗易懂,论点由浅到深,很好理解。 它使我对工具书的了解上升了一个档次,教会我新的思维方式。
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书很多人读过,我接下来的总结纯属个人观点,不喜的随意喷。
总结这本书,它表达的核心思想观是; 培养提升能力的思维。
从内容的角度可以说是介绍了些作者观点和学习方法,这本书偏实用,作者赵周从读书是为了提升自己能力的观点出发,解释了读书中的问题,读书和培训之间的关系,青少年学习和成人学习的区别,以及把书拆解融入进自己生活的方法。其中前三个是引子,最终引出把书拆解融入进自己生活,提高能力水平的方法。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拆书。
书中还有些闲散的职场知识,但这不是重点,放下不谈。
拆书的方法对读工具书帮助很大,但对于工具书以外类型的书,比如文学类,传记类,社科类。想从中训练能力的人,则要用到书中内容想表达的思维。
虽然赵周在书中也示例拆过小说,但依然是在生活能力方面的拆解,其他能力的拆解方法没有提到,所以这里我想说说从拆书方法引申到拆书思维。
思维,简单的说就是思考方式。大脑指挥身体做出行动,那什么指挥大脑呢,我想就是思维。同件事人们会用不同的方式做,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有人做的好有人做的不好,也是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中讲的就是“读书”这个行为的的思维方式。当你把这种思维方式当成习惯后,再也不会觉得”读书无用“。你会从几十元的书里得到等同甚至高于上千元培训课程的价值。
看起来很神奇是吧,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有褒贬不一的评价,其原因之一就是动了培训界的奶酪,《这样读书就够了》还是一本教你成为自己的培训师的书。
我举两个例子以便更容易理解拆书思维。
我曾经在做销售的时候,惯用的思考方式是;所有的渠道都有客户,要训练自己在各种渠道发现并挖掘这些客户的能力。我把这种思考方式称之为客源思维。
《肖申克的救赎》原著作者,美国作家斯蒂芬 金在《谈写作》中说;
世上没有点子仓库,没有故事中心,也没有畅销书埋藏岛;好故事的点子帧的是来自乌有乡,凭空朝你飞过来。你的工作并不是要找到这些主意,而是当它们出现的时候,你能够认出来。
斯蒂芬金表达的,是创作思维。
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阅读本身也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都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只发生在把读来或者听来的知识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反思之后。
从赵周的这段话中,我理解到的是读(拆)书思维。
作者赵周写了拆书的方法,在这里我不赘述,移步原书品读即可。我只归纳下拆书思维的概念,我以我的话把概念总结出来;“要提升自己想要的能力,就要时刻有为自己学习的思想。凡事都有可学习的地方,要去发现它。在发现时结合自己的经历反思,联想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情况,以后打算怎么应用在生活里,甚至如何教给别人使用”
把这种思考习惯刻意训练后,培养成下意识的行动,这样能力就会很快提升。
或者说这种拆书思维是 用拆书的方法拆所有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能力。
直白的讲,读工具书后,成功的把书中知识最大化用到生活中,这本书就物超所值了,但读其他类型的书,似乎总有读后即忘或读后无感,读后用不上的尴尬,这时用拆书思维,可以解决尴尬,比如你读名著小说想训练文字能力,在读时对某些精彩片段进行拆解;这个片段用的什么写作手法?是怎么通过文字排列表达意境的?我以前是否用过这种手法?以后打算怎么应用?等等。通过发现问题,联系过去经验总结未来如何应用。进而学到想学的知识。
这样讲你会觉得,不过如此啊。请注意,这种拆书方法的核心是要把拆书的思考方式培养成思维习惯,当你下意识的做出拆书行为,才说明已经成为习惯,才能快速提升阅读学习能力。只做一两次就不做的别来抬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哪有好结果?
我不想说坚持努力之类的鸡汤,好习惯都是刻意训练的,要,就去做。大道至简。
归根结底,《这样读书就够了》是一本工具书,所以在这里我不浪费篇幅,只以我的想法,总结出这本书的实际作用,各位可以去读原书,去更详细的体验,去总结自己的感受。
俗话说天外有天,这本书在读书方法和思维上给我了些帮助,但我不会满足,还有别的读书思维方法我没掌握,我也渴望学到不同的,如果哪位有,欢迎讲出来,我们一起交流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