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可不是在日记本上写下“我要飞得更高”那么简单。做计划只是第一步,不去行动就是原地踏步。
我通过自己在2016年的实践,总结了带给我魔术般变化的5点,我也将在2017继续践行,希望你也能时不时拿出来对照一下,帮我验证一下这5点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魔力。
1
不立即要回报
什么样的人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棉花糖实验”这个延迟满足感的实验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
长期满足于及时享受不是什么好事。习惯于没好处就放弃,更是可怕。
12月的时候,我写了一篇《考研倒计时,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考完》,上了简书的首页。有的读者给我留言,说“我觉得考也没用了,为什么还要坚持考完,浪费这时间干什么呢?”。
发现不行就立即要放弃,这种想法十分可怕,因为,一旦放弃形成一种习惯,慢慢地就会把自己打造成Loser。
我以前的文章说过,每一次小进步都是前一次进步的叠加,相同的,每一次放弃都是前一次放弃在潜意识里的推动。
如果轻易地放弃了考研,以后会给自己更多的理由去放弃更有价值的事情,因为,你已经习惯了就用眼前的有用或者无用考量一件事情的价值。
你过多的放弃会在你的潜意识里形成一种习惯的种子,让你以后的放弃,变得容易说来就来。
人成长的第一标志就是: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回报。长远的回报更加重要。
2
控制自己,学会自律
想在新年让自己变好的人很多,想做自由职业,想在上班之余写文章的人很多,但是自由职业的前提是“严格的自律”。
如果没有强烈的热爱、忍受困难和压力的强大心脏或者如果没有克服天性中懒惰、逃避的勇气,改变会变得十分困难。
在2016年的1月1日,我开始写微信公众号,在写了200多天的时候,我就深深地体会到“控制”二字的威力。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能够控制自己身体以及思维的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恐惧、甚至控制自己的内心和精神。
在刚刚开始写作时,我经常感到压力和痛苦。每天都需经历很多次心理重建才能有勇气继续走到书桌前,开始写作。很多次想要放弃,想要偷懒。反正也没有人监督我,逼我去更新文章,我干嘛不让自己过得舒服点呢?
那时我好怕,我怕一旦这个想法引发了长时间的行动,比如,不去更新文章,就会渐渐成为习惯,继续回到下班后刷电视剧的猪一般的生活;而偷懒不更新文章的习惯会进而塑造我的性格,也就是变成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享受所谓的稳定生活的人;再往10年20年以后想,这种得过且过的性格会形成我的命运轨迹,也许我会变成一只慢慢被煮熟的青蛙。
这个链条就是:想法——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原来行为的链条如此环环相扣,吓得我一哆嗦,赶紧又把链子接上。于是我在4月份有了自己的背单词小社群、5月份开了自己的听力课、8月份发起了新闻听力100小时活动,作为一个自媒体小白,第一次有了来自微课的收入。这是我2016最大的成长和蜕变。
而作为一个练习写作的伪知识分子,在简书写了大概20几篇文章后,就有文章上了首页(昨天又上一篇)。我深感欣慰。感谢简书给我的鸡血。
能够控制自己人性中弱点的必然能成功。
3
停止抱怨,走出情绪化
情绪化是不成熟的人的一大特点,看啥啥不顺眼,点火就着,从不思考解决办法,只想找个背锅的,发泄情绪。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抱怨或生气只是在用别人的错惩罚自己,只能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把自己的身体搞垮。
学会控制情绪,明白地球不是围着我转,当然地球没了我也照样转。
不是只有两个人对骂撕逼才是能刷出你存在感最好方式。
学习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创造更多的好心情的时间,这样你就能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多做点对成长有意义的事情了。
2016年关于沟通和思维改变,我看了《思考快与慢》《反直觉思考》《清醒思考的艺术》《谈话的力量》《沟通的艺术》《瞬变》这几本书,对我的改变太大了。
以前和同事沟通,几句就可能不合,回来生一肚子起,问题也没解决,现在,我最擅长的就是把对方的毛捋顺,然后继续合作完成任务。
4
坚持学习,时时归零
自以为是是成长和进步的最大阻碍。
我在刚加入演讲俱乐部的时候,很看不顺眼一个“女神”级的成员(可能是同性相斥?),如果我自以为是地拉黑她,我可能会错过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
后来我发现,虽然我还是有点讨厌她,但是她的笑容特别甜,能够临场做一段十分精彩的演讲、语气温和、态度谦虚。
我后来模仿了她很多处事方式,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把我高冷的形象改善了不少。
清空自己,向所有人学习,学习他们积极正面的东西。学习一切好的东西(不论是知识还是情商)是通向未来的唯一护照。
5
相信自己,少听没用的劝告
有人说,想爬上高峰,要去问那些爬上去的人,而不是在半山腰的人;“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说,即使是走过河的人,也不一定能给你好的建议,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情况。
而在我们耳边的更多的却是,根本没有做过某些事的人,却十分热衷于告诉我们做这件事不靠谱。
比如,我的老妈,认为我参加演讲俱乐部是瞎折腾(俱乐部里有这样经历的小伙伴很多)。我觉得很奇怪,她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老妈的意见究竟该不该听呢?
经过我的严密推理加上和老妈的深入交谈,我发现,她根本不了解我们在做什么,她只希望我在家里好好待着,认为所有晚上走出家门的事情都不是好孩子该做的。
后来,我邀请她到我们俱乐部实地考察,她才放心了。
不要盲目听从,也不要盲目反驳,重要的是分清劝告对你是否有用。
从现在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我相信是对的)和外部考察机制(分辨劝告是否有用),让自己在走自己的路时更加坚定。
【总结】
1.不立即要回报
2.控制自己,学会自律
3.停止抱怨,走出情绪化
4.坚持学习,时时归零
5.相信自己,少听没用的劝告
只有你怀有属于你的梦想,也只有你关心它能否实现,所以,不要在意周围人,应该做的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