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跳脱出自身来重新定义自我
今天是2017年8月26日,我刚好也读完了心理学家卡伦·霍妮的一本经典著作—《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有讲到人类因为内心的冲突都会困在某一种神经症的框架内,任何人都无法逃脱。
通过阅读,我们能更清晰地以一个第三者姿态观察并分析自己,从而尝试改变自己。
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卡伦·霍妮认为,我们大部分人不太愿意暴露自己的脆弱,害怕这样会有风险并且容易导致情绪波动。
但是越稳定可能就会越脆弱,我们迟早会遇到那只可怕的黑天鹅,为什么这么说呢?
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充分阐明了黑天鹅事件的来源,在概率解释、不确定性原理和互补原理这三大核心原理中,前两者会摧毁经典世界的一切因果性,而互补原理和不确定原理又会合力捣毁世界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这就是在量子力学中特别著名的“哥本哈根派解释”的三大核心原理:波恩的概率解释、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玻尔的互补原理。
《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不仅给出界定正常人和神经症患者内心冲突的方法,并且将人格作为三种类型的区分。
——第一种为屈从型,表现为亲近人,即无所不用其极地讨好他人而博得别人的关心、赞许与肯定,通过友善、无私的举动来弥补内心安全感的缺失;
——第二种为攻击型,表现为对抗人,重视权力,喜欢利用他人来为自己服务,内心绝不会承认自己的过失,性格冷酷,认为所有感情都是无用的;
——第三种为孤立型,表现为回避人,不同于正常人对自由的向往,他们十分注意与他人的安全距离,任何人闯入或影响到他的生活都被认为是最大的威胁,甚至许多时候对自己也进行疏远,或者跳出自身的“角色”旁观自己的行为。
《肖申克的救赎》里说:“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
能禁锢自己的,只有自己,如果能意识到问题本源,却不敢走出一步,是根本没有办法突破内心的牢笼。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些人已经开启了“朋友只可见三天”的朋友圈功能,一方面怕自己不走心的话语无意中伤害到他人,另一方面也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以免被人利用!
但即便这样小心呵护自己的小天地,人们依然还是会时不时地打开微信看看朋友圈,这就像是一个戒不掉的、特别顽疾的瘾,这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总是把诗和远方留给朋友圈,把生活的苟且独自吞下。
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很早之前就学会了一点,那就是我不会去看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种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因为我每一周的活动安排大概是工作、看书、写作、听音乐、作曲、看影视剧、跑步、爬山、打球等等。
我其实更看重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而并不是“朋友圈过得很好”。
每个星期我只允许自己在周末的时间,稍微去看看微信朋友圈的江湖人生,了解一下我无法预知的、亲友们的一些有趣又好玩的事情,这也是解决我自己内心的冲突并且与朋友圈达成和解的一种方式。
2.旅行是消解无知和怨恨的最佳方式
从书本得来的、还没有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的观念,很少导致冲突,但也很少能指导我们做出决策,当我们在每一年的不同阶段收到新政策的影响时,旧的观念很快就被放弃,由新的观念取而代之。
比如我们内心的冲突中有一个大家都会遇到的困惑,那就是应该趁年轻多去旅行,还是工作认真、存多一些积蓄再去旅行。
有一些人认为,年轻时体力的优势是要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再去均衡发展其他天赋的基础上面,是为跨越不同行业的工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的,是要用来积累自己原始资本的,而不是用在纯消耗行为——去旅行看世界。
年轻时通过运动锻炼保持好体能,同时积累在不同行业工作的经验和能力,等到你经济条件较为独立的中年阶段,你就既有钱又有体能去享受旅游看世界的舒适和惬意。
那么与此冲突的另外一种观点就是:再不疯狂就老了,趁年轻多出去走走,多去看看这个世界,中年以后就没激情旅行了……
我个人的观点是首先要踏实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有才华的人最好有能力赚到两份收入以上;其次你也不要觉得旅行好像只属于年轻人的特权,有了充足的积蓄和保有旅行的激情,那么此种内心的冲突就没那么容易让你陷入痛苦的挣扎之中。
当然大家也不要对旅行寄予过高的期待,世界确实很大,你要去看看,你看得很多,你走得很远,可是你看了很多、走了很远,走回来,你看到的还是你自己,逃避的还是你自己,寻找的同样也还是你自己。
世界上的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不是表象上的一种简单诠释,它更像是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所做的一个著名的实验——薛定谔的猫:在实验中,放射性的镭刚好是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两种叠加的状态,继而推测出猫既不是死的状态,也不是活的状态,它理应是处于死和活两种重复的叠加状态。
因此,最好的生活应该既愿意妥协于现实生活又有旅行带来的新鲜体验,它们共同建构组成了“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这两者之间也并不是我们日常想象中的对立且紧张的关系,而是处于客观世界的不断重复的两种叠加状态。
将这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兼容并蓄,迸发出一种创新式的、更健康的生活状态。
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必然是拥有了你自己的触摸、感知、思考……等等,如果再加上旅行带来的未知体验,那就更加完满了我们的生命价值,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厚重!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因此各个时代的学者都强调了成为我们自己的核心、意义,强调指出了由于人感到有障碍阻止他接近成为他自己这一目标而产生的颓丧。
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3.真正做到反脆弱性和脱敏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的最关键的心理成长就是:真正做到反脆弱性、脱敏性。
因为反脆弱性与波动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是结伴而生的,它能催生出反脆弱性的另一个维度的平行世界——脱敏性。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自己面对那些不客观的评论时,我要做的就是将自己内心的敏感度降到最低,但同时又能够妥善地去处理别人无意冒犯之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尽管要学会并拥有这个纠错能力是特别困难的。
这就好像物理学中的波粒二象性:我们遇到了一类新的困难,这种困难迫使我们要借助两种互相矛盾的的观点来描述经典世界的现实,在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中,研究对象总是会被明确区分为“纯”波动或者“纯”粒子,而波粒二象性就很好地解决了“纯”波动和“纯”粒子的困扰。
假如单独仅用一个观点是完全无法解释一种客观世界现象的,但是将相互博弈的两种观点合在一起便又可以解释了。
虚假的冷静植根于内心的愚钝,绝不是值得羡慕的,它只会促使我们变得更加虚弱而不堪一击。
就好比如现在的人们因为缺乏安全感,目光就会飘忽不定,言谈词不达意,但同时又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这属于一种典型的内心的冲突。
疑心重重与犹豫不定都是伴随着冲突而存在的副产物,它们可以严重到足以使内心冲突患者的一切行动处于瘫痪状态。
人类是特别容易自命不凡的,总觉得自己要活得跟其他人不一样。
举一个例子,在前一些年里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叫做:“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于是很多人都不自觉地开始标榜自己是“有趣的灵魂”,似乎有了一种心理上的优势可以去嫌弃别人。
然而事实上,这些刻意彰显自己是具备有趣灵魂的人,在生活中都可能只是一个平庸无趣、精神贫乏的“懒癌患者”,这其实也是我们人类内心的冲突。
在现代学者中我只摘引一段约翰·麦克马雷的话:“我们的存在除了意味着充分地、彻底地成为我们自己而外,还可能有什么别的意义?”
不管有趣的灵魂还是无趣的灵魂,回归生活本真才是王道,别忘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对此,林清玄就说出了最早觉悟的那批人的心里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
我们内心的冲突的解决方式是取决于各人精神境界的深度、心理成熟的程度以及平行视角的广度,但这背后必然都是血与泪、伤与痛的历练。
4.追寻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 · 平克说,未来有六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发现乐趣的能力,还有你需要触摸到意义感。
简单说,在未来30年世界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活得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
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有乐趣去玩,以及拥有个人的精神追求。
当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追求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时候,将会出现各式各样有情有义的英雄人物,他们会带领新时代的人类更好地战胜危险、共同迎接梦幻般的未来世界。
随着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的寿命甚至可能会延长到120岁以上,养老产业很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的行业。
雷·库兹韦尔在2004年写的《奇点临近》里面讲到,到了2045 年,只要你身体健康、科学素养高、存款足够多,那么你大约就可以每10 年躲过死神一次。
寿命延长之后,人类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和亲子关系、个人职业生涯,以及整个社会的保险、退休金、卫生系统和财政制度等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际著名的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他1990年出版的《智能机器的时代》一书中,成功地预言了电脑即将会在1998年时战胜人类当中的象棋冠军,这本书也获得了“最优秀的计算机科学著作”奖。
我们人类要面临一个比较尖锐、内心会产生冲突的问题——传统的一些工作被人工智能机器给取代。
在今年2017年,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全球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那就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他也是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
他在书中预言,在21世纪的时候人类将会失去一些力量,这些力量将逐步从人类物种让渡给人工智能。
比如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甚至我们自己的生命在发生什么,我们掌控的力量和权力,不管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将会逐步拱手让给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的这些算法。
人工智能可以了解你的喜好,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下一个月要阅读哪一本书、要看哪个综艺娱乐节目或者哪部影视剧,这是我们生活当中很简单的决定,我们可以有很多种选择。
以前很多人可能会依赖自己的感觉、喜好、口味,或者依赖朋友、家人的推荐。
但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之后,我们会把购买什么书、看哪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去电影院买哪种类型的电影票,诸如这些自主决定权逐步让渡给了电脑、计算机、算法,让渡给了亚马逊网站。
亚马逊的算法会一直在跟踪你,一直在收集你的数据,你喜欢什么书、喜欢什么形式的综艺节目或者电影,亚马逊的算法会根据数据对你的了解,以及它对于上千万读者和观众的了解向你推荐书籍、综艺和影视剧。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看书不是看纸版书,而是阅读电子书,在手机看书或者一些电子阅读器上面看书。
当你在这个设备上读这些书的时候,这个设备也在“读”你。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仅仅只是人类在阅读一本书,当你在读一本书时,其实你并不知道书也同时在“读”你。
你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一直在跟踪你、监测你并且搜集你浏览的历史数据,这些设备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哪一种类型的电子书或者电影,你会觉得特别无聊、很快地就把它翻阅过去,而哪一种类型的网络综艺节目你又是愿意慢慢观看的。
这些数据会给出一些结果:这本电子书中哪些章节对你来说是无趣的章节,哪些是你喜欢的章节,人工智能通过算法也能够计算出哪一期综艺节目你看了之后,你会特别地生气并且直接把节目切换掉,而哪一期节目你又是看得特别感动而潸然泪下,你会选择反复观看。
当你购买了别人推荐的书、电影票、某个网络平台视频的会员,并且在看完这本书、这部电影或者这个综艺节目之后虽然感觉不太喜欢,但你还是会告诉每一个人它真的非常好看。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想丢脸,别人都说这些很好看。
理论哲学上的行为和人类实际的行为之间是存在巨大差距的,但是有了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算法,我们就能够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先把世界上最优秀的哲学家集合在一起,让他们坐在一个房间,给他们一年的时间讨论道德伦理上的难题,争取拿出一种最佳方案,然后把这个最佳方案写到所需要解决的程序当中。
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大数据,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应该尽力地避免单一的机构或个体掌握了太多数据,不管是哪个公司、个体、千万富翁、政府,都是如此,如果过多的数据集中在了一个地方,那么就会很危险,因为它可能会控制不住地犯错,继而会严重影响到全世界,而且想要弥补很难。
现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只要有足够数据和算法,就能控制人类,这在过去是不可能发生的。
而现在,如果一些人掌握足够多的数据,并且有足够的计算能力,他们就可以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就可以预测你的选择,比如你喜欢什么,你不喜欢什么,他们就可以操纵你,而且你意识不到,你会误认为这是你自己的自由意志。
那么唯一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或许只剩下人类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了,这也是在“人机大战”中,人类唯一能侥幸胜利的捷径。
因此,人的情绪感知能力、想象力和有效处理人类内心冲突的能力才是未来最迫切需要的!
高晓松曾经说过:“年轻的时候,每件事情你都想明白,因为老觉得,有些事情不明白,就是生活的慌张。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慌张就是青春。你不慌张了,青春就没了。”
所以感知人类情绪的工作就会慢慢占据市场上的半壁江山,比如擅长琴棋书画等方面能力的人在未来就会显得尤其重要,并且这些高雅的人类活动本身就能陶冶情操,带来愉悦,安抚人们紧张又烦闷的日常情绪。
一些才华横溢的人一旦察觉到了这样的内心冲突,就会果断选择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时,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成就个人属性中的良好修养,拒绝被一些网络低俗的东西所洗脑,这是一个人认知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与我们内心的冲突达成和解的渐变过程!
当然最深刻的认知就是: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根本没办法拿走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内心冲突的最终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