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最希望的就是你也有这样照顾好自己、保护好自己,自救的能力。在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过得好好的,在妈妈看不见你的时候,也相信你会好好的……”早间场的电影院,偌大观影厅里,3个大人,5个小孩,当一个14岁的少年,凭着自己的思考,划着自制的木筏从洪水中出现的时候,我的情绪完全失控,抱着女儿嚎啕大哭。
《银河补习班》,据说更适合父亲跟孩子一起看的新影片,遗憾的是我家现在不得已实施着”父母接龙式带娃”。未来半月是我做“值班家长”。
为了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暴力执法”做个铺垫,也是对近一月没怎么带她的小小弥补,做了一个:看电影+吃美食+书房大扫除的爱的补血计划。
影片有种令人心酸的温暖。总有些场景让人有好人没好报的气愤,然而对于那些气愤,无论是影片的主人公,还是观影的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无力解决的无奈。还好,那些伴着字幕上闪现的年份响起的歌曲总能带来些小快乐。
对于一个父与子,学渣到学霸逆袭的故事来说,传递了很多教育价值观。
比如:对孩子的自信心建立上,父亲有大量鼓励的语言。也有降低学习难度的“每天0.1厘米”技巧等等。
比如:在尊重孩子方面,有父亲向孩子认错的场面。有父亲有挑战“校方”的场面。更有不止一次强调——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
再比如:再挫折教育上,有父亲不抱怨不公,不向轻视、羞辱、欺负低头,也有“我不会认输”的激烈。
这些传递中,最触动我的是对孩子“独立思考”的捍卫。
女儿这学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成绩出来的时候她很难过,我和老公都也难掩失落。大家各自去消化情绪了。后来收到女儿在家庭群发的“求助”文章——希望我们找个时间,郑重其事的做一次关于她学习的交流,她特别说了自己遇到问题,希望能得到父母给予破局的帮助。
看到她的信息时,我很开心,她开始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怀揣着茫然无措,但是逞强骄傲的不问。真的交谈中,她也能很客观的去分析自己的状况,并且对我们后来的补习班方案、自学方案都能进行自己独立的判断。
当然,有些时候,她也会期待我们直接给出解决方法,也让我发现她在独立思考上的局限。我当然知道,这不是她造成的。特别是在遇到现在的班主任之后,我更知道这不是她的问题。但是干扰的客观因素,不能成为决定我们命运的根本。所有建立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
可是无论你多努力,总会遇到一个“阎主任”。我们遇到的是某位班主任,我都不稀得花笔墨讲她。唯一要说的反而是感谢她。因为她的行为,断了我的某些期待,反而让我们一家更达成共识,就是“靠自己”。
当开头我尴尬大哭的场面出现时。倒是女儿抚摸只我的头说:“放心吧,我会好好的,我也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