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情况
Y没有预习,原因是太忙和昨天要补个人立项。先暂时跳过《如何阅读一本书》,直接开始下一本《如何高效学习》。
T用2小时阅读完要求的4章,书上有铅笔画的重点。
Q用2小时阅读完第6章和第7章的一部分,书上有签字笔和荧光笔标注的重点,方法有改进,但工作量没有完成。
课堂记录
首先是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T复述了第1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抓住了“主动”和“理解”这两个关键词。
Y复述了第2章“阅读的层次”。
Q复述了第4章“检视阅读”,也基本到位。
最后,一起重温了第5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中的核心小节:“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并给出思维模型。
之后开始新课:分析阅读的第一、二阶段。
Y因没有预习一直处于旁听状态。
Q领读了第6章“一本书的分类”,从中发现的问题是:
- 没有整体观念。其实就是没有用检视阅读方法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中的前两个问题。这个问题很普遍,但并不难解决,相信提醒后只要按照规则去做,今后可以逐渐掌握把握整体的技术。
- 线画得很密,高亮处也很多,但缺乏组织归纳。如:没有整理出作者给出的基础分类。此处,T也没有在预习时给出,但在课堂上临时做出了大部分分类,思路很清晰。
T领读了第7章“透视一本书”。T比较能够把握住要点,一来预习完成得好,二来现场阅读和理解能力也很强。对T将有更高的要求:要更主动。比如:应该用本章介绍的方法主动透视《如何阅读一本书》。
我这里给出了样例,希望孩子们在下一本书时能主动去透视。
之后,我简要地梳理了第8、9章的内容。
教学问题
内容有点多,若孩子们都按照希望的那样,按照“XMind/yEd/费曼”的方式完成预习,留的作业应适当减少。
绘制思维导图和构造思维模型还没有成为孩子们的自动化行为,需要进一步给出落地方法。
下次课是个人项目的概要阶段检查,期待孩子们的作品。
查理,2017.7.19,2个番茄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