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夏令营某天的教学会议上,我提了这么一点:操场周围的铁丝网有一个破洞,希望老师们不要为了少走几步路便去钻那个洞,也希望各位老师给学生做好榜样,培养好学生的纪律意识,不要让铁丝网的洞成为素养上的“漏洞”。然而第二天早上在操场晨读的时候便有老师图方便去钻洞,我看了很生气,因为前一天晚上开会的时候才说过,但是当着这么多学生去拆老师的台是不理智的做法,我稳了下来。之后便有班主任开始钻那个洞,我很无奈;晨读后的教务会议我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上层领导一笑而过,只是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也提醒了各位班主任不要去钻那个洞。两次会议强调后,还是有老师和班主任去钻,和我料想的一样,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去钻那个洞,我看了其实很痛心,觉得没有帮他们塑造良好的意识和品格,同时也很无奈,我说了这么多次,还是没人在意。到结营的时候只允许一个人蹲着钻过去的铁丝网洞已经变得容得下两个大人大摇大摆的走过去了。
也许有人觉得我这是一种固执、墨守成规、不值得拿到台面上来讲,因为我两次讲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有与会人员的笑声伴随。他们没有认识到基本素质很重要,对于人格的健全很重要!张瑞敏在海尔抓管理,最开始是从工人不要在厂区随地大小便开始的,发现罚款,举报有奖,等完成了这些基本素质教育,再抓管理。我觉得为了少走几步路去钻铁丝网这样的一件小事情可以思考很多的东西。学生现在图方便去钻一个洞,以后会不会为了赶时间抢红灯,为了减少等待去插队,为了少走路去踩草坪,为了自己的利益丢掉原则,甚至违法犯罪。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规则没有敬畏之心,欠缺抵制诱惑的能力。孩子是以模仿学习为主的,我们应该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言传身教。很多人经常批评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所喧哗,不排队,插队,感叹国民素质低下。每当有愤青跟我抱怨社会有人没素质,中国存在的问题的时我通常只回复一句“你是什么样的,中国就是什么样的,做好自己”。很多人在抱怨吐槽完那些“没素质的人”后,当他们遇到同样的情况的时,他们也会做出和那些他们认为“没素质”人一样的行为。
以下我以我经历的真实事情为例:高考后不只有表白还有口语考试,全年级上千人,只有一个入口。排队队伍从教学楼门口绕过体育场,最后延伸至后校门,我和几个同学排在体育场的位置,天气很热,慢慢的有同学看到队伍前面有熟人,拉着我去加塞,我拒绝了,他去了。太阳越来越毒,越来越多同学选择去加塞,包括我之前一直觉得品学兼优的年级第一的同学,我很惋惜,他没有坚守下来。他们考完口语出来看着还在排队的我,尴尬一笑便走开,我回以礼貌一笑。到后来,我原本位于队伍中间,后来直接变为了队伍最后,因为后面的人都去前面插队了。那天我和我的挚友是最后一批考口语的,我和他考完口语后,我对他说了一句话:“我们真正的毕业了,成绩和素质都毕业了,今天我们坚守到最后,没有插队”。回家后我发了一条空间说说:“大家在作文中满篇激昂的批评国民素质,在口语考试的时候很愉快的插队”说说下有人反思,我一条都没回复,那天插队的人,我至今没和他们联系。
这些插队的同学中不乏很多成绩很好的,他们插队后没有一丝愧疚,反而是满脸的笑,我看到的是一种麻木,我感到一丝害怕,因为他们以后也许会从政,从商,可是这样的自制力何以担大任。同时我也看到教育的缺位,在以成绩为唯一指标的考核制度中,在高考的指挥棒下,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种口号。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的一己之责,只有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之后才有更大的可能培养出全面优秀的人才。希望中国的学校教育有更多的进步,家长能有更多反思,社会能承担更多责任。
敬畏规则是一种自律、自控、自制,敬畏规则在面对诱惑时才会有自己清醒的意识,保持原则。敬畏规则是一种重视,不是死板。我那天完全可以插队,全年级每个班我都有认识的人,整个队伍各个位置我都可以插队,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敬畏规则,重视排队的意义。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做起,切实践行,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更是应该如此。只有每个人都做好了,中国才会好。永远不要忽视自己个人的力量,你是可以影响周围人的,传播是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大一时和室友一起吃饭,室友总是会在餐桌上留下很多食物残渣,我不会对他们口头说教,我只是将自己的食物残渣在走的时候拿筷子拨进餐盘带走,室友看了久而久之也会这么做,更值得高兴的是,我和室友开始积极影响班级的同学,我看到我们班上的同学开始越来越多的在走的时候带走自己的食物残渣,走的时候餐桌依然十分干净。而且这会是一种传承,同学的孩子以后也会受这种良性行为影响,这是一种进步,我发自内心的高兴,满满的成就感。我影响了我的室友,此刻我写文章,影响看文章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