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先读过别人写的影评,之后再看这部电影的。只记得别人说这部电影很好―值得一看,可是我差点儿看完开头就放弃了。
张雪迎演了一个读高中的女孩。演的有多好?一个还长着青春痘的姑娘,哪儿还有台上光鲜亮丽的颜值。出场的时候,脸上的青春痘就已经恶心到我了―小姑娘怎么没以前好看了?
可是看到小姑娘执着的要找回丢失的狗,那种不依不饶的样子,不就是以前的自己吗?
中国人的传统教育里,告诉孩子辨别是非黑白,要学会刚正不阿、拥有执着的精神。
李玩做错了吗?她没有。她只不过是在坚持学到的传统信念―一就是一。
90后是最尴尬的一代人,同时接受着传统思想和新式教育。90后和80后相比,不够执着;90后和00后相比,不够变通。
父亲打在李玩的身上,他觉得为了一只狗全家都不能安生。我们家老爷子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说都是爷爷奶奶给惯成这样的。
父亲说心疼,可是最心疼的,只是李玩自己。她开始明白自己的坚持没有意义―找不回狗,也改变不了这个家。
继母觉得,找一只相似的狗,可以粉饰太平。自己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好的,于是有了一场迟到的见面。父亲带着李玩去见了自己已经参加溜冰培训班的儿子,有那么一瞬间,李玩脸上的笑尴尬又僵硬。
全家人给家里的小儿子过生日的时候,李玩躲在最后面。张雪迎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拿捏的很好,一个花季少女面对父亲从新组成的家庭,她不知道该怎么去融入。所有的亲友都围着小的孩子,她更像是多余的。
李玩是想做出改变的,聪明的女孩也懂得变通。当突然出现的弟弟闯进她的生活,她开始试着和弟弟嬉闹,也想和弟弟好好相处。
可是她刚刚迈出了一步,就被继母打断。于是生活再次尴尬……
日子还是要继续,父亲答应和李玩去看星星。
说到这里,我很想用电影的名字去骂一骂导演和编剧。活着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像身体里发炎的阑尾。可是导演就像手术台上的医生,明明知道你疼的要死,还要把你发炎的阑尾拿出来捏在手上给你看看。
成人的世界里,对子女爽约是很容易的事。并不是因为子女好糊弄,而是因为工作比对子女的承诺来的重要。
父亲带着李玩去参加了工作上的聚会,导演很公正的展现了一个成人世界里的片段。要给领导陪笑脸、要给领导拍马屁,甚至需要自己尚未成年的女儿给领导陪酒。
父亲可恨吗?不可恨。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从哪里来?不能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让全家人喝西北风吧?
李玩还有年少的执着。酒局还未散场,她却默默起身离开,可是还是来不及去完成自己的愿望。
导演最让人可恨的是,把一部作品拍的这么压抑,你却根本没机会说它浮夸。
家里的狗伤到了小儿子,继母强烈要求父亲把狗送去狗肉馆。李玩除了哭,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无奈吗?父亲送来的狗,爷爷弄丢了;结果找不着,自己挨了打,还要接纳替代品;可是有一天替代品也要失去。除了接受,什么都做不了。这不就是生活吗?
里面有一段戏,张雪迎看着狗(替代品)哭。可能那一刻,李玩的心理是觉得自己和一条狗一样。父亲在戏里是标准的打个巴掌给个甜枣,高兴了就哄哄女儿,生气了就可打可骂。
后面还有一场,李玩考了很好的成绩。父亲为了庆祝,请了朋友一起吃饭。依旧有李玩陪酒,父亲的好友还特地点了一盘招牌菜―红烧狗肉。
全家人都沉默了,李玩终于不再执着。微笑的说了谢谢,夹起父亲好友放在碗里的狗肉,咀嚼了很久。
难受吗?生活给你一巴掌的时候,你还要对它感恩戴德。
为什么要改变自己?因为李玩明白:她改变不了现状。除了去适应现状,她什么都做不了。
影片用小儿子在溜冰场学溜冰作为结尾。尽管站都站不稳,尽管已经很累了,哪怕你已经求饶,可是除了走下去,你什么都做不了。
我突然想起来之前看过的影评这样夸《狗十三》―因为它真实。
我们在这世上活着,都是狗十三。李玩终于明白:成人的世界里,“喘息”是奢侈品。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能好好“呼吸”。
终于看到一位说真话的导演,只是真话从来不好听。
见仁见智
――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