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镇江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长三角中心城市,地处江苏南部,西衔南京市,南靠常州市,北邻扬州市,东接泰州;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2万。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其别号有宜邑、朱方、丹徒、京口、润州、南徐州等,春秋时称为“朱方”,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会。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寻幽探胜,寄情抒怀,耕耘风雅,播种斯文,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3000多年的建制史,涌现出刘裕(寄奴)、萧统、沈括、米芾、宗泽、刘勰、葛洪、茅以升等万古流芳的人物,留下众多历史遗存、诗文典籍和传说故事,《抱朴子》《世说新语》《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传世巨著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刘备招亲”等故事脍炙人口。镇江有北固山、金山寺、西津渡、甘露寺,梦溪园等景点。
镇江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扬子江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和华东地区重要交通中枢,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三角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6条铁路、6条高速公路穿越境内,长江流域亿吨港口镇江港通江达海。2022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5万元。
致廣大十二大字。宋建安蔡杬书,“致廣大、盡精微、極高明,道中庸”。凡十二字,计四碑,字方尺二三寸,在镇江府学壁上匣石。
唐魏法师碑,全称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中书右史兼崇文馆学士安定胡楚宾撰文、清河张德言书、东海徐秀昉镌、石匠满通凿造,立于唐仪凤二年(六七七)十一月十五日。此碑通高242厘米、宽87厘米,在镇江府丹徒县仁静观,南朝刘宋元嘉初年创置,北宋徽宗时改为华阳观。现在镇江市焦山碑林。
瘗鹤铭,绝壁摩崖,碑帖玄妙,大字之祖,南朝萧梁传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刻,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为纪念伴随自己云游多年的仙鹤逝世而撰书。经多方考证,确定为梁陶弘景撰文真书。世传原刻石在焦山西麓栈道的崖壁上,后因山石崩塌碎裂坠入焦山寺足江水中,多年不可见,其字神妙。在江苏镇江府,今不得全传,详见宋朝黄伯思《东观余论》。现在镇江市焦山碑林。
岑植德政碑,张景毓撰,释翘微楷书,刻于唐景龙二年(708)二月十五日,在镇江府句容县,原碑久佚。现存宋拓本明项元汴藏本,为海内孤本,藏于上海图书馆。此本为明代项元汴、项德弘父子旧藏,后经赵魏、姚广平、毛端海、陈璜等人转鉴收藏。首叶有姚广平题内签,二叶有项元汴题识两行,首叶与尾叶有项元汴、项德弘父子藏印。碑文末有毛端海题记,道光二十六年(1846)姚广平题跋。此册旧时装裱时,碑文首叶剜去“翘微正书”字样,在剜处空白有朱笔题记:“此行尚有‘率更令欧阳询书’,已蠹损,十之存一,被裱手剪去。”碑文末叶剪去“景龙”二字,仅存“二年岁次戊申二月十五日”,其侧朱笔题记:“案贞观二十二年当岁次戊申。”其种种改作与题记是想将刻碑年月推前一个甲子,欲饰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欧阳询书。
戴叔伦神道碑铭,唐右补阙翰林学士梁肃为其戴公叔伦撰写神道碑,唐礼部尚书太常博士权德舆为其戴公叔伦撰写墓志铭,俱二碑铭皆在镇江府金坛县南三里。
练湖碑,南唐时立,云:知丹阳县镇县公事,盖镇则有兵,如知州云知某州军州事也。本朝以知县为高,令为次,或兼兵马都监,亦知县镇之义。元陈膺重修练湖碑记云:练湖之兴,其来远矣。由晋及唐,及于今修而复坏,坏而修者,不可胜记。每一役,辄剧劳甚费,乃克底于定。其最近而可考者,淳熙之役,用工人二十有二万六千三百九十有七,米万八千八十石,钱二千一百三十一万四千八百有奇,其汗漫狼戾如此。虽曰为民兴利除害,然妨夺庶务,耗蠹财物,不己甚乎?乃至元三十一年,亦尝经纪于湖。当时莅事者,痛抑浮靡,存其大纲,损其糅目,工亦不下六个四百余人,粮亦不下五千石,钱称是。然则湖之济民也虽大,而其弊苦民也亦不细。夫以幅员数十里之奥区,水自长山奔流而汇者八十有四派,亦可谓一巨浸也。而欲使之大旱不减,大涝不溢,可溉而田,可运而河,可使为利,而不可使为害,厥惟艰哉!牢扞御以防冲决,深浚导以治填淤,多闸涵以备蓄泄,坚木石以俟悠久,劳逸均而趋疾,试省勤而集易,期限蹙而费省,丁徒少而功多。此八者,倘非俭以体国,勤以恤民,深知利病者,孰克臻其具美哉!大德乙巳春,都水监丞来相湖,中顺大夫镇江路总管史公实董修役。公以名门贵介,春秋富而见地高,力量毅而精思到。以节用爱人为根本,以至公无私为权衡,惩昔大奢,酌今便宜。作于仲春之初,息于暮春之首。环湖上下,陵垾岿然,厚且完固。斗门石暨诸函窦,辰次星列,阳开阴阖,视旧制无毫发遗,然计工度财,才及曩时三之一耳。适务民之义,蠲抑配之苛,严而恕,暇而整。跋涉揭厉,与农夫野人共辛苦。有不勉者,至亲执鉏锸训修之,异乎子罕之执扑以抶也。将成,平章政事彻里公,临视称善。既毕工,父老来言,请寿诸石。
度人经碑,元趙子昂小楷,宣德初,镇江府玄妙观道士得之土中,今在丹徒县学。经后有皇庆元年春正月九日,三教弟子赵孟頫书,末有元翰林学士袁桷跋,其字又小,后移至镇江府学。宋张即之楷书《度人经帖》, 纸本 59页 每页纵30.7厘米 ,横14.1厘米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敦煌写经本《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纸本,卷轴25.5cm×243cm,敦煌;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
太清宫钟铭,唐冯宿撰,柳公权书,太和五年刻,在镇江府永兴。铭文:大矣哉,锺之为用!轩辕氏和音乐之,夏后氏陈义听之:此皇王所宝也;太微君上真抚之,紫虚君元方抚之:此仙圣所珍也。国家诞发元系,丕承景业,与时偕行,惟道则佑。以太清观金庭晃朗,玉京崇绝,七映严饰,四明洞开,戛云敖,椎雷鼓,尝有之矣。然而陶铸三品,大造融于得一;范围四名,大空合于吹万:其凫氏鸿锺欤?工以思专,神以响会,炉用迺息,器或云聚,攫蹲兽而俯捧,俨旋虫而上扶。号远则传,声希以节,节于已日,普集诸天,契九仙于福堂,起六幽于苦海。重以珍珠为阙,琉璃作地,皓魄初满,清霜始飞,近召香童,遥徵羽使,时环而载击载考,律应而不舒不疾。西升路接,韵阊阖之清风;北斗城连,含未央之夕漏:非与其至妙,孰臻于此乎?在昔图旗常勒彝鼎者,所以建功树善,纪德昭事,未有万人斯和,倾耳归真,四魔是革,调心服道。彻于千界,扬我巨唐之声;悬于亿劫,齐我巨唐之算:安可不篆铭于铣者哉?其词曰:碧落朱宫兮郁春崇,金振玉叩兮殷而鸿,九牧是献兮百神工,成之不日兮铿乘风,声无已兮福无穷。
下泊宫记碑,贞观十一年(637)重立碑文为下泊宫。唐王师简撰,道士任参元书,下泊故茅公盈君宅也。元和中,薛华修以为宫,并立茅君像,以元和九年立记。在镇江府句容县三茅山下。相传公元前67年,茅盈在汉地节自咸阳来句曲,于此处立茅舍以候二弟,此舍乃茅公盈故宅。元陈辅诗云:咸阳龙虎此飞升,二弟东山道亦成,不见棠梨司命宅,空馀丹井一泓清。唐宋曾有修葺,后渐被废,为旧时乘舟登茅山下泊之地,故而得名下泊宫。
韩晋公春秋通例刻石,陆龟蒙著,皇甫先生传,云贞元中韩晋公尝进春秋通例刻之于石,在镇江府文宣王庙。
梁太祖文皇帝神道碑
梁太祖萧顺之文皇帝神道碑,隶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八字。欧公集古录以为宋文帝碑非是葢宋文帝自葬蒋山,见于沈约宋书明甚第见,此八字与宋文帝諡号偶同,遂指以为宋帝,而不知其为梁武帝之父追尊之号亦同。在镇江府丹徒县之三城港文帝陵下。
萧顺之为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梁武帝萧珩之父;在齐朝历官待中、卫尉、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封临湘县侯,赠镇北将军;梁天监元年(502年)被追尊为文皇帝,庙号太祖。与妻张皇后合葬之陵寝名建陵。陵前神道进口依次列有石兽、方型石础、石柱和石龟各1对,计8件,是丹阳南朝诸陵中遗存石刻最多的一处。
神道石柱分柱础、柱身,柱头三部分。柱础上圆下方,浮雕一对环状摘龙,口内衔珠,头有双角、四足、修尾。柱身作隐陷直刳棱纹;柱头有圆盖,浮雕莲花;盖上刻圆雕小辟邪,盖下原有长方形柱额。柱额左右对称,北为正书顺读,南为反书逆读,其文隶书“太祖文皇帝之神道”,不记姓不记名,与梁代柱额的一般记述规则不同。神道石柱后还有石龟跌一对,其上石碑早已无存。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丹阳县衙为“保存文物”,遂将柱额劈下,移至丹阳公园内,今存丹阳县文化馆。现存梁碑皆作碗首形,高浮雕双龙,交辫环缀于石脊,中有方框刻文字,柱下有穿。其建陵石碑的形制也不例外。
李德裕玉蘂花诗刊石,在镇江府丹徒县东南七里招隐寺。和李德裕观玉蕊花见怀之作,唐沈传师文:曾对金銮直,同依玉树阴;雪英飞舞近,烟叶动摇深;素萼年年密,衰容日日侵;劳君想华发,近欲不胜簪。
南宋绍兴十二年禹迹图石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在古城润州,即今江苏镇江市,藏于镇江博物馆内,此图制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依长安本刊”,刻石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拓本《禹迹图》,整幅拓片宽78厘米,高81.4厘米,描绘了宋朝时期中国的全景。图上标有380个行政区名,70多座山脉。水利系统绘制得尤为详细,标注包括近 80条河流和5个湖泊的名称。
颜鲁公问李太保大夫乞米帖并范仲淹题防石本,在镇江府丹阳县延陵季札庙中。其乞米帖为唐颜公真卿,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信札,行书,宋拓本,36.5×16.5厘米,凡4行,计44字。原文: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真卿状。现有南宋留元刚《忠义堂帖》本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季子碑铭
延陵季子碑,亦称吴季子铭,季子乃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于延陵,故而得名。宗命殷仲容模,大厯十四年萧定重刻于石并正元二年郑播谒孔子庙题名,建中元年卢国迁建碑记及从绅书附碑阴。在镇江府丹阳县行宫。
季子贤,寿梦欲立之,能始终让全其志;一使上国,而遍交其贤士大夫;观乐于鲁,而知列国之盛衰;夫差穷兵黩武,季子救陈,独能全师以退,盖识量过子胥远矣。季子逝世,归葬延陵。孔子题其墓曰:“呜乎有吴君子”,建造祠庙墓碑。东晋末年,晋陵太守殷仲堪上任前,亲自来祭祀并作《谒季子庙碑》。
唐大历十四年(779),因季子庙年久失修,其季子碑文风化脱落,字迹模糊不清,润州刺史萧定重修季子庙,并重立季子碑。殷仲容根据原碑拓本上孔子手迹篆书“呜呼有延陵吴君子之墓”十大字重新临摹,刻成新碑,故而亦称十字碑。其碑阴题为重修吴延陵季子庙记,萧定撰文,张从申书丹,碑中云:夫子篆季子之墓,凡十字。历代绵远,其文残缺;人劳应命,其石淹埋在昔。开元中,玄宗大圣皇帝敕殷仲容模拓其本,尚可得而传之者。暨大历十四年已未岁,润州刺史兰陵萧定重刊于石。宪章遗范,以永将来。前试大理司直吴郡张从申书。
碑文20行,每行28字。碑下方及侧面有宋明题刻多处。碑高2.34米,宽1.06米,厚0.22米,碑座高0.42米,长1.57米,厚0.5米。在镇江府丹阳县行宫。文革期间,其亭已毁,碑因群众保护而幸免于难。1980年,按原样重建碑亭,予以保护。
季子与孔子齐名,有南季北孔之称,被誉为儒家先驱,江南人文始祖,君子中之君子。贤良仁德,三让王位,退隐躬耕于延陵。唐大诗人李白一生多次游历丹阳,也曾到季子庙,因其季札挂剑,诚信道义的故事而写下“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之诗句。今人叩问古碑,了解季子生平,依然能够从先秦古圣先贤汲取文化思想,获得智慧精神及能量磁场!
镇江书院
声闻于天,风化于下;成就了宋初书院的显赫与辉煌。一时间,士病无所于学,趋之书院;官病无所于养,取之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此乃南宋文学家刘过创作的五言绝句之书院。南宋时期,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朱熹为书院确定了条规,对书院的宗旨,为学之序以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做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名曰《白鹿洞书院学规》,后世书院大都仿此办理,对书院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清诗人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为修书之地。
追溯镇江最早的书院,当数创办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的淮海书院。时任太常寺卿,后任监察御史龚基先提岀书院主张,由郡守王聎创办并将此事上报朝廷,宋理宗皇帝御笔题写了“淮海书院”的匾额。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年-1258年),镇江知府徐栗为纪念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在鹤林寺内(原周敦颐读书之所)创办濂溪书院。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丹徒知县李东为纪念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寿邱山(原范公读书处所)创办清风书院。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镇江知县郑一岳在寿邱山下原淮海书院旧址,创办香山书院;顺治五年(1648年),改为三山书院。顺治十三年,丹徒知县张晋在寿丘山创办杏坛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年),丹徒知县王芝兰创办培风书院;光绪年间,八旗驻防江宁将军穆腾阿曾于旗营署后开办敷文书院,光绪三十年改为八旗中学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丹徒士绅笪重光(科举进士、官御史)等为纪念曾任镇江知府的高龙光,集资在城西昭关下创办去思书院。乾隆八年(1743年),丹徒知县宋楚望在城南善济坊创办鹤林书院。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丹徒知县贵中孚,在北固山北麓海岳庵,原为宋代书法家米芾修行习学之所,其宝晋遗踪旧址,建造宝晋书院;题写楹联:六载守京江,所期寒士欢颜,安得万间广厦;一庵怀海岳,差幸昔贤遗迹,犹存千古名山。清同治五年,太平洲郡守李仲良在徒邑之龙王庙创建太平书院;李公仲良乃请立书院,以教导之;议起于同治四年,成于五年;书院匾额有三:一曰太平书院,巡抚李鸿章书;一曰学海观澜,总督曾国藩书;一曰六邑观摩,郡守李仲良书。同年创立的太子书院,其横匾题曰:六邑观摩。清光绪十八年(1892),镇江知府王仁堪在镇江鼓楼岗创办南泠书院。
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处士侯遗自营粮食,积十余年;在三茅山后侧创建了茅山书院,聚徒讲学。并作诗云:精舍依岩壑,萧条自卜居。山花红踯躅,庭树绿栟榈。荷锸朝芸陇,分镫夜读书。浮云苍狗幻,一笑不关余。由此可知,侯遗的隐士作风,也体现了茅山书院教学奉行的澡雪身心,传习圣贤之体用,而非备科场考试之需,预习为官之道。后有书院侯处士像谒:斋粮资讲舍,遗像拜山中;不尚神仙术,特存儒者风;斯文真未丧,吾道岂终穷;为忆皋比拥,庭前古木丛。
南轩书院,南宋咸淳二十三年(1595年)创建,在镇江府句容县移风乡(今陈武乡);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县治北重建;隆庆四年(1570年)改为养蒙社学,后废。华阳书院,明万历四年(1576年)建,万历四十年(1612年)扩建,东西辕门内有大门、仪门、考棚,东西大厦上有大堂多处;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赐“怀冰雪”三字堂,东有燕喜楼,西有知本堂,为阅卷之所;清雍正十年(1732年),岁、科两试学院迁移金陵,院署虚置;乾隆六年(1741年),将督学院之阅卷所改建为华阳书院;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书院改为学堂;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书院创设官立高等小学堂。元泰定二年(1325年),在句容县天王寺创建道一书院;明正统二年(1437年),在句容县治西,创建句曲书院;明嘉靖四年(1525年),在句容县治东一里许,成山书院旧址,创建江左书院;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句容县察院西创建三友书院;明万历三年(1575年),在句容县崇明寺东创建正心书院。
张镐在薛埠希墟村(今西坵村)创办申义书院,招揽名师教育宗族子弟,并拨田为经久计。刘宰取孟子申之以孝悌之义而得名。刘宰盛赞张镐此举曰:喜归亭下,松菊犹存;晚秀堂前,芝兰争茂;更修庠序之教,以收族党之英,以陶靖节之高风,而有范文正之义举。该书院仅是张氏家族的私塾学堂,开放性和影响力远不及茅山书院。
端平二年(1235),刘宰在三角山(今东方盐湖城附近)重建茅山书院。咸淳七年(1271),邑人将茅山书院迁建于金坛城南的顾龙山,一时成为全县的最高学府所在地。
明武宗正德年间,金坛知县刘天和在茅山书院旧址重建书院,并更名龙山书院。万历中,邑人于孔兼在县西望华门外修建了一座志矩堂书斋,意在寻绎经史,严明矩矱。于孔兼的祖父于湛,官至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嘉靖二十六年(1547)创郧山书院,自己亦讲学其间。明朝晚期,以东林书院的出现为标志,掀起了一轮兴办书院的高潮。经世致用,做时文与做人两得之。当时的书院既传圣贤之道,又授科举之艺,可谓理想与现实兼顾。士人热衷结社雅集,以文会友,社团讲学的形式十分流行。先是金坛周钟周铨兄弟与太仓张溥张采等倡立应社,蜚声江南。崇祯二年(1629),张溥、周钟主持尹山大会,名彦毕至,气氛融洽,于是合并天下诸社为复社,声名大噪。复社的出现与科举密切相关。其时,文社皆以讲学和选文为主,复社虽然提倡兴复古学、务为有用,但说到底也只是应对科举的组织,远逊于东林书院。
康熙十二年(1673),金坛知县康万宁重修县西的城隍庙。稍后,邑人即在庙右建了一座康公书院,后移建庙左三官殿后。乾隆七年(1742),邑人于梓、冯润等捐资重修增建大楼两进,即东西书院,左为肃肃堂,右为洗心堂,寝楼后增建平屋11楹。该书院属于官学体系,依附城隍庙,亦有道德教化之作用。
雍正十年(1732),张修园在绡山上依岩构筑了一所耦耕书院,修竹绕之,院内有求友轩,院前有响霞亭,院后有胭脂洞、花神庙,登书院之楼,可览群山之貌,该书院主要以琴棋书画与文人雅集为主。乾隆五十年(1785),在金坛城东景阳门路,创建金沙书院。此书院作为金坛最后一所传统书院,结束了该县书院历史。现存陶澍作记的石碑尚树于朝阳小学内,此乃镇江金坛书院史上仅存的一块老碑了,十分难得。当今的镇江市,也建起了很多民办书院。如文心书院、正心书院、大德书院、南山书院、润康书院、鹤铭书院、中外管理三六书院等。
因书院具备文化、教育、社培、艺训、特任、校编、出版、收藏、交流、讲习、论坛等与国民两用之本体,兼容文化综合大性之主体,有利国计民生之客体,是当今社会及世界应以广泛创建普遍存在的中道文化大平台,应是人类公共活动场所及心性提升品格完善的主流机构,应被民族社会、组织团体和国家联邦大量提倡与普遍运用,是孵化人类福址,构建命运共同体,实现宇宙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之地。
宣汉大成静逸先生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复兴共同癸卯贰零贰叁年拾壹月陆日周一午时朱思宇编撰于四川达州木龙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