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地读了几本佛书,最后感觉自己终究不是这片森林中的鸟儿,决定放弃了。想做个总结,抛开所有的参考书,只依靠自己的积累和感觉,说自己的认识。
在我看来,佛的理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哲学和宗教。
先说哲学部分。哲学就是试图解释世界的一种方法。哲学家建立起一套体系大厦,普通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建立、发展和完善着自己星星点点的哲学思想。人活着,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都得在或多或少地依靠哲学。会点儿哲学的人是幸福的,他或者对世界的认识深刻了些,或者能为世界的施加与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从而平复迷惑、躁动的内心。宁静的心,是幸福的源泉。
从哲学角度来说,佛学的精神可谓深刻而精微,对世界的认识独树一帜。他提出了因果、无常、我执三个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推而演化为修行、当下、无我三个实践方法。这是十分了不得的发现,世间事基本都可以概括进去了。
因为有因果,所以要修行,种现在之因以收将来之果。有因必然有果,果必缘于此前之因。一般来说,在这一世,因果就基本上是兑现的,或者即便在自己身上没来得及兑现,也大致会兑现到妻子孩子等亲人朋友那里。为了强调佛法无边,佛法后来形成了绝对真理的佛教,而佛教为了解释一切、覆盖一切、统控一切,又发明了轮回,设法让因果在“万世”这个无限区间中兑现。我觉得这是安慰人的,佛法因进入佛教而走偏了。没有不朽的灵魂,如果说能有,也会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把人的意识数字化存储,把人机体中的碳链变成硅链,或者等科技发展到能把时间这个单向维度变成双向维度;没有来世,没有轮回,此生就是一条不归路。但这是科学,不是宗教。
因为世事无常,所以要抓住当下,不悔恨过去、不忧虑未来。过去、未来都不属于你,甚至在你说“现在”的这一瞬间,现在也已离你而去。但我们凡人所能做的,还只能是抓住“现在”——这一刻,就是你的平台、资源和福祉。对过去不仅不能悔恨,也没有必要提当年勇,过去就是过去了,不要执着于它了;对未来不仅不要忧虑,而且不要计划,有了计划就有了目标,随即而来的就是对目标实现与否的忧虑,应该就让未来自然而然地来。对过去不执着,比较容易做到;对未来不计划,凡人难为,需要修炼。一般来说,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日子还得过下去,你怎可不对明天做些打算?在这里,体现出佛法的高深,他就是教育你不要计划,就这么走下去吧,走到哪算哪;真正的修行者,真的就做到了爱咋咋地,明天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我就活在当下。但到了这个境界,就不是普通人了,我们一般都做不到,我们只能心向往之、努力接近它。
因为人们常常执着于自我,所以很多东西都放在自己这个坐标系中进行衡量,产生了许多狭隘、错误的认识。我,的确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独一无二说的是你天生就具有任何人、任何别的事物所不能替代的特点和价值,你与其它万物不同,你就是你自己;但要知道,你虽独一无二,别人也是独一无二,从独一无二这个角度看,你与别人是一样的。所以,你自己生存、灿烂,也要给别人生存、灿烂的权利和空间,不能以己之是非为是非、以己之角度为角度、以己之得失为得失。因此,你对这个世界、对别人会充满理解与宽容,谁都有资格、有权利用自己的想法生活。转而从世界大全景看,你其实又毫无特色,与其他万物没啥大区别,本质上是同一的,你就是世界万物中的一粒砂子、芸芸众生中一个生命个体,不要抬高自己,也没必要贬低自己,因此你会生发出平等理念和慈悲心怀。从以上两个方面,推演出来的宏大道理就是:放下自我(破除我执——无我)、拥抱万物,与世界同一、与其他生命同生同喜,宽容地看待世界和遭遇、慈悲地对待他人与生命;进而把自己融入到天地万物与众生之中,我即世界、我即众生,世界即我、众生即我。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心胸该是多么博大、敦厚和温情。
佛法博大精深,若终究起来,窃以为此“三理论三实践”为重要内容和精髓所在,好好参悟这些,大概已近佛法,初学者知道这些也大致就够了吧,再深入下去不过就是深入参悟和笃定修行。我对佛法的高深与对自己的浅陋不抱任何怀疑,但我将止步于此,而已而已。
从佛法发展到佛教,就不是哲学而是神学了。神学是依靠剥夺人的理性、坚定人的信仰而建立起来的一套自欺欺人的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自欺与欺人,看似贬义,却自有其现实的、实际的意义与正能量。
我相信宗教的价值,但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神。人们所描述和信仰的这个“神”,被赋予了无数形体,所谓“月照千江影,佛现无数身”,但无论是上帝、佛祖、安拉还是宇宙意志、绝对精神,我都没法信其真在。我总觉得,神学是哲学的绝对化、偏移化、僵化和世俗化,这种放弃理性的完全相信和绝对服从,对人心有慰藉和劝善作用,对认知却有害无益。这个世界是可以认知的,虽仅仅是部分、一小部分、一点点,正如我以前所比喻的“提灯照路、仅见眼前”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还是在一点点地、不断地认知它。人当然不可狂妄地想认清全部、主宰宇宙,但也不用自毁长城、缴械投降地把自己完全交给神来发落。世界当然是神秘的,其神秘只是因为人的认知实在有限,而且将永远有限下去,但这并不代表有一个全知全能的神在某个地方,人类只不过是用神来解释神秘。世界就是世界,这个世界就在那里冷冰冰地运转着,以万物为刍狗,人的所有感受、崇拜和献祭都不可改他丝毫;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谦卑和恐惧,但无法把自己的这些感受传递给他,只能努力去认知他、顺应他,以求人类和人的现世能尽量舒坦些。人就是人,注定目光就是这么短浅。
我羡慕有宗教信仰的人,特别是那些坚定不移的高僧大德,他们是多么幸福啊。他们把自己完全地交付出去,完全地放弃了对自己的责任,如孩子眷恋和依赖着母亲,多大的风雨、多大的浪,母亲都会张开怀抱围出一方安全温暖的空间。更幸运的是,神这位母亲又是全知全能,能解决一切问题,相比之下母亲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依赖啊。老子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如婴儿乎?”实在是让人流泪的发现和祝福。更现实一点,我们这些已经风雨沧桑、阅尽半生的人,怎样找到这样一位“母亲”?那就是宗教,放弃自己的理性,全部地相信他、虔诚地皈依他,甚至把这半生的风雨也归因于他的赐予——他在锻炼我们成长,或者他已经挡住了那些袭击我们、足以致命的石块,打在我们身上的,不过是他故意遗漏用以捶打我们意志的小石子。这是多么幸福的状态啊。
在我看来,宗教就是一种欺骗,或者说人的自欺,人在自欺中获得安宁。在宗教世界,人就这样欺瞒自己整整一生,当离开这个世界、欺骗破灭时,人已无知无识,欺骗了又如何,换来一生安宁,这都是欺骗的功勋。以人有限的认知,世界充满了硕大无朋的变数,坚定的信何由来自?不过就是一种自欺罢了。但就是这种坚定的信(自欺),指引了人向着自己的目标百折不挠地、快乐幸福地前行。深信,是一股巨大的人生力量,正是宗教带给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