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
关键词:目的论|课题分离|存在即价值|他者贡献|“聚光灯”人生
简介:
一位自卑且不愿改变现状,确切地说是觉得自身无法改变的青年向潜心追随和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发起的质疑与挑战。该书以长对话形式展现给读者,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以此了解阿德勒心理学。
(此简介是我个人总结,只是为了大家简单明了的初步了解这本书,官方简介请移步百度或者豆瓣)
具体长对话形式如下:
青年:先生,我认为您的观点太不具有说服力,太虚无主义了。
哲人:呵呵呵呵,那我就等你辩倒我!
最后
青年:先生您说的真对,我以后会谨记您的教导一路前行!
哲人:……好,加油!
(谁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阿德勒认为束缚我们的有三样东西:过去、人际关系以及未来。
1.
这本书的一开始否定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即过去决定现在,你的一切不幸都源于过去。阿德勒则提出与之相反的目的论,认为过去已成为过去无法改变,要想改变现状就要坚持目的论。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目的论:
一个人的衣服被餐厅服务员端来的咖啡弄脏而愤怒,因此与其发生口角。按照原因论来说,就是因为愤怒所以发生口角,而用目的论来解释就是你因为你自己想愤怒所以才发生口角,但是不管愤不愤怒,最终服务员都会为你洗衣服,按照目的论来说就是你利用了愤怒这一情绪,你完全可以以冷静沟通来避免口角发生。
因此目的论为你解决事情找到了突破口,而原因论只告诉你了这个事实。但是我个人认为原因论不可否认,你找到了原因才可以进一步运用目的论来解决当下难题。
2.
阿德勒还提出人的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要知道课题分离,即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我这样做是我的课题,至于你怎么样想那是你的课题。但是课题分离是人际交往中的起点,终点是有共同体感觉,即在一个共同体找到“我在这里”的感觉,而这个共同体小到你和我,大到宇宙。你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共同体。至于如何获得“我在这里”的归属感,就要认识到自我价值,从而做到他者贡献。即对他人有用。但是这里的价值不是行为上对他人有用,而是存在即价值。而他者贡献也不是他人认为你有贡献,而是你自己认为你的行为有贡献即可,这里也是运用了课题分离。
3.
全文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课题分离,就是在对于未来的讲述中说的“聚光灯”人生。假如你现在在一个舞台上,当全场的灯都打开了,你能看到每个角落,当节目开始,强烈的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你连最前排都看不见。
人生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把模糊而微弱的灯光打向整个人生所以你能看到应该是感觉到过去和未来,如果把聚光灯打在此时此刻,这样你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也不会为过去痛苦,为未来担忧。
人生不是由线串联,而是由每一个点组成,如果能着眼于此时此刻,着眼于这个点,你自然会到达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但是当人生遇到瓶颈的时候,那就需要这模糊而微弱的灯光,纵视整个人生,发觉自己的可能性。
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一开始认为不都是些我早就知道的大道理,但是仔细看完后,我发现我对这些早就知道的大道理有了另外一番看法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只是还需要时间去真正运用到整个人生。
我在豆瓣看到有人说几页纸就能讲完的东西硬是写了一百多页纸。其实一开始我也认为有些地方青年表现得像个傻子一样,明明哲人已经讲得够清楚了,他还和个杠精一样。但是反过来想对于真正需要这本书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谓是门槛够低了,也算是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我想作者也是顾及到了这一点所以说得如此仔细甚至有些地方对于我们正常心理的人来说显得啰嗦。
最后附上书中的几句名言: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