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晶美同学
1
我是晶美同学,YouCore公众号的编辑。
虽说挂了个编辑头衔,但我在YouCore做的事,几乎将互联网运营所有的内容都涵盖了:
☞ 我要负责YouCore每周四发文的选题、审稿、排版(希望你喜欢我的风格)
☞ 我要负责YouCore公众号各种消息和留言的回复(如果嘲讽过你,请担待)
☞ 我要负责跟大大小小的公众号和媒体编辑的对接
☞ 我要负责知乎问答(没错,那个万赞答主「框架君」就是我)
☞ 我要做各种运营活动的策划和文案编写(含ps图片)
☞ 我要负责兼职人员的招募、管理、结算
☞ 我要负责YouCore所有课程的发布
☞ 我还要参与课程制作、作业点评、社群专业答疑
(好吧,太多了,我不想再列了)
一个人做这么多,你一定会以为我要么都做得不怎么样(从YouCore目前的品牌知名度来看,这个可以100%排除了。嗯,我相信是这样的)
要么就是正牌的传媒系出身,而且是已经积累很多的运营经验后,带艺投靠YouCore的。
额。
其实,我是学化学的。。。(对,就是倒腾各种液体的那个化学)。
而且,我原本是入职深圳尔雅做顾问的,结果2016年12月,王世民老师说要做一个公众号,从此我就成了YouCore的编辑。
之后,跟着YouCore一路狂奔了一年,从一个零基础运营小白,变成了一个小白眼中的 “伪专家”。
虽说是个伪专家,但好歹也是“专家”了。
因此,今天我就斗胆跟你聊聊: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专家? 也当做我个人的2017年总结吧。
2
想要成为专家,是不是得先来围观下专家长啥样?
所谓“专家”,那肯定跟普通人不一样啊。
那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
你不知道的他都知道,小到使用细节,大到理论概念,他都如数家珍;
你知道的他可能不知道,但只要稍微提一下,他可能比你理解得还要深刻;
碰到问题时,你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上手了,储备的知识似乎信手拈来;
更可气的是,他还能很快速地进去到另外一个领域,真神了。
给这些差别,下3个专业的定义就是:
**① **专家建立了心理表征,总能识别出有意义的信息模式,看到你看不到的。
**② **专家是以核心概念和大观点来组织知识的,他们总能提炼出更一般的普适规律。
**③ ** 专家的知识都是条件化的。
3
专家的心理表征
比如,现在有这样一列数字: 3 9 27 81 243 729 ……
让10岁的小朋友来看,他们一定看不懂,也记不住。但你可能只需要瞥一眼,就知道,这不是3的n次方序列嘛。
认知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你已经创建了n次方序列的心理表征。
专家们就是因为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心理表征,所以他们获得的信息质量往往会远远高于一般人。
所以,现在的我可以同时做上面那么多事,而且质量还远远高于刚加入公司的运营,原因就是:
我已经建立了各种心理表征,可以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输出更有价值的内容。
比如,同样做知乎问答,新同事可能回答10个问题,都没几个赞,一周时间就这样没了。
而我回答1个问题,几百个赞,也就半天时间。
关键原因就是,我已经建立了选题的心理表征,我能从上千万的问题里找出合适的,而且我知道输出怎样的答案才更吸引你。
(你是看了我的知乎回答来的吗?)
4
专家能提炼出更一般的普适规律
作为YouCore公众号的编辑,我经常要确定文章最终的标题,但是什么样的标题对你更有吸引力呢?
最初开始起标题的时候,我总结了标题的几种类型,其中包括:
◆ 探究原因类:为什么日本和德国没有一流互联网企业?
◆ 经验建议类:月薪5000块,如何取悦未来丈母娘?
◆ 违背认知或常识类:瞎勤奋到底有多可怕?
反正一共分了10个类别。
后来有一次得空抓住YouCore的首席运营官老白,和他讨论标题的写法。
白老大幽幽地只说了一句话:
你打用户的什么需求?是恐惧心理、八卦心理还是实用心理?
额,他是从人性的角度层面考虑的。
很明显,他提炼的一般规律要比我的更深刻、也更普适。
所以,老白同样从零基础运营小白起步,成为YouCore的首席运营官只花了3个月。
而我花了1年,进公司比他早、转运营比他早,结果现在还归他管(微笑脸)。
这就是为什么越牛逼的专家越容易跨界,因为他们总结的一般性规律普适性更强,更加容易迁移。
5
专家的知识都是条件化的
可能跟你想像相反的是,你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知识不够,而是知识太多,惰性知识太多。
惰性知识就是,只是背到脑子里了,但到了该用的时刻,却想不起来用的知识。
心灵鸡汤就是迎合了你偷懒的心理,告诉你只要做到几点就如何如何了(现在不鸡汤的标题都没人打开了,逼得YouCore这么干货的文章,也都要起个鸡汤标题才行),等到实操时才发现,你或许连一点都做不到。
专家跟普通人的差别就是,专家的知识是条件化的:给知识都明确了适用场景、具体要求,知道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不该用。
正因为将知识条件化了,
所以专家碰到问题时,你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上手了,各种储备的知识信手拈来。
正是得益于在深圳尔雅的那一段经历,每学一个新知识或新概念,王老师就逼着我回答3个问题:
第一,这个概念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它的前世今生是啥样的?
第二,你能不能从脑子里至少找出3个跟这个概念有关联的知识?
第三,你分别给我举3个例子,说明这个概念你会用在什么地方,以及不会用在什么地方?
当时觉得他有点偏执狂,不过现在无论是看书、刷知乎,还是跟人聊天,每听到一个新概念我就在心里自问这3个问题。
不经意间,就将大部分知识都给条件化了,****而且还附带将知识都关联了起来(看来,有时碰到一个偏执狂的老板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现在无论是写文章、编文案,还是回答问题、点评作业,效率比以前快了很多,各种看过的知识不自然地就冒出来了。
6
如何成为专家?
专家与普通人的3个主要区别,相信你已经清楚了:心理表征、普适规律、条件化的知识。
我也顺带着狠狠地表扬了下自己(偷笑脸)。
那如何才能成为专家呢?我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给你3个建议:
建议1:利用元认知监控自己的工作过程,发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刚入职场前两年,往往是进步最快的。因为啥都不懂,因此扎到知识堆,怎么学都是进步的。
但是工作了5-6之后,一眼看过去,好像都懂得差不多。但就是做不到80分往上,又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
这时候你就需要用到元认知了,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利用元认知来监控自己的工作过程,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都用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技巧,为什么最终结果是这样,影响最终表现结果的关键是什么,能够帮助你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其实,大多中年人的职场瓶颈,就是因为不会监控自己的工作过程导致的。
眼看着后面有不少人年轻人追上来了,但又不知道自己工作上还能怎么提升,只能一个猛子也扎进知识付费的焦虑中。但其实本身并不知道真正应该去学些什么、提升什么。
王世民老师的那篇能力树发出后(公众号回复【1003】查看),不少人来问我,能力树只搭了最粗的树干,很难再分解下去了呀。
其实这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跳出来看看自己是如何工作的。
建议2:适当停下来,试着总结出方法论,或抽象出更一般的规律。
经过第一步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下面就是怎么学的方法问题了。
我有个高中同学,她大专毕业后来深圳做销售工作,刚毕业的第一年平均月薪能拿到15K,老同学中几个985/211的都对她羡慕不已。
但是一年后她们公司调整了业务线,她被调到了另外一条产品线,每月只拿到5K,薪酬降了2倍。
恰好她的部门经理也是我认识的人,闲聊时说起她的事,这位部门经理说她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总结,原产品的销售话术整理得挺好的,但换了新产品她就不会说了。
因为从来没有总结过,自己之前转化率好,是好在什么地方,所以一旦环境变了,之前做得好的地方也全部丢了。
这样每次都得重头学习,掌握的知识一点都没法复用。
因此,不要急着一路往下奔,适当的时候停下来总结总结经验,提炼出自己的方法论,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方法论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复用。
它不光可以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更多同类问题,而且稍微调整下还可以重复使用,即使问题的具体情况有所变化,也同样可以起作用。
建议3:大量主动性训练
我知道你最不喜欢听这个了,但这是必经之路。
虽然每天事情很多,但我现在每天还在公司内部的小群内一天起一个标题。
只有通过不停地训练,你的心理表征才会比其他人更详尽、更准确,才能提高你的思考速度。
同时训练多了,才能接触足够多的应用案例,让你对知识的条件化有更好的区分,清楚应用场景。
柴静的《看见》中有这么一句话:
胡适说过做事情要“聪明人下笨功夫”,我原以为笨功夫是一种精神,但体会了才知,笨功夫是一种方法,也许是唯一的方法。
共勉。
7
写在最后
专家之所以能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最主要的差别就是3点:
**① **专家建立了心理表征,总能识别出有意义的信息模式,看到你看不到的。
**② **专家是以核心概念和大观点来组织知识的,他们总能提炼出更一般的普适规律。
**③ ** 专家的知识都是条件化的。
想要真正成为专家,我给你的3个建议是:
建议1:利用元认知监控自己的工作过程,发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
建议2:适当停下来,试着总结出方法论,或抽象出更一般的规律。
建议3:大量主动性训练。
以上,也是我的2017年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