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简书发布的第一篇文章并不是诗歌。偶然发现了【诗】专题才向它投了自己的旧作古诗《暮春》,从此一发不可收。
在当代,诗歌本就是个冷门,除了有名的诗人出版的诗集,很少有人会去读籍籍无名者的诗作。在简书亦是如此。点开首页,干货、故事、鸡汤等比比皆是,阅读量非千则万。相比之下,就算是上了首页的诗歌,也不过是在角落里默默无闻,阅读量是真的没法和它们比,更不要提没上首页的诗歌了。
给诗歌做一个简单的分类:现代诗和古诗词。其中现代诗的阅读量普遍高于古诗词,特别是情诗类,点击量更高,但仍远远比不上文章的阅读量。而古诗词就真的是“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上了首页阅读量达到四五百及以上的古诗词,那是“天山雪莲”;上了首页阅读量一两百的古诗词,那是“牡丹”;没上首页能有七八十阅读量的是“月季”;更不要提多如“狗尾巴草”阅读量才二三十甚至一二十的古诗词了。
干货、故事、鸡汤文等,不用多说,它们的实用性、情节性、感悟性确实更吸引人点击阅读,况且在这样一个浮躁而功利的时代,读这样的文更轻松也更有效。诗歌则不然。如果说前者在地铁公交就能轻松阅读,那么诗歌是非得要求心静才能体会其中妙处的。它没有实用价值,甚至没有情节,它常起于刹那之间的情绪波动,而读诗的人要想从中体会什么必然要求自己的状态是沉静的,如果读的还是古诗词,这种要求会更高。此外,现代诗歌的语言方式较贴近当下,而古诗词的语言相比而言更精简、更幽微,还与现代人隔了一层。所以要品味一首古诗词,感受其中的意境或是咀嚼字词的妙处,读诗的人其实与写诗的人一样,都在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情绪经验去感受,去捕捉,因为不仅要赏其用词、意境,还要观其平仄、韵脚,自然而然,读古诗词的人就更少了。有时在简书里读到一些写得很好的古诗词,阅读量才一二十,甚觉可惜。
“很不幸”,我也是喜欢“作诗填词”的人,但我一向羞于说自己会创作古诗词,个中原因自然是因为功夫不到家。所以与人说起此事,只说“玩”。对,是“玩”!偶遇之人、之事、之境,不想用别的方式表达,偏偏要用有平仄要求的古诗词,一边创作还得一边参照韵部、修改平仄,过程真的是“痛并快乐着”。所以,发布出去后,一面希望有人看,有人评,一面又怕人看,怕人评。毕竟听到赞赏则喜,闻见批评则恼是人之常情,可偏偏古诗词的创作不仅读的人少,也是最易招致“批评”的。
在简书创作古诗词的可大致分为两类人:一种是脱离韵律的束缚,凭心中意而行的“自由派”;一种是遵照古诗词的声律要求进行创作的“格律派”。前者觉得按古人的要求去创作,过于死板,古诗词不正是因为条条框框太多而僵化的吗?后者则认为,既是写古诗词,自然要按照格律要求去创作,才能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这样的古诗词才是真正的古诗词。在这里,我无意去辩其是非,论其长短,诗歌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个人有个人的观点,不必死磕。当然,我本人是属于后者。
古诗词易招致“批评”就在于此。
一般标明自己只求意,不按律的,后者也不会与其争辩;而未标明的,可看出是按古诗词格律进行创作的,就算诗意得到认可,也会在评论中论及平仄、用韵等是否标准。我写的古诗词也常常碰到这类情况,一开始觉得有些难为情,甚至很尴尬,还会因此而产生挫败感,后来才慢慢觉得,有这样的批评也是好的,毕竟自己本就对格律不通,既然选择要按格律进行诗词创作,不符要求时有人提出才会进步。
也就是在这样的转变中,我才会在别人指出后,去查阅相关资料,找专业人士开书单,丰富自己的知识,避免在以后的诗词创作中反反复复出现同类问题。当然,目前我还只是古诗词门外的进攻者。同时,也因此发现了一些阅读量很低但质量很好的古诗词作品及其创作者。真的是人外有人。
其实,大多提出格律方面评论的,不说是专业人士,起码也是阅读过相关书籍,有一定基础并创作过古诗词的人。而且我能感觉到,他们大都同我一样,创作古诗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不是为了博得喜欢与关注(读古诗词的真的不多),正是因为这份喜欢,所以才会在“冷落”的境遇中坚持。
在简书里,坚持诗歌创作不容易,这是个“无人读诗”的年代。而坚持古诗词创作,若非心中深爱,真的难行。今人创作的古诗词自然无法与古代大家们比肩,但就诗词喜爱这一角度而言,古今人都是平等的。
纵然作古诗词不易,纵然阅读者少,但还是想坚持下去,只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