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Python是跨平台的解释型语言。
优点:开发速度快。
缺点:运行速度慢;代码不能加密;。。。
2. 安装
python解释器:CPython,IPython,PyPy(对Python代码进行动态编译(注意不是解释),所以可以显著提高Python代码的执行速度),Jython(Jython是运行在Java平台上的Python解释器,可以直接把Python代码编译成Java字节码执行),IronPython(运行在微软.Net平台上的Python解释器)
编译器或者解释器就是负责把符合语法的程序代码转换成CPU能够执行的机器码,然后执行
注意:CPython与PyPy有些不同,运行结果可能有差异。最常用的是CPython
3. 第一个python
1) 在命令行模式下运行python,进入到Python交互模式,它的提示符是>>>,注意在输入多行内容时,提示符由>>>变为...。使用exit()命令退出。
2) 使用python FILENAME.py 执行。或直接运行?在windows上不能直接运行,但是在linux或mac上在.py第一行加上#!/usr/bin/env python3 就可以直接运行了。
3) 文本编辑器:可以使用Notepad++
注意:不能用Word和Windows自带的记事本。Word保存的不是纯文本文件,而记事本会自作聪明地在文件开始的地方加上几个特殊字符(UTF-8 BOM)
4) Python的交互模式和直接运行.py文件有什么区别呢?
直接输入python进入交互模式,相当于启动了Python解释器,但是等待你一行一行地输入源代码,每输入一行就执行一行。
直接运行.py文件相当于启动了Python解释器,然后一次性把.py文件的源代码给执行了,你是没有机会以交互的方式输入源代码的。
用Python开发程序,完全可以一边在文本编辑器里写代码,一边开一个交互式命令窗口,在写代码的过程中,把部分代码粘到命令行去验证,事半功倍!
4. 基础
1) print()输出函数可以接受多个字符串,用逗号“,” 隔开,依次打印每个字符串,遇到一个逗号就会输出一个空格。
输出变量: 直接将变量名传给函数,例如:print(name); print('hello,', name)
2) input ():输入函数。input()返回的数据类型是str,str不能直接和整数比较,必须先把str转换成整数。Python提供了int()函数
3) 注释: #
4) 代码块:当语句以冒号“:”结尾时,缩进的语句视为代码块
5) 数据类型: 整数,浮点数,字符串(以单引号或双引号括起来的任意文本,如果字符串中同时包含单引号和双引号,可以用转义符来标识),布尔值(and/or/not), 空值(None,不能理解成0)
注意:Python的整数没有大小限制;浮点数也没有大小限制,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就直接表示为inf(无限大)。
6) 变量:变量名必须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下滑下的组合,且不能用数字开头。
7) 常量: 不能变得量。通常用大写的变量名表示常量
8) 字符串和编码: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在最新的Python 3版本中,字符串是以Unicode编码的,也就是说,Python的字符串支持多语言。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str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bytes。Python对bytes类型的数据用带b前缀的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x =b'ABC'。要注意区分'ABC'和b'ABC',前者是str,后者虽然内容显示得和前者一样,但bytes的每个字符都只占用一个字节。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纯英文的str可以用ASCII编码为bytes,内容是一样的,含有中文的str可以用UTF-8编码为bytes。含有中文的str无法用ASCII编码,因为中文编码的范围超过了ASCII编码的范围,Python会报错。
在bytes中,无法显示为ASCII字符的字节,用\x##显示。反过来,如果我们从网络或磁盘上读取了字节流,那么读到的数据就是bytes。要把bytes变为str,就需要用decode()方法: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计算str包含多少个字符,可以用len()函数。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9) list列表:
append():list是一个可变的有序表,所以,可以往list中追加元素到末尾。
insert(index,elements): 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pop()/pop(index): 删除list末尾的元素
10) tuple元组: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
11) 条件判断:
if<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条件判断2>:
<执行2>
else:
<执行4>
12) 循环:for in 循环(依次把list或tuple中的每个元素迭代出来);while循环
sum =0
for x in [1,2,3,4,5,6,7,8,9,10]:
sum = sum + x
print(sum)
13) break(提前结束循环) 和continue(跳过当前的这次循环,直接开始下一次循环)
14) dict字典(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dict的key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 d = {'Michael':95,'Bob':75,'Tracy':85}
>>> d['Michael']
95
要避免key不存在的错误,有两种办法,一是通过in判断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二是通过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pop(key):删除一个key
请务必注意,dict内部存放的顺序和key放入的顺序是没有关系的。
和list比较,dict有以下几个特点:
查找和插入的速度极快,不会随着key的增加而变慢;
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内存浪费多。
而list相反:
查找和插入的时间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增加;
占用空间小,浪费内存很少。
15) set(set和dict类似,也是一组key的集合,但不存储value。由于key不能重复,所以,在set中,没有重复的key)(set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
add(key):添加元素到set中
remove(key): 删除元素
16) 不可变对象:str是不变对象,而list是可变对象
replace():当我们调用a.replace('a', 'A')时,实际上调用方法replace是作用在字符串对象'abc'上的,而这个方法虽然名字叫replace,但却没有改变字符串'abc'的内容。相反,replace方法创建了一个新字符串'Abc'并返回,如果我们用变量b指向该新字符串,就容易理解了,变量a仍指向原有的字符串'abc',但变量b却指向新字符串'Abc'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