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一张邪恶的脸,一个复仇后快意的眼神。
孟丹纵火烧毁了学校,他是来报复的。当然,与其说是孟丹毁了学校,还不如说是社会家庭还有学校毁了孟丹。家庭的不幸让他感受不到温暖,小小的年纪便成了别人眼中的“不可救药”孩子。来到池塘底学校,他又不幸遇到了一个喜欢惩罚的铁血无情的校长,这样孟丹不幸的结局便注定了。
虽然马修老师对失去唯一的一个男中音感到遗憾,但为了多数孩子,马修放弃了坚持。
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马修老师趁院长不在家带孩子们出去游玩,在这场人为的大火面前,那些鲜活的生命肯定不在,这巨大的责任究竟该由谁来承担?我想这部电影的批判意义肯定在此吧!在孟丹屈辱地接受惩罚而倒头不起时,一颗仇恨种子便种下了。在孟丹被院长冤枉打耳光时,他便不再信任任何人。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啊!孟丹纵火可恨,院长的教育方式不是更可恨吗?在他的教育方式中,不允许有辩解,不允许有反抗,动辄就是蹲禁闭,罚干活,更有甚者,为了弄清一个违纪事件,竟会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惩罚。
最可恨的是,院长的这种思维竟然还在一些教师的心中顽固得存在着。有的老师只要认定一个学生无药可救,那么他的一切行为就都是坏事,哪怕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也很可能是在进行预谋策划一些坏事。
在院长眼中,孟丹是有种种劣迹的。如果钱不是他偷了,还能有谁去偷?结果,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院长采取了自己最经常用的“手段”——打耳光。整整半个小时,虽然孟丹再三否认偷钱的事情,但他还是被有关机构带走了。孟丹留下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对教育者而言,心中默认一个“坏学生”是多么的恐怖啊!可以想见,在老师的偏见与歧视之下,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极有可能成长为心理扭曲的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引以为戒。这也算电影中一大重要的意义。
除了孟丹,男主角莫朗奇是一个敏感、内向的孩子。他不善言语,有着“天使般的容貌,魔鬼般的心灵”。他经常犯错,也经常被惩罚。他是个唱歌天才,有着极美的嗓音和超强的乐感,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小小自尊心却拒绝参加合唱团。虽然如此,但在音乐的诱惑下,这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们开始变好了。他们懂得了秩序,懂得了尊重,心中也有了爱。
如果说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一点也不反对。如果说还有另一种力量更巨大,我想那就是爱与尊重。影片里面,马修老师不止一次的替学生“隐瞒错误”,这种教育方式在许多人看来是不足取的。他们认为孩子有错必纠,有错必罚,否则孩子便不长记性。殊不知,一味地体罚只会种下仇恨的种子。专制暴力下培养出的孩子都有一颗扭曲的心,在暴君主宰的教育体制下,家长或老师在面对学生时永远处于一种居高临下、指手画脚的地位,学生永远就是被惩罚、被束缚、被设计的对象。这样的学生,表面是温顺的,内心有什么?看看孟丹就知道了。
除了爱和尊重,我想还得再提平等民主吧!有人说,只有在没有歧视的平等基础上,天才才能闪耀出耀眼的光辉。所以我想,喜欢看电影的老师们,在这个春天里,看看《放牛班的春天》吧!让我们在这个春天里,去寻找自己的“放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