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的我们,总会自嘲学生时代的想法很幼稚,可再对比了看看,从大学毕业那天到如今,你真正变化了的又有多少?
经历?年龄?身高?还是体重......
的确,除了身高没怎么变化以为,其他的倒是增长了不少。也许很多人会说,我提升了工作能力,不过说完这句话的朋友,应该反省反省了,虽说大学松散些,但学生时代的你,难道没有提升过能力吗?或者我们不用“提升”这个词,“小步迭代(蜗牛一样进步)”总有吧?也许很多人会说,我的认知升级了,但是有多少人能真正给出“认知升级”的解释?在我看来,一个人只有在未来一年后,看待今天的自己就像是现代人看猴子一样,才算是真正的认知升级。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思维层面,都还是“学生”。
为什么我这么妄言?你先别急,如果你有下面这三种思维,那你就得警惕了。
认为世界“应该”怎么样。
这是典型的“学生思维”了。我们都知道,工作生活中都会有那么一些人,对现实非常的不满,他们尝尝会像个老妈妈一样念叨:“工资应该多发些”、“领导不应该官官相护”、“超市大妈不应该这么傲慢”......你看,都是“应该”。
我们多数人在学生时代的认知,基本都是通过学校有意识倾向的课程、一些小说电影、还有大人的“保护”和身边的学生......而这些,基本只能让我们毫无逻辑地看世界。
我的同事一次跟我诉苦说,她认为这是世界并不像当初自己想的那样,人们都忘了初衷,待人也是看地位之类,她只有到书里去寄托灵魂。当时我问她:“你既然已经看到了现实,为什么还会烦恼呢?为什么还要用以前的认知来认识现在?”可是当时她并没有听进去,还是坚持“不忘初心”那一套。我当时没有再说下去了,我一般劝人五分钟劝不动就会识趣地停止。不过好在那姑娘大学刚毕业,以后的日子还长。
不过,也不长了,我见过风墟写过这样一句话:“有些十六七岁的小孩的心智比大人还成熟,跟这样的小孩谈话不知道他们要比某些大人高明多少。”
无意义的竞争
国庆放假回家,邻居家的小孩跟着妈妈来我家做客,被问到成绩的时候,他一幅叹息的样子说,差两分就超过对手了。他初中,听他的描述,他的成绩全校排名都是靠前的。我当时问他一句,你的目标是什么?他迟疑了一会儿,说成为全校第一。不过他明显对这个回答不满意。我当时又问,你有没有想过,通过超前学习来让你的提升是持续的,而不是做这些没有太大意义的竞争呢?他当时的表情有点像震撼住了,果然是聪明的孩子。当初我可是被人连续点啊点才点醒的。
回到我们的工作中,当我们看到别人业绩做的好就想超过他,君子爱财我们都可以理解,可当我们看到实力跟我们似乎差不多的领导在人前发表一场演讲,我们也想去争,或者被同事嘲笑说“你做到这个项目我三天就能做完”,我们也要去争.....争来争去反倒什么都没有了。这倒不是说“争”是坏事,但也别瞎争嘛!
最好的方式是这样,锁定你的目标,然后把它拆分成多个小指标,利用周围的一切资源作用于这个目标,目的不是你赢,而是你的目标完成。必要的时候,你或许还要去请教你曾经的竞争对手,前提是关系不是太恶劣。
看轻自己的价值
我见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个“好学生”为人谦虚,老师让他做班干部他说“不,我不行的,我没做过。”同学要他陪着打篮球,他说:“不,我不行的,我没做过。”共。工作,老板给他一个晋升机会,他说:“不,我不行的,我没做过。”......一次他上厕所没有带手纸,有人看出了他的心思,递给他一包手纸,他说:“不,我不行的,我没用过”。
笑话仅供娱乐,不过里面的心理倒值得我们警惕。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个机会,往往都是因为这种心理而错过的。
那么,怎么改正呢?
我的方法是:用行动来倒逼自己,稍微超出我能力范围的,我都不过大脑的答应下来,慢慢的,就成了一种习惯,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有能力才做,而是做了才有能力。可惜这个道理很多人即使懂也不能做到。(不过要注意的是,你答应了一件事之后,在脑子里要大概想出自己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在保证还有成本的情况下,才告诉大脑,下次机会来不用考虑,先答应再说。)
好了,说了怎么多,三种现象也基本说完了,不过,很多人除了有学生思维以外,还有着老年人思维,不会进步。如果一个事业高峰期的人同时拥有这两种思维,那就可怕了。
用一颗真得不能再真的心对待读者。如果对文章内容有质疑,那太好了!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啊,通过摩擦且结合现实的、理性的共识最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