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灞上白鹿原,
更有美玉藏山间。
昔日猿人今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发前在朋友圈做了这首打油诗,暂且勉强把它叫作诗吧。很多朋友一看就猜出来我要去哪了。
得知蓝田这个地方也是个偶然机会,前几天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候看到关于蓝田猿人的介绍,于是临时起意,决定追根溯源,到蓝田实地去看一下。至于蓝田玉、白鹿原和蓝关古道,都是在网络上搜索过后的事了,为此我还特地补习了一下根据陈忠实同名小说拍摄的电影《白鹿原》。
这就是我这次去蓝田的初衷了。
昔日猿人今何在?
从西安火车站东边的广场出发,经历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蓝田县城汽车站了。站内整齐地排列着从县城发往各个村镇的班车,可根据自己的目的地提示找到相对应的班车。
我要去的蓝田猿人遗址还要转一班车,但是我需要先吃点东西。
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还没来得及稍作停留,就被西北的寒风带走了。
一走出车站就听到路边小吃摊传来地道的陕西吆喝:“乡党,吃点啥,饸饹凉皮肉夹馍……”要不是前两天看了《白鹿原》,我还真以为这“乡党”是哪个人名呢。多少高手藏于在民间深巷,多少美食见于街边地摊。我在这里吃了一个好吃的肉夹馍,馍外层脆而不硬,香味四溢,被刀子剖开瞬间还冒着热气,透烂而肥瘦相宜的肉馅,夹于馍中。一口下去,未完全下咽,就叫人想着咬下一口了。吃完后还回味无穷。这路边肉夹馍在我的内心排行榜中已经打败了前些天在西安吃的所有美食。真是意外的收获!
乡村班车顺着峡谷中的公路,沿着灞河浅滩逆流而上。秦岭北麓的关中平原上,随处可见褶皱般的连绵丘陵,还有半裸露的施工工地。不知是雾,还是霾,朦朦胧胧中让远处的坡时隐时现,倒是缺了几分关中人的豪迈爽快。
车子在玉山镇上把我放下了,我借助手机导航走了两公里多,在公王岭这个地方照着路牌提示,逐渐靠近蓝田古猿人遗址了,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激动与忐忑。
展览厅后有一通往后坡的台阶小道,台阶两旁树林茂密,显然是原生状态,未经整理。沿着台阶向上走,几分钟后可见一平整地面,中间立一凉亭,亭中立一石碑:“蓝田人头骨出土处”,一蓝田猿人复原头像安放于石碑之上。
遥想百万年前,这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那时的她,是否也常站在这坡头上,看着丰美的草,清澈的水,还有那随时可能出现的野兽。穿过多少个万年,这片黄土高坡生出了的岁月褶痕,延绵千里。殷实的人们在这里劳动,抬头已望不见星空,如同看不清百万年前你真实的模样。
关中灞上白鹿原
陈忠实的一部小说让这里广为人知,同名电影《白鹿原》更是助力一把,令其街巷可闻。不少人为了一探究竟,不辞辛苦,远道而来。
头枕秦岭坡,脚垫灞河上,近可指县城,远可眺千山。这就是白鹿原文化民俗村的地理位置。
想想也是,旅游开发,总归比建化工厂好吧!
这样,就可以失望少一点了!
城之西南,十里有余,竟得以隔岸相眺。 白鹿之原,坡谷相连,白杨金黄晶柿火红闪烁其间。 黑娃已去,小娥不在,嘉轩已成茶广场。 秦腔依旧,黄土背朝天,昔日窑洞变景点,热火朝天!
图文/ 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