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境之南
1.
一个故事,若非加上多年以后,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中间夹杂了几寸光阴的煎熬;一场电影,若不是再见的那个场景,你可能永远体会不到分开后没你的那些日子拥有的心酸。一段感情,若非加上后来、但是、最后,大多结局圆满。
只是现实太过残忍,最后的我们只是停留在彼此都看不见的世界里,愧疚着曾经的亏欠,隔靴搔痒的祝福着对方一切都好。
时间残忍而伟大,冲淡往事,淘汲回忆,最后留下一地忧伤,只是过了很久,我们还是愿意守候,守候一段属于自己的回忆。
对一个数字的敏感、对一个日期的纪念、对一场电影的哭泣、对一首老歌的怀念、对一张旧照片的发呆、对一个公交站牌的熟悉、对一种食物的偏爱、对一个街角路口的期待、对一段故事的无数次复习,这些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深爱的人失去已成事实。
2.
每一次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试探,最后离去的那次声音最小,也最决绝。那感觉像极了自己亲手建起来的房子被一把火烧光,你知道这是你的家,但却永远回不去了。
争吵后的短暂胜利会让我们有昙花一现的快感,但旧习惯强大且充满嫉妒,一旦真的分开,那些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细枝末节的习惯悄然改变,一段不得善终却难以忘怀的感情时常前来打扰,我们就会发现这痛来的不干脆,不直接,抽丝剥茧,一层层剥离着我们身上的那份骄傲和固执,当所有的来日方长变成了无法兑现的当下,我们再没有力气说一切都好。
白驹过隙的日子,心事的终成故事,终把不甘熬成愁怨,我们无耐挥手作别过去,在无数次辗转反侧的夜里学会舔舐伤口,在久病成医的日子里变得越发坚强。
后来的我们还是选择释然,因为这可能是我们能想到最好的与自己和解的方法,不久前热播的《后来的我们》,且不说旁人给与这部电影的评价,单是对导演刘若英而言,这更像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因为那首《后来》即便加上“我们”,还不照样满是凄凉伤感。
3.
后来的我们只能在一首歌中完成自己的想念,定义成悲伤或是放下。
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所有的关系里,我最喜欢的是明天见。
这世界上我最不愿去的地方是车站,因为我讨厌上演一场又一场别离。
后来,我喜欢将一切强加给现实,自私的定义现实的残忍,告诉自己:人生而孤独,无论如何,到最后还不是自己孤身一人。
只是曾经的夙愿却将我一再提醒:我多希望时间过的快些,再快些,我多希望现在是几十年后,我们已经垂暮,这样我们在一起终老就尘埃落定,变成事实。
世间缘来缘去,从来都由不得自己。我们曾渴望着的美好,或消失殆尽,或浴火重生,或因着前一个人变得无限感慨,也会因着下一个变的无限期待。
4.
我曾羡慕钱钟书和杨绛先生那段跨世纪的感情;也感动王小波和李银河那段纯粹而坦诚的爱情;我曾悲哀张爱玲和胡兰成那段低到尘埃里的孽情;更慨叹《失乐园》中的久木和凛子的婚外情,爱到极致,爱到毁灭。
只是这种种爱情,又怎是可以被我们这些旁观者所能说的清的?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一穷二白,捧了一颗心,带来一份情,知道前面是刀山火海、会粉身碎骨,但还是飞蛾扑火、义无反顾。
只是这份感情若是给对了人,那便是满心的感动,有情饮水饱;给错了人,我们只能空留一身悲哀,无限幽怨。
5.
爱和不爱,都一样,可遇不可求,像极了那句话: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强求一个不爱你的人。
好的、坏的、不太完美的你夹杂着数不清的黑夜来到当下,满身溃败、千疮百孔,你满眼委屈,但现实不会把你放到过去。
在爱情中,一个人若是不爱,即便你死了,他也只当你睡着了。
当我们明白失去、别离是我们这一生都要学习的一课已是多年以后,爱情曾给我们无限美好,也给过我们无法言说的痛。
于你而言:爱过就够了,余生就算了。
6.
经历了这所有,我们才真正明白,放下,是现实生活的逼迫,亦是我们活的更好的证据。
一段能被缅怀的感情必定不是一份错误的感情,但能做的也只是在心里,浅尝辄止,无需打扰。
无论是否愿意,我们在回忆或现实相见,除了那句别来无恙和你好吗?剩下的也只能是那句:以前打扰了,以后不会了。
一段相互搀扶、相互鼓励的路已经变得逐渐模糊,曾想念过无数次一起终老的事实,不得不接受半路分道扬镳的现实,变成一段心酸的后来。以前总会说一辈子,现在才知道当下是如此的漫长。
我们曾经度过一段时光,独一无二充满回忆,无论往后会怎样定义,它也只能是过去,一段不可以被复制的过去。
不打扰是我最后的温柔,也是不辜负这一场遇见的深情。
从前喜欢一个人,现在喜欢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