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环:让鲁隐公死于非命的坑究竟是谁挖的?
第二环:鲁桓公之死是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吗?
第三环:齐襄公的人生如戏,演砸了就早早去领盒饭了
如果百度一下”齐襄公”,多是说他“荒淫、暴虐、乱伦”,具体事例呢最著名的就是跟文姜、鲁桓公的纠葛。可从他的谥号来看,“襄”,一般是指对王朝统治大有裨益、为巩固政权做出贡献,是个很好的谥号,说明齐国后世对他这一任工作是表示肯定的。矛盾吧?
从《左传》和《史记 齐太公世家》生动的描述来看,齐襄公被弑杀真的很戏剧性。话说在齐襄公十一年吃甜瓜的时节,把连称和管至父派去驻守边防,齐襄公答应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就派人去接替他们。等到第二年甜瓜熟了的时候,齐襄公不但吃了瓜,把说过的话也一起吃了,他食言不肯派人去换防,这就狠尴尬了。那连称有个堂妹连氏是齐襄公的后宫,因失宠满怀怨念;还有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当年很宠爱侄子公孙无知,以至于给他跟太子一样的待遇,正牌太子诸儿早看不顺眼,一即位就扣减了他的,这无知也是满怀怨念无从发作。当下三个巴掌里应外合拍到了一处,都想要干掉齐襄公而后快。
到了这年冬天,机会来了。12月齐襄公要外出游玩打猎,连氏把时间地点告诉了公孙无知,公孙无知和连称、管至父当即带兵前往。这天齐襄公打猎撞见了一头大野猪,“豕人立而啼”,侍从们都说这好像是公子彭生啊!野猪并没伤到齐襄公,可他被吓得从车上摔下、伤了脚还丢了鞋子,当晚就把管鞋子的费打了一顿。这个倒霉蛋被打完一出门就碰上了袭宫的叛军,费当下露出背上的伤表示支持叛乱,主动请缨回宫探路,实际上却赶紧通知齐襄公藏起来,转头跟其他侍从一起抵抗叛军,臣下孟阳还冒充齐襄公睡在床上,结果全部被杀。齐襄公躲在门后,脚却露在外面被发现了,“遂弑之”,立无知为新君,连氏为夫人。可这几个妄人完全hold不住局面,不上一个月就都被大臣诛杀,公子小白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
我们看看这齐襄公的直接死因:作为臣下就为了没有及时派人换防就冲过去弑君,是不是有点过度反应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是齐襄公平时就挺招人恨。还有一个细节,在齐襄公死前的这天,他打猎遇到了一头像人一样直立起来嘶叫的大野猪,当时人们就说这恐怕是冤死的公子彭生显灵啊!听到人们这样惊呼,齐襄公的反应是“公怒曰:彭生敢见!射之…”这时距彭生替鲁桓公抵命已经过去了8年之久,难道齐襄公一直活在冤杀彭生的阴影中吗?另一方面,在他被弑的当晚,他身边的人,包括刚被他打得满身是血的费都甘愿为护他而死,可见平时齐襄公还是有攒一些人品的。还是挺矛盾吧?
再看齐襄公在位十二年里的大事记,我们发现这位国君太能折腾,跟文姜妹妹的情事也好,醉杀鲁国国君也好,插手郑国夺位、杀其国君大臣也好,为先君齐僖公报仇吞并纪国也好,出兵卫国、为宣姜妹妹的儿子卫惠公复位也好,一直也没消停,而且每每行事都有闪亮登场的舞台表演既视感。就在这么折腾着过的日子中,齐国的国力倒逐渐增强了,日后交到齐桓公手上的并不是个烂摊子,也许单这一点上诸儿得配“襄”字。
想一想,我们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会作死的人?不能说没能力,可是太能折腾,耗尽了自己的资源;任意妄为,身边爱他的人很爱他,恨他的人也是真恨他;凡出场都自带主角光环,肆意挥霍聚光灯下的人生,最终演砸了自己的戏份,提前黯然离场。貌似偶然其实必然,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吃瓜换班游戏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任性的齐襄公的矛盾人生就像一出演砸了的戏,到此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