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幅画,一件文物或者是一处古迹,让你产生挖掘背后故事、去写一本书的想法?我就曾经有过,但从未开始。
冶文彪是《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推理小说的作者,在其游历北宋故都开封之后,对北宋张择端的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历经5年构思,然后5年书写,最终创作了这一系列的6部大作,可谓是气势磅礴。
作者从清明上河图中,脑洞大开地挖掘出了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让其中的824位人物复活,并给予了姓名和鲜活的角色。我直接看得是第5部《”相绝“陆青》,虽然没有前面4部的铺垫,却也读的很流畅,据说是每一部书描写一绝,最后第6部五绝相聚,做出一些大事。
第5部“相绝”陆青的故事中,开头不讲陆青,却先讲王小槐,并且是人人都想杀死的王小槐。每个想让王小槐死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实际上整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逐一的讲述这些人为什么想让王小槐死的。你可以把其看作是罗生门的n次方。
王小槐才7岁,到底都做了哪些事情,才让“世人皆曰可杀”?要知道即使是在金庸古龙那样快意恩仇的武侠小说里,杀人也是要有很说得过去的理由的。就如王家卫拍的《东邪西毒》中,西毒扮演者张国荣关于“杀人”的一段台词,让我印象颇为深刻。
看来你的年纪也有四十出头了,这四十多年来,总有些事你是不愿再提,或是有些人你不想再见,有的人曾经对不起你,也许你想过要杀了他们,但是你不敢,又或者你觉得不值......其实杀一个人不是很容易,不过为了生活,很多人都会冒这个险。
杀人并不容易,虽然我们常常会恨“死”某个人,但恨可以常有,却不会真的要到让对方“死”的地步,在文明社会里,死生之大事,我们还是不会那么轻易地判人死刑的,即使真的想让人死,也要考虑到法律和道德,成本和风险,以及良心的审判。
不容易为什么还要杀?并且潜在凶手中涉及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从贩夫走卒,到市井平民,到土豪乡绅,到官僚杂役等,一个幼童怎么拥有如此大的遭人恨的能量?从数十个要杀死王小槐的故事里,我读到了人性中的“恶”,那种被激活的“恶”!
每个人都有“恶”的一面,这并不奇怪。因为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就是有本我、超我和自我组成的。“本我”就是那个随心所欲无所约束的原罪,“超我”却是在社会生活中接受的各种道德规范和法律约束。不管是“本我”还是“超我”都无法单独存在,人就是“本我”和“超我”相互作用互相影响而最终形成“自我”的结果。
想杀人的理由很多,但无非是或为名,或为利,或为胸中的一股闷气。平日里人们都会在“超我”压制“本我”的作用下,遵守各种社会约束和规则去生活;但在一定条件和坏境下,“本我”就有可能被激活,做出一些逾越社会规则的事情出来。所以在本书中,与其说是人人都想杀死王小槐,其实更可以说是王小槐处处在挑起人性中的那种恶。
劣童案中,如果不是王小槐自己太“作”,本族大部分人并没有杀死他的打算和动机,甚至有人还在想着帮他一下。而把王小槐逼上绝境的恰恰是其自己,在他眼里这个世界都是恶的,所有人都有杀死他父亲或者想杀死他的嫌疑,于是戏弄、侮辱、打伤甚至逼死自己的族人成了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终于把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人人都想着他去死,虽然大部分人都没有亲自动手,但也已经激发了别人的这种念头。这是用自己的恶去激发别人的恶。
界碑案中,王小槐简直就是自己寻死,他主动向8家大户泄露其掌握了可以要他们命的隐私。这让别人觉得王小槐的存在对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出现了威胁,产生杀人的想法并且付诸于行动,就不奇怪了。没有自保的能力,却要向别人发出致命的威胁,反过来威胁的往往就是自己的命。这是用威胁在激发别人的恶。
所谓农民的淳朴,其实只是一面。那时候的农村,为了一块地、一头牛或者是一个水源而发生争执、械斗,甚至引发村与村之间的冲突从而产生人命的事情并不罕见。何况木匙案中,因为水渠的原因,已经要了好几个人的命,让一个村落受到了影响,也就难怪光这个村子就有好几拨人要弄死王小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断了别人的利益,就能够激发别人的恶意,如果利益足够大,那么涉及的人也就更容易铤而走险。这是用利益在激发别人的恶。
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一个个要杀死王小槐的故事中,除了少数几个是铁了心的想趁其年幼霸其家产外,大部分的事件中,如果王小槐处理得当,并不会引起杀身之祸。每个人虽然都心怀鬼胎,但只要不是太过分,内心深处的恶都会被超我压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潜在的恶既然能够被激发,已有的恶也就有可能被消灭。本书正主“相绝”陆青显然是相信这个道理的。不管那些想杀死王小槐的人还是实际已经出手的人,个个在事后都心怀愧疚或者恐惧。正是因为陆青掌握了人的这一点心理,才能设计并且想通过这些人每人说一句64卦中内容的方法去感化轿中人。
就是在清明上河图正中心的虹桥上面,青衣小轿中的那个轿中人,此人是当朝正受宠的内臣杨戬,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这个杨戬可是跟蔡京、高俅一样的大坏蛋。杨戬作恶多端,陆青的朋友想除之而后快,但陆青认为不管是杨戬李戬还是张戬,只要到了那个位置恐怕都一样,杀了杨戬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将其感化。当然这个想法也也忒天真了些!
不过即使是如杨戬这样的坏人,还是被64卦中所包含的哲理而打动,回忆起自己悲惨而又作恶多端的一生,不管是感慨懊悔或者是什么其他原因也罢,最终都是因此引发情绪波动,哮喘病发而死。
王小槐本一幼童,却能在不断的去挑战和激化别人“恶”的过程中引来杀身之祸;而杨戬这样典型的恶人,还能因为反复的善言而引发情感的波折。所以多与人为善就是与为自己行善,不要去轻易挑战人性中的“恶”,才是更好的选择。
本书写法独特,并且在故事的精心布局中也展示了作者的才华,本应5星级好评。但或许是第一次读这种风格的书,快读完了还在看作者在那里翻来覆去的讲谁谁谁为什么要杀死王小槐,未免有点疲惫和审美疲劳。不过所有线索能够在最后几张汇聚,也算是精心布局了!
期待更精彩的第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