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来一直想看这本书,之前买过一次,但我一页都没有翻开就退回去了。
纸质太差了, 印刷的也不太好 ,封面倒是我喜欢的, 海边站着一个小男孩。
但诚然, 我对书的印刷还有纸张的质量有洁癖 比我对爱情的洁癖还要严重。
特别是村上春树的书 ,我不能让这些外部的东西影响内核。
退回去以后又过了很久买了一般精装本的 ,这才静下心来好好读了。
之前看村上春树的有关资料 ,有对这个书有印象, 说它讲述的是一个15岁的男孩子和一个50岁的老头关于寻找和救赎的故事,这让我一直以为这本书是说他们两个人相遇在海边然后在一起生活互相影响的故事。
以至于我在读书的时候 ,我都一直在想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够相遇。
但在读完关上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 他们从未相遇过, 甚至都不太知道对方的存在。
就算知道了, 也只是当作无关自己的新闻听一听。
但是他们的互相影响却从未断开。
村上最厉害的地方就无形的东西付诸于文字。
无形的感受, 无形的意识边缘, 无形的沉默……
都能在他的笔下笔下开出花来。
写的如此贴近生活却不是生活,至少不可能是我们的生活。
那是只存在于村上小说这个容器内的生活。
2
自由和孤独从来是村上小说的主题 ,这本也不例外。
之前读过村上的一本类似于自传的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有提到关于写作的一些他个人的见解和方法,说他自己写作的时候是完全不去构思情节的 ,按照意识流 ,让故事自由的发展。
我想了很久才明白,这就构成了他小说中的意外。
因为他写的根本就不是戏剧性的小说, 你不能用我们的所处世界的逻辑来理解书中的世界。
这就构成了惊喜,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介绍每天的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冒险, 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我认为 ,这可能就是村上春树之所以是村上春树的原因,因为这样的作家很少。
基本的大部分作家都会设计情节, 构思大纲。
他说过 ,他写的时候始终有一个想让自己变得自由的念头。
他最想传达给读者的也永远是自由。
我有想过, 大部分出名的作家的作品都会被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
但就我所知 ,村上的基本没有 ,但他依旧是一个时代的标杆性作家。
也许是自由 ,太难以诉之于画面 ,太难被人所演绎出来。
但喜欢他的人 ,至少在阅读他的书的时候 ,是自由的。
3
《海边的卡夫卡》说到底讲的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说到底他的书情节总是不复杂 ,但内核总是难以被人表达得的清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概如此。
讲的是一个15岁的小男孩田村卡夫卡被母亲在四岁的时候抛弃(我想他的这个构思估计有鉴于他很喜欢的《独居的一年》那里面的小女孩, 露丝 ,也是在四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了),被抛弃让他自身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磨损 ,让他不再能够健全的思考爱, 不再能像普通的孩子那样子生活。
他带着预言也可以说是诅咒——他将杀害自己的父亲并和母亲和姐姐交合—— 在15岁生日那天终于离开了家踏上了找到或者迷失的道路。
另一边讲的是50岁的老头中田 ,中田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 在一次意外中丧失了这种功能性 ,但他可以同猫说话 ,被当作残障人士领着最低的生活保障,生活如无风无浪的湖水般度过 ,直到他杀了人 ,才也踏上远行的路。
田村和中田的目的地是一样的, 冥冥中毫无理由 ,注定就是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去向特定的地方。
但他们从未遇见过 ,没有见过一次面没有说过一句话, 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却又是千丝万缕的。
故事的结尾田村原谅了自己的母亲, 变成了全新的自己 。
中田不再是空无一物的中田 ,成为了普通的中田。
其中的故事情节很难说很简单也很难说很复杂。
无外乎一切都是自由的 ,情节自由的发生着。
4
在村上的书中能够活获得得东西很多。
但能够给人最多共鸣的还有孤独。
田村是孤独的, 15岁的他跟同龄人格格不入。
中田是孤独的 ,周围只有猫可以同他说话。
但他们都能在各自的生活中悠然的自处。
其中有一句话很触动我,中田说:“中田我就算是丢了也不会有人去找的。”
这是一种极致的孤独 ,生理上和心理上。
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爱人, 有的只有自己一副空壳。
嗯 ,不可能被常人所接受的孤独。
但在中田心中 这恐怕不能称之为孤独。
因为他不识字不会写字, 这就是奥妙的地方。
接受的信息足够的少, 活动的范围足够的小,也就不会意识到这就是孤独。
有时候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总说自己孤独的原因。
因为网络的发达 ,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繁华 ,甚至是离我们生活很远的繁华,因为我们感觉到别人不孤独我们才会觉得核外的孤独。
这就是奇怪的东西, 这就是我在中田身上看到的东西。
5
其实我写文章的话有点受到村上的影响, 一直也是思维到哪里就写哪里, 我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也是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但是我笔下的东西总是不尽人意或者说很差。
但希望我的坚持能付诸于意义吧。
推荐你读这本书 ,希望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