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中七月说:我是七月,做得了人见人爱,却做不了自己。
你是否也经常为了讨好别人而有这样的一些举动:
总是特别在意别人。例如,和朋友出去吃东西,朋友总是没完没了地叫唤服务员,就会有一种“替朋友向服务员道歉”的冲动;
内心争斗。有人插队的时候,明明心里很不爽,却还要保持微笑。即使插队的那个人反问你“有问题吗“,你也治好唯唯诺诺地回复”不,没关系“;
当坚持自己的意见遭到反驳时,对自己感到很失望;
其实真的有必要吗?要知道老天好不容易生出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这也是我30岁后才明白的。
还记得张国荣的那首《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在孤独的沙漠中,为我喜欢的方式而活。
你因为真实,因为真诚,因为勇敢的展现自己,这个时候的你才是最有魅力的。所以尽管做你最真实的自己。
你越真实,其实喜欢你的人,就会越喜欢。他们觉得你性格很有个性,很有血性,或者很真性情,反而能最好的吸引那些本来就喜欢你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做自己呢?
要做自己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想做的大概是:一个能让自己更喜欢、更为自己骄傲的自己。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迷茫,不知道怎样做才算做自己。
积极心理学家Tal在哈佛幸福课上分享过一个找到自我的具体方法:拿一张纸,在上面一一写下所有你能做的事,再从中找出你想做的事,接着从你想做的事中,找出你最想做的事。
看着这些,从中找出你最最想做的事,然后就做那些事。但是很多人会说,我写不出来,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这说明两件事:
1.你和自己的感受失联太久
就好比每个孩子天生就会按照自己的方向正确的发展,而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拔苗助长或者说按照我们设定的规则去要求她们,所以她们压制了自己的内心,在成长的路上挣扎,痛苦,慢慢迷失自己。
又或者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完全不被认可,比如现在的家长很认可诸如跳舞,钢琴培养,而从前的艺术生是文化不好的孩子才会去学的专业,又或者你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害怕努力之后还是失败,于是干脆假装不喜欢。
2.缺乏体验和尝试
一个从来没有对着镜子翩翩起舞的人,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体可以这么柔软,没有体会跳舞时和自己联结的感受,就算有舞蹈天赋,她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天生的舞蹈家。
“做自己”的内在规律——它符合马太效应。
你越尊重自己的感受,跟随它去积极做事,越不害怕经历混乱动荡状态,越愿意表达自我,告诉世界你是谁,你越会发现自己的能力,越能快速走出混乱,找到想去的方向,越容易遇到同类,到最后,你越有实力和底气去做自己。这就像是一个复利系统。
在你一步一步做自己的过程中,某日不经意回头,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做成了一件又一件曾经想要实现但不确定能不能做到的事。
你不害怕时光,因为你知道它不是你的敌人。它会见证你,越来越喜欢自己,活得越来越像自己。
事实上做自己没有完成一说,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不断延续的状态,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你的自我是可改变、升级的,你可以不断去接近理想中的自己。我会说现在的我,比大学刚毕业的我,更像自己。但我并没有完成做自己这件事,我依然走在路上。
有些人会说,“我什么时候,能做自己就好了。”这样的说法是把“做自己”当成了远方的一个庇护所,似乎走到了,万事就大吉了。
但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有能力去做自己。当你不把做自己当成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看成渗透在日常生活一个又一个选择时,你会少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焦躁心态,你会知道,在做自己的路上,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别人都有人做了,我们就自在地做回自己吧。
每个人都把自己做好了,世界也就有了阳光,有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