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希望中文学校家长绘画的课程设计是由三部分组成:艺术欣赏,艺术评论和艺术实践。 这三维构架又是围绕着素描,水彩和国画写意这三个绘画技法,切入展开,感悟实践,以求次第升华。 这一期的“水彩赏析~华宜玉” 是我们学员艺术评论作业的一部分。 学员们分组讨论,自选命题,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社会背景,艺术风格,影响成就进行汇总编辑,互动演讲。 大家反应良好,收效甚佳。在此真心感谢每一位学员的积极配合,倾情付出。- 讲师:燕语洲】
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不过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它的作画方法,使用工具,都与中国的彩墨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传入中国后,很快得到画家和美术爱好者的喜爱,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
水彩这种绘画形式从中古时代的四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蛋彩画,再到18世纪的英国,得以推广升华,所以18世纪后期的英国又有水彩之国的美称。欣赏水彩画的美,主要从水彩画的表现技巧、意境内涵,色彩运用等特殊效果入手,体会其透明、轻快、水色淋漓的特质。水彩画的工具简单,携带方便,而且其表现技巧多变,可以写实写意,表现通透淋漓。 水彩画的轻、薄、透等特征,使画面表现出的张力可以抒情传神,比之油画凝重风格,多了很多通透想象空间。
水彩的广泛应用在近现代的高等建筑学院中尤为突出。建筑设计者必须具备用水彩绘制设计效果图的专业水平。 所以高等建筑院校中,一直把水彩画列为一门必修课。在我国,建筑艺术的繁荣,推进了建筑水彩画的发展,老一辈优秀的建筑教育家和设计师当中涌现出一大批出色的水彩画家,如: 梁思成、童嶲、吴良镛、杨廷宝都曾有优秀水彩画问世。但要论建筑界最为不同凡响的杰出水彩画家,唯华宜玉教授当之无愧。
华宜玉先生,和她的画作是我们这个艺术欣赏的主题。要想了解一副大师的作品,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包括家庭背景,童年的成长过程,以及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所发生的历史大事件,和这些大事件对作者的人生及作品的影响。
简历:华宜玉先生是北京人1922年出生,2005年去世,享年83岁。她就读于北平艺专油画系,就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曾担任过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在当今世界的水彩画坛,她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水彩画专家,尤其擅长于水彩建筑画。
下面具体讲一讲华先生的家世,以及童年少年时代的经历。
华先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家庭,他的父亲及母亲的家族都有着出类拔萃的人物。
在他的祖父那一代,清廷每十二年会从各省选送两名德才兼备的学生,进京赶考,成绩优异者将被委任为知县。华先生的祖父在戊戌年被选中进京,后任职于河北省正定县机保定县的知县。华先生的父亲就读于北京大学,1924年从地质系毕业。
华先生的外祖父,参加了清朝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并中了进士。学而优则仕,外祖父开始做官。在民国期间曾经做过山西省造币局局长和省财政厅厅长。在华先生的回忆中,外祖父家境殷实。小时候她曾经跟着母亲,回山西去看姥姥,一路上他们坐火车,住旅馆,还有小汽车专人接送,在城里兜风。在100年前的中国,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多么风光。
这样两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的结合,不难想象,他们的子女该有养尊处优,悠闲自在的一生。但是当时的历史上,清廷倒闭,民国成立,后来又有帝制复辟,北洋军阀,各路诸侯。当时的中国是烽火连天,战事此起彼伏。下至平民上至高官难免罹难之苦。华先生的祖父不得已辞官回家。本以为北大毕业天之骄子的父亲可以承担家庭重担,但没想到父亲在26岁的时候得病去世,留下了23岁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子女。家中没有了男人,只剩下寡母孤儿和失意的祖父。华先生的回忆中提到当时变卖家当成为了大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幸好祖父和母亲思想开放,即便在窘迫的时候,也没有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华先生和她的姐姐得以上了小学,初中,并同时考入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专功西洋画,造就了她日后扎实的职业功底。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和窘迫的经济条件下,还能够供女孩子上学读书,并且学的是新学,可见华先生家族中具有思想开放,目光长远,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新学之余,祖父从来没有忘记给予她们国学教育。华先生回忆从小在家里就有三从四德的规矩,课外私塾中要背三字经,女儿经等,长年要临贴画画。祖父更是耳提面命的告诉他们,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笑不露齿,语不高声。新学和国学的融合,培养出姐妹们文静端庄的举止。成为民国时代的大家闺秀。
大学毕业后,华先生一反传统婚姻理念的束缚,在婚姻大事上,自己做主,找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山西农户人家。华先生夫婿师范毕业后,投师北平的名画家白雪石,进了北平艺专的前身京华美专。两人一个出自诗书官宦的京城家庭,另一个来自山西僻壤的农户。但几经周折后,终成眷属。婚姻大事第一次透显出华先生大事上外柔内刚的性格。大家闺秀没有嫁入豪门,生活上自己就得上路了。事业与生活一起敲上门来时,华先生毫无畏惧,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她不仅做学问作画一生,也生养了六个孩子。整个四十年代,华北大地上烽火连天,先抗战,后内战,华先生拉扯着孩子,在河北乡下艰难而又乐观地活着。
一九五一年,经好友举荐,她应聘北京大学建筑系教建筑美术。后院系调整,到了清华。文革初起的六十年代,他们被迫搬迁,三代人挤在四,五十平米的居所里。到底是艺术家庭,布置仍古色古香。墙上字画,瓶中插花。家里每天香烟缭绕,沁人心脾。曾有父执辈老朋友评说,当时在清华,她家房间的装饰和摆设是一景,被人乐道。透显出主人的修养和心境。可能是亲历上一代人起伏跌宕的的人生,从而内心有吾;也可能托福于她一家人秉性做人谨慎,更无弄潮的野心,虽说四九年以后清华常处在政治大潮的风口浪尖上,他们却一直相对平安。文革结束后,她与全国的知识分子一起告别了“老九”的称号,重享为人师的风光。
华先生教建筑美术五十年,桃李满天下。路上认识不认识的,加上来家里访问看望的,都是一声“华先生”开始交谈。华先生是个典型的急性子。手里停不下没干完的事。听说当年系里接建筑项目时,请她画建筑渲染图,她常常漏夜加班,画摊到画板上,不画完不停手。她性格里不大为人知的另一面是她内心的刚毅和坚韧。对她真正的考验是她生命里最后的五年。当时她刚做过癌症手术在小女儿家休养,说要为女儿最后画一幅画,其实是虽高龄舔犊之情不散,心里寻找自己离开尘世后儿女们的托付。五尺人物工笔立卷,画的是观音女菩萨,题字“慈航普渡”,为女儿一家求菩萨保佑。 画风恬淡飘逸,色调清新,线条流畅,没有一丝手抖的迹象,根本看不出画家作画时已年过八旬,更癌症缠身。
华先生的建筑水彩画,强调表现建筑物的严谨结构,色彩表现的鲜明洒脱,笔触运用的坚实有力,水分运用的渗化多变,使建筑主体置于协调的幽美环境之中。 在每幅具有东方建筑特点的繁密复杂的建筑风景画中,她巧妙处理整体与细部的关系,并于光色对比中显示出她在色彩运用上的高度修养。画家将传统绘画的笔势、力度及水的运用揉合在水彩画的形式中来表现建筑,探讨水彩画的民族风格。总结出"观察要深,多作加法;表现要简,多作减法"的高度概括经验,使之在水彩画方面探讨民族风格上,找到了源本。
华先生的代表作有《江南园林》、《青城山》、《前门箭楼》以及90年代的佳作《洞庭东山民居》、《北京》中,可以看出她的用笔,蕴涵着她深厚的中国画功力,无论是在表现建筑结构的严谨或是表现树木的挺拔茂盛以及点景人物活动其间的各种动态,都显示了画家在"骨法用笔"上的造诣。大面积渲染,挥洒自如,精微细巧之外,无不点画刚健生动,使画面在极为丰富表现之中,又可看出潇洒用笔的神韵。她的出版专著有《华宜玉建筑水彩画》、《华宜玉建筑水彩画选》、《建筑水彩画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