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了,不知道你是喜是忧,反正我看着各大名校那稳如平安金融中心的录取分数甚是忧伤,那哪里是分数,简直就是房价。
无论如何,填报志愿已经结束了,我们回归本次系列文章的主题:心态,就是在学校里形成许久的学习心态。
首当其冲的就是自我怀疑
勤能补拙四个字高悬头顶,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笃信这句话的呢?大多数孩子看到的分明是学霸花比自己少得多的时间,考比自己高得多的分数、勤奋的同学朝五晚十却始终在及格线附近徘徊、老师不断地把差等生放在学霸身边想让后者提携前者却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所以大多数人求学十多年唯一的结论就是:天赋决定,努力无用。
不知道你是否是怀疑者之一,反正我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把我送回去考100次,我保证100次考得内生外焦。
今天硬着头皮要推翻自我怀疑不是因为我现在变勤奋了,而是因为我们可以怀疑努力但是不可以怀疑人生,可以厌恶学校但是不可以厌恶学习,毕竟咱不能顺着脏水把孩子也给泼出去。还记得我们从上上上篇就提到的观点吗?孩子是家里最重要的资产,所以不能泼出去而是要送出去,送他们去见识世界,去建立社会关系,而这些事才是真正需要学习的地方。 但是这样的学习往往形式比较多样,也没有考卷或者考官,所以身处其中的人往往意识到这也是学习的一种。
举个例子:健身。
尝试,放弃,再尝试再放弃,然后一直也没有练出结果来,这是大多数人当前的状况,但是这算失败吗?不算,只要人还在就有机会继续尝试,只要尝试就有可能练出结果,到那时候不管放弃过多少次都算是成功。那么,前几次的放弃算失败吗?不算,每一次尝试都离预期近了一步,哪怕是只去了一次健身房,也战胜了昨天的自己以及其他一次也没去过的人。
这就是现实世界里的学习,把所有的懒惰和放弃都考虑在内,只要最终新的习惯形成了,新的技能习得了,就算成功。
不过,健身的例子既典型又不典型,典型是因为它就是一件不拼天赋坚持就会有结果的事,不典型是因为我们没有讲社交的因素,比如喜欢健身的朋友一般都有自己的圈子或者自己的私教。而社交也和学习息息相关,具体内容我们后面再说。
第二需要反省的心态是学习无用论
如果说自我怀疑是很难受但是不致命的炎症,那学习无用论就是没有症状但是迟早要人命的癌症。
众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都在说一考定终生。但是孩子们看到的明明是不怎么学习的李叔叔开着的豪车送女儿上学;没什么文化的张伯伯摇晃着镀金的ZIPPO告诉朋友们又买了块地;上完大学回来做了公务员的表哥表嫂平日里是亲戚口中的好孩子、朋友眼里的体面人,但是宴请亲友们吃饭却只点个青菜豆腐,结账的时候还要和前台核对好半天。
怎么感觉镀金的打火机和豪车更有说服力呢?
张叔叔和李伯伯虽然财大气粗但是还算谦虚,说自己虽然资产A8,开着A8,但是一直遗憾没上过大学,平日里貌似风光其实一点儿都不快乐。孩子们一定不要学自己,而是要好好上学以后什么都会有的。孩子们听后暗暗点头:好好上学以后什么都会有的。
但是,当大学毕业后发现老板们都是拆迁户,甲方爸爸都是拆迁户,甚至同事都是拆迁户的时候,信念全部崩塌。
学习有个卵用!!!
不知道你是否也这样想,反正我过去一直是,现在逐渐治愈,未来应该不会复发。
今天硬着头皮反省学习无用论不是因为我通过学习变得富有了,也不是因为我通过学习有智慧了,而是我发现学习并不能让人变富有,但是不学习会让人变贫穷,学习不会让人出彩,但是不学习会让人出局。
上大学不就是去学习的嘛,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去想这些岂不是多此一举?
非也,有一些孩子报志愿的时候会过分讲求就业率和这个专业预期的薪资,因为他潜意识里想觉得只要好好学习就能成为李叔叔和张伯伯那样的人。这个信念越深毕业后的心理落差会越大,反而不利于自己增值。联系前面健身的例子,我们发现孩子们需要反省的不是对学习的执着,而是对学习作用的理解。
学习的直接作用不是发财, 而是建立好的习惯和习得新的技能
今天讲了高考结束后对学习心态的反思,包括自我怀疑和学习无用论。下一篇我们说另一方面的反思: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