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直在用微信读书APP看些书。其中认真看了,并做了笔记的书是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在很多地方看到有网友在推荐,我也把它加入了书架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开始读。直到上周二,终于开始了阅读。
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我有一个习惯,就是要一口气看完,可以不分白天黑夜看地那种。这种习惯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不过,如果硬要选一项,我觉得还是不好的方面会多些。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我只花了两天时间就看完了,而且做了详细的笔记。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理解范畴内的读书,就是把一本书看完就可以,这本书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所以,我对读过的很多书,过几天回想一下,竟然不记得这本书里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是什么?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这样一来,这本书即使看过了,但它没有在我脑海里留下什么印象,更别说我能从书本中学到些什么知识,或是悟出了什么感慨。这样一来,我的阅读当然是毫无意义了。
但处于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是各类类型的自媒体如火如荼地发展的时候,你完全不读书,内心很焦虑。
那如何才能让读过的书在你脑海里留下印记,并能给你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帮助和提升呢,那你如果认真地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方法。
其实,《如何才能有效地阅读一本书》,它告诉我们读书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读书要做好读书笔记。书中描写精彩的部分,能带给你启发让你豁然开朗的部分,能让你耳日一新的部分,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笔记下来的。这些是书中的精华,是你阅读一本书时需要有所收获的部分。这读书笔记当时记了,可不是万事大吉了,你还需要时不时去翻看一下。不同的时候,对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事情,认知是不一样的。我唯一一本读过两次以上的书本是余华的《活着》。不过,那时我还不知道读书最好要做读书笔记,但我第一次读和第二次读的时候,对书中福贵的感悟是完全不一样的。我第一次读《活着》,我认为福贵太可怜了,赌博把家产败光,亲人相继离他而去,这样一个人活着实在没意思,还不如自杀死了。但我第二次读的时候,我不再认为福贵可怜,而是对他无比敬佩。家产败光,他没有沉浸在以往的富贵生活中,而是马上去租了田,安心当了佃户。亲人相继离开他,但他还是坚强的活着,这是他对生命的无比敬畏和自己意志的坚强、坚韧。他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人,如果我们仅仅可怜他,那是对他的亵渎。《活着》,我想我肯定还会读第三次,第四次,当然,读的时候,我一定会做好读书笔记了。
我们不管做任何事,如果想要把它做好,一定要在做它之前,找到方法;如果做之前找不到方法,那至少是要一边做一边能找到些方法,这样才能把它做好。如果要做一件事前,还不知道应当从哪些方在着手,不能抓住主要方面,蒙查查地去做,最后的结果一般是劳心劳力了,但还是一无所获或是收获甚微。《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讲读书的方法论的书。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有方法可循的,读书自然也一样。
我相信能认真读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并能做好笔记的朋友一定能学到读书的方法。如果能在以后的阅读中,把学到的方法用在阅读当中,认真做好每本书的阅读笔记,事后还能经常去看看读书笔记,或者重读一次书本,那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在你脑海里留下印迹,会让你的内心越来越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