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在读知乎心理学大v动机在杭州老师的书《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读到一位生活一帆风顺,却总想逃离到远方,把人生格盘重来的读者的一封信。
这位读者来自中产家庭,独生,父母相爱,家庭美满,毕业于名牌大学,有份不错的工作,生活看上去没什么不好,内心深处却并不开心。
他无法忍受哪怕一刻的无聊,总想做点什么去充实自己。努力工作,偶尔相亲,和酒肉朋友出去玩...却还是觉得很无聊。这种状态持续了很久,直到某天晚上开车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大哭了一场,才意识到看似正常的自己,其实心里早就病了。
我会永远在长久的无聊与短暂的开心中循环往复,直到崩溃。我得找个目标。
他在信中这样说。
我的眼睛无法从这句话上挪开,我盯着它看了很久。一种被击中的感觉,贯穿了全身。
是啊,人生不就是这么一个长久无聊和短暂开心的过程吗,在无聊和空虚中反复摇摆。
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是这样,在有条不紊、看上去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生活里,生着不为人知的病。
具体哪里病了也说不上来,总之一切都很好,但就是无法彻底开心起来。好像生活里始终缺了点什么,于是我们觉得一定是所处的环境出了问题,把目光看向了远方。
2.
回想学生时代,我总想逃离家乡,一个人生活。后来我如愿远离了家乡,也有了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开心了那么一阵,但是当这种生活成为常态后,又隐隐感到不甘。“不顾父母反对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过这种生活吗?”
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赚更多的钱,和更厉害的人一起,做更有意义的事。
再后来确实赚了更多的钱,也确实过上了更好的生活,还如愿搬进了一室一厅,一个人住。确实开心了那么一阵,但生活很快又陷入了波澜不惊的琐碎日常。“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我可以这样过一辈子吗?”
人生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循环往复的、生生不息的陷阱,无论走到了哪一处目的地,生活永远在别处,没有终点。
好像无论哪种生活,距离完美人生都缺了点什么,只有补上了那一块,生活才可以完美。
事实却是,客观世界根本不存在完美人生,完美只存在于一个人的幻想中,和别人的朋友圈里。
这对环游世界的夫妻似乎活得更有趣,那个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妹子人生更丰富,这个正在做自由职业的朋友生活更自由...
人一旦对现有的生活不满,其他任何一种人生都是完美人生。
可一旦让我们如愿过上“别人的完美人生”,我们很快又会感到厌倦。
既然“远方”和“别人”都不是解药,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3.
生活中,当日子陷入重复中时,我喜欢自创一些小惊喜,让乏善可陈的生活变得有那么点期待。比如网购,享受等待快递的过程和拆快递的快感;比如报名一场很少参加的活动,在害怕与期待中倒数日子;比如给自己准备一场旅行, 让枯燥的日子开始有了盼头。
这些小期待,就像苍白生活手册中的彩色便利贴,作为一个个节点,告诉我们到了哪个阶段该期待什么事情。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一帆风顺、一成不变的生活里崩溃。
但期待过后、开心过后呢,好像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生活还是按照原本的节奏和轨迹进行着,而我还是原来的我,没有任何变化。
期待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变化,更有趣的人、更广阔的世界也没有。和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相比,自身的不变显得尤为漫长不朽。
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抛开烦恼去旅行,旅行结束后烦恼依旧在那里,不仅没有被解决,还比之前变得更加严重的原因。
因为环境变了,自己却没变。烦恼暂时被遗忘了,却并没有消失。
我想,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不开心的人,都是被自己的不变和幻想中的自己给困住了。不满现在的生活,总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却没勇气做出任何改变;以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就会变得幸福、变得与众不同。现实却是,一旦得到想要的东西,又会变得厌倦、不满、更加贪婪。
想要摆脱这种状态,大概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改变自己,要么适应环境。
除此之外,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最后用书里的一段话结尾吧:
生活没法简单地通过换个环境格盘重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并不会因为到了远方就消失。它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里,在我们对挑战的应对里,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
送给同样在平凡无奇的生活中生着病,想要去远方医治的你。